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历史考察
2018-07-04刘家贺
刘家贺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在加强思想建党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制度治党,实现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关键词】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思想建党;制度治党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4-0026-02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进军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在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党的正确领导,促进了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取得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井冈山时期在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制度治党
井冈山斗争时期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在思想建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革命队伍中存在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等右倾悲观疑问和“左”倾盲动冒险主义错误,以及由于党员数量急剧增加而产生的部分党员思想不纯的问题,成为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论著,针对“有些同志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这是没有找出这样的红色政权所以发生和存在的正确的解释的缘故。”[1](P.49)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帝国主义支持下军阀混战的特点,论述了红色政权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基本条件,从理论上对“工农武装割据”做出了论述,对革命前途不乐观的悲观思想做出了释疑,从思想上解决了对革命前途命运的错误的、模糊的认识,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思想建党的重要成果。
井冈山时期不仅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在制度治党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由“有型的制度”和“无型的制度”组成。“有型的制度”是指明文规定并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按照命令或党内法规去运行的制度,最著名的有这样几个:一是党支部建在连队上制度,是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中发布命令建立起来的,后来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再次予以确认。二是党代表制度,是根据中央的要求在红军中建立的制度,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对其存在的必要性作了论述,认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1](P.64)1928年5月颁布的《党代表工作大纲》对党代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法等作出了规定。三是士兵委员会制,三湾改编时建立,对解决官兵平等、建立新型革命军队起到极大作用。四是党委集体领导制度,三湾改编在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同时,营、团建立党委,前敌委员会领导全军各项工作,各级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所属部队实现集体领导,古田会议决议再次确立了以党委制为核心的党对军队的领导体制。此外,还有宣传兵制度、宣传队制度等,共同构成了“有型的制度”。
所谓“无形的制度”,就是根据党的章程、党的宗旨等,党组织和党员所遵守的不成文的规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民主集中制度。为解决井冈山斗争初期存在的“个人专政,书记独裁”现象,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反对个人领导,一切权力集中常委会;一切政策都要党员热烈讨论;实行选举等措施。古田会议决议提出“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要求,规定“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等 [2](P.81-82),使民主集中制得到切实落实。
2.党内批评制度。古田会议决议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规定“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党内的批评要防止主观主义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2](P.82-85)使开展党内批评成为制度。
3.党内教育制度。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提出:“特委要办经常训练班,各县亦应尽量多办短期训练班,造成干部人材。” [3](P.193)并规定了培训的内容、教材等。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问题”,要求“加紧官兵的政治训练”,“各级党部不单是解决问题和指导实际工作的,它还有教育同志的重大任务。各种训练同志的会议,及其他训练办法如训练班、讨论会等,都要有计划地举行起来。”[2](P.80-94)使党员培训成为一种制度。
4.群众工作制度。井冈山党斗争初期规定红军有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使“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常识”。 [1](P.64)1928年5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一大制定了“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政策。古田会议决议规定:“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敵人军事力量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2](P.79)
5.军队内部民主制度。三湾改编成立士兵委员会,开始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以后又建立了经济委员会管理伙食和分伙食尾数。红军内部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1](P.65)毛泽东认为这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1](P.65)
此外,还有调查研究制度、惩治腐败制度、监督制度、巡视员制度和政治课制度等。“有型的制度”和“无型的制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促进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实现了紧密的有机结合
井冈山时期不仅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而且能够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党的建设。首先,井冈山时期不论是思想建党还是制度治党都能够始终围绕发展壮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和根据地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展开,能够做到根据党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和党的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就紧密地跟进、及时地落实。不论是实行“党支部建在连队上”制度、党代表制度、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士兵委员会制度,还是民主集中制度、党内批评制度、党内教育制度、军队内部民主制度等,实际上都是围绕党的建设的总目标而开展的,都是要解决革命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通过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紧密配合,解决了包括对“红旗到底能够打得多久?”的疑问、“左”倾盲动主义等错误和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的问题,取得了以思想建设引导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思想建设的效果,达到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成效。
其次,井冈山时期的党的建设能够做到每项思想建设的措施都有相应的制度保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相辅相成,使思想建设落实到实处、制度建设有效管用。这方面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证,莫过于古田会议决议中对思想建党的制度保障措施。古田会议决议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8节,都是先提出思想教育的内容,再提出具体的制度保障措施,以达到通过制度措施来纠正错误思想,保证思想教育有成效、巩固思想建设成果的目的。比如:“关于单纯军事观点”这节,提出5条“纠正的方法”,其中除了第1条“从教育上提高党内政治水平”外,其余4条都属于具体的制度保障措施,包括“尽可能由地方政权机关选派有斗争经验的工农分子,加入红军”“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编制红军法规”等。“关于极端民主化”这节,共有2条“纠正的方法”,第1条先讲“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第2条“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并提出5项具体的制度性的措施。“关于非组织观点”这节的“纠正的方法”,直接提出了“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内会议上提出”等具体措施。“关于绝对平均主义”这节的“纠正的方法”,先讲“应该开展教育”,然后提出了“官兵薪饷平等”措施等。“关于主观主义”这节的“纠正的方法”,先提出“主要是教育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再提出“要到达这个目的”具体措施,包括“使党员注意社會经济的调查研究”“批评要注意政治”等。“关于个人主义”这节的“纠正的方法”,先讲“主要是加强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再讲了“改善物资条件”等具体措施。“关于流寇主义”这节的“纠正的方法”,先讲“加紧教育,批评不正确思想,肃清流寇主义”,然后提出“争取有斗争经验的工农分子加入红军队伍,改变红军的成分”等具体措施。最后这节“关于盲动主义残余”的“纠正的方法”有两条:“(一)从思想上肃清盲动主义。(二)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纠正盲动的行为。”[2](P.79-88)这些“纠正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当时井冈山时期的制度性措施,都是被井冈山斗争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管用的制度。古田会议决议不仅是思想建设的丰硕成果,也是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的典范,体现了井冈山时期我们党不仅高度重视思想建设,也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7.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