据字理·想画面·学生字
2018-07-05施艺群
施艺群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识字教学多为机械识记,容易导致学生生字回生率高,错别字多。如果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能从结合教材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文字意思这几个方面来合理渗透字理识字,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关键词:低段语文;合理;字理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传统的低段识字教学,不少教师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再用加一加、减一减等这些简单的机械方法,随着识字数量的增多,结果往往是生字回生率高,书写错别字多。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汉字的文化底蕴,合理运用“字理识字”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结合教材文本,妙用“字理识字”
形声字是汉字中构字率最高的一种,如果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意的特点,就能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进而可以“无师自通”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
特级教师孟强结合教材文本,是这样巧妙处理王字旁表意的功能的:
师:(板书:琥珀)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偏旁相同,都是王字旁。
生:结构相同,都是左右结构。
生: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王字旁。
师:(屏显大篆体“王”和“玉”。“玉”字无点,跟“王”相近,区别在于中间短横的位置。)这俩字认识吗?
生:都是王。
师:说对了一半。左边的是“王”,右边的是“玉”,这俩字形非常相近,上下两横分别代表天和地,中间一横是表意的。所谓王者,就是天子,自然要离天近一些。玉,就是地上的宝石,自然要离地近一点,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后来,为了更好地区分它们,才演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可是,它们做偏旁的时候还是一个模样。因此,有的王字旁实际上是“玉”的意思。
师:(屏显图文并茂的“琥珀”“琉璃”“玛瑙”“珊瑚”)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偏旁相同,结构相同,都是形声字。
师:这里的王字旁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玉”的意思。
师:能把理由说清楚吗?
生:从插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物品都玲珑剔透,和玉的品质很相近。
师:说得好。这叫作“温润如玉”。看似简单的汉字和偏旁的背后是厚重的文化根基,我们要注意积累和传承。拿起笔,把这组词语整理下来。
孟老师从课题“琥珀”一词入手,介绍“王”和“玉”这两个字的构字方法和文化内涵,结合教材文本,出示了一组跟“玉”有关的王字旁的词语,实现了词语积累和文化渗透的无缝对接。
二、联系生活实际,趣用“字理识字”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应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然后让学生边观察,边联系生活实际现象进行识字教学。
我在教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鸟”字时,是这样展开的:(出示“鸟”的甲骨文)
師: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猜一猜,这幅图像一个什么字?
生:我觉得是个“鸟”字,因为它很像一只停在树枝上的小鸟。
师:哇,你观察真仔细!
生:我也觉得是“鸟”字,那个小小的圆应该是小鸟的头,尖尖的像是小鸟的嘴巴,下面的线条像小鸟的爪子。
师:是的,你们都很会观察。上面这幅图其实是我们的祖先造的汉字,当时他们根据鸟的形状画出了这个“鸟”,我们把它叫作甲骨文。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鸟”字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方块字。看看谁的眼睛亮,找一找,这个楷体的“鸟”字,哪一部分是小鸟的身体?哪一部分是小鸟的头?
生:上面部分是小鸟的头,中间部分是小鸟的身体,弯弯的,一点是小鸟的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被挡住了。
……
“鸟”是象形字,通过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比较,一个是“图画”,一个是“文字”,这其实是一种图文“溯源对照”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表达中把其配成对。
三、根据文字意思,活用字理识字
会意字由于具有表意性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构字的原理,利用汉字表意性的特点来分析解释汉字。让学生根据字理想象画面,然后巩固和加强字形的识记,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男”这个会意字时,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小朋友,“男”这个字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呀?
生:我用加一加的办法,“田”加“力”变成“男”。
师:为什么“田”加“力”会变成“男”呀?
生:(摇头)
师: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想。
师:古时候男人跟女人劳动有区别,男人一般都在田间出力劳动,而女人则在家里纺纱织布,所以“田”加“力”就变成“男”。
师:大家知道了“男”字的来历后,现在请你们看着这个“男”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呀?
生:我眼前出现了一个男人在田间锄草。
生:我眼前出现了好多男人在地里种庄稼呢。
……
让学生根据“男”字的字理,想象画面,识记“男”字,显然比简单地用加一加的办法强多了。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这样把枯燥的、抽象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图画,变成一个个故事,变成一段段文化,教学中,通过合理的字理识字方法,可以使这些汉字形象起来,生动起来,有趣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