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赜:产生根源、理论概述
2018-07-04杨立
杨立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汲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以及承续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以个人高瞻远瞩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内涵对立与统一的辩证生态文明理念、整体与局部的系统生态文明战略、历史与现实的当代生态文明治理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满足人们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产生根源;理论概述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4-0004-03
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1],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复合性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物质性的内容,也有精神性和制度性的内容。[2]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诸多见解独到、论述精辟的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实现自然的宁静、美丽,国家的和谐、稳定,人类的文明、安全,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根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有着扎实理论根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个人经验,是其坚持高瞻远瞩,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大力弘扬、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一脉相承。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继承
马克思的一系列经典著作包含着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对自然领域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是对生态问题的深刻反思。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关注,揭示了包括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运转过程,虽然受限于所处的时代,但是在今天看来,他关于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严谨的论述,具有超越时代和时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植于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涵养,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指出人和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3]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的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4]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都是主体,都具有价值与主动性,并且人类依靠自然,人类要自觉的尊重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
(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大力弘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营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思想,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再创新的产物,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历代先贤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其思想精髓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这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理论创新。古来素有“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尊重自然”等朴素的生态思想。孟子也曾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娄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为不违背农作物耕种的时节,按照大自然的季节和节气,就会粮谷满仓,获得丰收。《吕氏春秋》里面从反面提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违背自然规律,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就会耗尽。相近的典故还包括“焚林而猎”等。这些思想在今天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中值得吸收和借鉴。
(三)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一脉相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中皆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都發挥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实践发展与理论探索过程的统一,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思想一脉相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消灭荒地荒山,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五业并举,重视林业,保持水土;国家调控管理生态环境资源。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义务植树,加强林业,造福子孙后代;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上升为国策;利用、开发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做到有法可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绿化美化祖国;西部大开发,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中国的生态环境工作做好,就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全面科学发展,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21世纪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总体战略构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文献之中,并提出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5]
(四)习近平个人认识的高瞻远瞩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从七年知青到基层干部、从省级岗位到国家领导,无论身处何处、身肩何职,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从未停止,并且一步步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在知青期间,他带领村民修建堤坝,有效的改善了自然条件,使自然资源实现合理利用,“大办沼气,使梁家河成为了陕西省第一个实现沼气化的村子”,后来回忆那个时候的自己“又是支部书记,又是沼气专家”。主政正定县期间,他带领乡民植树造林,将荒山变成绿地,以绿色经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建章立制,统筹规划,将正定县打造成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走上省级领导岗位后,他延续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更加强调激发群众生态保护自觉,通过催生内在动力促使个体行为外化,引导广大人民自觉投身保护生态与绿色发展。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撰文《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指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地重要前提。”十八大以来,更是心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站在战略发展新高度全方位、多层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论断、提出新要求、规划新格局。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概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硕、体系完整,集中体现为对立与统一的辩证生态文明理念、整体与局部的系统生态文明战略、历史与现实的当代生态文明治理。新时代,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帮助人们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对立与统一的辩证生态文明理念
唯物辩证法强调,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同样,生态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构成了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因子。实践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对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土地荒漠化加快、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水资源严重短缺、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既存在相互矛盾的对立性,也孕育着相互促进的统一性,积极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统一,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存在着普遍的客观联系,两者存在矛盾,但是一种内部的、可调和的矛盾,金山银山可以保护好绿水青山,而绿水青山更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两者矛盾的对立统一共同推动着我国社会向前健康发展。为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7],正确看待、科学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矛盾,着力在解决这一矛盾过程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二)整体与局部的系统生态文明战略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局部。整体和局部二者辩证统一:整体处于决定地位,统领局部;局部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大局意识,又要搞好局部,实现整体效应最佳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着眼,统筹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我国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构筑起“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美丽中国建设的整体格局,就生态文明建设各具体要求作出了明确阐释,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可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改革规划的具体实施中,强化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与配合,力求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从整体上来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7]从局部上看,“山水田林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8]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阐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指出“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9]要求“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7],努力在寻求各国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合作中,共同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三)历史与现实的当代生态文明治理
历史与现实作为相互联系的范畴,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历史性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是当代实践的一面镜子,基于历史基础上的成功实践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现实性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是人们辨别历史、把握时代、定位未来的有力依据。历史性侧重于从客体方面去理解,现实性主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历史性为当代性提供了前提,而现实性才真正是当代性定位的内在根据。[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以历史生态治理经验教训为依据,结合当前生态发展时代背景,从历史的线条中理出现实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充分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运用于当前生态治理之中,还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理论”“人类史与自然史交互影响思想”等中国化,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生态治理康庄大道。回归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审视当前生態文明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从顶层设计到微观实践全面谱写新时代生态治理新篇章,“严守生态红线”,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宣传教育上,“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1]在制度保障上,“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7]总而言之,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当前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具有指明方向、描绘蓝图的深远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 论教育,2008,(3).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9.
[5]曾正德.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探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4).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 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8]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 文明建设纪实[N].光明日报,2015-03-10.
[9]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3-03-24.
[10]谭培文.马克思主义历史概念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0).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