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焦虑理论探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18-07-04刘阳阳
刘阳阳
【摘 要】当代著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May)的焦虑理论将焦虑视为人的一种本体加以探讨,依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并对弗洛伊德的焦虑观和克尔凯郭尔的焦虑观批判吸收而建构起来的。本文旨在从焦虑理论的视角出发,针对当下高校学生易产生焦虑情绪的现状,并结合罗洛·梅对焦虑产生原因的分析对高校大学生焦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从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对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罗洛·梅;焦虑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4-0063-02
一、 焦虑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焦虑的实质
罗洛·梅(1909—1994)认为焦虑是人的避免不了的并伴随人存在始终的一种本体特征。是“个人的人格及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所产生的忧虑”[1](P.180),以及是“人类对威胁其存在或威胁使他与其存在相认同的某种价值观的基本反应”[2](P.40)。其实质是:
1.是个体在其存在受到威胁、安全感丧失时而对个体本身产生的一种担忧焦虑的心理状态和反应。这种存在包括生命、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2.是个体感知到内在的存在与非存在之间产生冲突,进而感知到目前存在受到威胁而即将被摧毁时、某种稳定、安全的状态即将消失时,有可能失去自我和世界的一种体验和心理状态。
3.焦虑与恐惧有明显区别。恐惧没有直接威胁到人的基本价值或存在基础,对象比较确定和具体并随之消失而消失,可以通过适宜的行动来消除。而焦虑的对象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多涉及人的存在本身及基本价值。这种心理现象不仅会影响生理系统的正常功能,还会扰乱人的心理系统,而且消除的整个过程也相当缓慢。
(二)焦虑产生的原因
1.罗洛·梅对焦虑产生的原因分析
罗洛·梅首先指出一个人的重要的价值观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然后对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做了进一步分析。他指出焦虑与文化环境的稳定性有关,个体产生焦虑可能因其周围文化环境的变化状态或不统一状态而引起信念受到怀疑和动摇之时。
进而他分析了其中的具体原因。他指出,一方面是价值观的分裂和崩溃,包括错误的竞争观大行其道、理性价值观和感性价值观相冲突相对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危机,以及因混淆成熟爱和性欲而造成的人与人相处障碍等原因。另一方面是人因感到空虚和孤独而引发的焦虑。
2.高校大学生焦虑现状的原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是易发焦虑的特殊群体,高校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能成为焦虑产生的原因。
首先,高校大学生年龄多集中于18周岁—22周岁,或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环境由“三点一线”略显单调的模式发生很大转变。同时环境中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需要做出各种取舍和选择,很多高校大学生因此会产生焦虑。其次,高校的学习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加强调自主性、自觉性,很多学生因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极易产生学业上的焦虑。再次,大学生间还存在人际交往处理不当的问题。近年来高校发生多起的惊动全国,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如2004年的马加爵案件、2013年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案件等,这些都无不映射出大学生间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每个个体极具独特性的群体,气质、性格、个人追求等均存在很大差别,同时,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具有开放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增多,关系也不再限于之前单纯的学习关系。所以也会存在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焦虑。最后,高校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时就隐含着日后的就业和升学问题,要求对自我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大致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焦虑。
二、基于焦虑理论探讨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观念重塑:借鉴人本主义人性观
罗洛·梅的焦虑理论属于人本心理学的内容。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观则建构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其基础并占据了核心位置。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观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一种类似本能却没有本能明显的“似本能”,不能将人物化或动物化。主张人性本善和人的本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变化发展的。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观没有很抽象地理解人性,而是将它同社会文化、价值观、人生观相联系,强调人有尊严,特别指出人都有精神性追求和实现内在价值的渴望,并要注重维护人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有激情、有欲望、有需要的“现实的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动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对象真正做到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相应借鉴人本主义人性观,尊重教育对象,丰富地看待教育对象,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觀,洞察到他们的精神性追求和实现内在价值的渴望,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不随意给教育对象“贴标签”,对他们怀有美好的期许并将其传递给教育对象,使他们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 关系优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罗洛·梅认为人们内心的空虚和孤独也会引发焦虑。在人内心严重空虚之际,往往首先想到是依赖他人的帮助来解决困境,他们需要一个“关系相当确定的伙伴”来分担痛苦。教育者也很有可能被列入寻求帮助的目标之一。而双方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能否顺利成为其帮助者并成功帮助消除焦虑的关键因素。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特殊人际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大多处于非主导地位,因此很容易产生种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中,出现了师生关系疏离化、冷漠化、功利化的不良倾向,以致产生了专制型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这两种不良师生关系类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平等、互相尊重、互助关爱、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用自己的权威、学识和才能、品德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严谨治学,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和学生,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德行、称道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因空虚和孤独导致的焦虑感等,做好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路人。
(三) 环境规划:创设轻松的教育环境
罗洛·梅在他的焦虑理论中指出,人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也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同样也认为,人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他曾说“关于环境和教育起变化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P.55)所以,环境状况与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息息相关。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校園环境也极大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状况。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文化所组成的特定校园环境,可以细分为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四种类型,具体表现在校容校貌、教学管理、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学校精神氛围等方面。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是指高校精神财富的物化表现形式所创设的环境,高校可以通过改善校园的自然环境、修缮建筑与雕塑等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物质前提。在高校精神文化环境中,校风更是校园文化的本质表现,具体表现为领导作风、教风与学风,领导要发挥带头作用,协同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环境。还可以借助如各种文体活动、新媒体等多种载体,或通过寻求校训、校歌等多种呈现方式等这些途径来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制度文化环境的优化则可以通过加强高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守则等方面的建设实现。总之,要使学生在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收获自我存在感,找到归属感,体验到尊重和爱,以从容地应对正常焦虑,避免病态焦虑的产生,将环境育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四) 回归实际:关注学生价值观教育
罗洛·梅在他的焦虑理论中指出,价值观的丧失是焦虑形成的首要原因。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我国又处于高速变化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也正在经历着多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交流碰撞,导致学生的原本稳定的价值观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有一部分价值观出现偏离,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逐步改善。价值观内容丰富,包涵面广,有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学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等之分,在教育过程应该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推进价值观教育,比如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立志成才成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激发昂扬斗志、勇担复兴中华重任;另外可以利用新媒体拓宽教育渠道;还可以探索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新模式,比如家校联合教育;此外,还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养老院等场合,让高校学生置身于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善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
参考文献:
[1]May,R. The meaning of anxiety. New York: Ronald Press; rev. Ed.New York: Norton. 1950.
[2]May,R.Mans search for himself. New York: Norton,195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