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英文译介中的几个难题
2018-07-04周晓贤
【摘要】《茶经》是中国茶典籍的代表作,其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包含着中国深厚的茶文化,也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通过对《茶经》的译介的简略分析,本文对译介《茶经》的几个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茶经》;译介;难点;文化意象
【作者简介】周晓贤(1982.11-),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研究,民族典籍翻译。
引言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在将中国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向国外传播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茶经》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象也成为了译介中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问题。
一、《茶经》的译介概况
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系统地介绍了茶的起源、种茶方式、制茶工序、饮茶用具以及茶的诗文和文献等,总结了当时茶叶生产技术与经验,收集了历代茶叶史料。
《茶经》不仅对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其他国家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茶经》问世至今,已经有了多种语言的译本。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海外已经出现了韩、日、英、法、德等多种《茶经》发行本。在多种译本的《茶经》中,日文本《茶经》版本最多。《茶经》的英文译本亦有数种,最早的当数Britannica Encyclopedia(1928)中的节译本。William H. Ukers所著All about Tea中的《茶经》也属于节译本,只有四之器、七之事、八之出的部分内容。美国人Francis Ross Carpenter所译的The Classic of Tea为全译本,译本中还配有Demi Hitz所绘的插图,使得该译本独具特色。另外还有姜欣、姜怡两位译者合译的《茶经续茶经》收录于大中华文库系列图书中。
除了日文和英文译本外,还有多种欧洲文字的《茶经》译本,其中包括了法文、意大利文、德文、捷克文以及俄文本等。
二、《茶经》英文译介的几个难点
作为古代茶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信息文本的外在形式加上三教融合的文化特质也造成了《茶经》译介的困难。
1.“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译。《茶经》之难,难在再现其中文化内涵。陆羽虽然通过《茶经》描写了一系列茶事活动,希望借此书能让世人体会到隐藏于凡尘俗世之下的宁静的内心和平和的本质,以达到“茶禅一味”的思想境界。所谓的“茶禅一味”指的是茶道精神与禅学有相通之处。“禅宗”以“禅”命宗,重在修心见性(刘长久,2006:11)。而茶,因其本性寒凉,可使人静心。禅与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极具禅宗意味的 “茶禅一味” 思想(董书婷,2013:44)。
中国茶文化中也融入了儒释道的传统哲学理念、传统的伦理和道德标准。陆羽运用了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体会煮茶物性变化中的微妙与玄理(姜怡,2009:288-290)。以上种种说明,《茶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信息类文本,更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载体,要翻译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着实不易。
2.语言的高度凝练。《茶经》中的语言高度凝练,意义词多,功能词少,少外在连接形式,需要读者靠语境去领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属于典型的意合语言。(董书婷,2013:44)陆羽提倡饮茶者“精行俭德”,认为茶的意境和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使其作品在语言上更加简练。
再有,《茶经》中句式结构单调,层次简单。作者没有使用复杂的连接词串联,而是简单的带过,使得句子结构更为紧凑,连接更为紧密。
3.翻译策略的选择。笔者大致查阅了目前关于《茶经》译介翻译策略方面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有基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译介研究,如功能语言学视角、接受理论视角、语义和交际视角以及比较新颖的超文本视角等;有基于美学视角出发的译介,如接受美学、生态美学等;有基于翻译理论视角出发的译介,如翻译补偿、翻译中的互文等。翻译策略的选择决定了译文的侧重点。
无论是哪种翻译策略,译者通常要考虑几个方面:(1)词汇层面的选择。《茶经》是一本茶学专著,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器具专业术语,这些器具是外国人所不能理解的,因而译者应该对这些专业词汇进行补译,否则容易使读者不明所以。(2)语音音韵。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目的语押韵,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优雅性(井婧,2009:361)。(3)修辞。中英双语的修辞不能完全等同,其实这主要也是文化背景影响的结果。比喻是《茶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译者在翻译《茶经》时,如果遇到比喻修辞格,应该找准喻体,使翻译出来的文章能够更好地被外国读者所理解。
三、结语
作为茶学的首部专著,《茶经》可谓是包羅了关于茶的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意蕴深远。译者不仅要译得“达意”,还要译得“传神”。简单的“达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对译作中文化输出的强烈要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文化意象。
参考文献:
[1]陆羽著,沈冬梅.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9.
[2]沈冬梅.陆羽《茶经》的历史影响及意义.收录于陆羽《茶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64.
[3]刘长久.中国禅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4]董书婷.论《茶经》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英译再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4.
[5]姜怡.茶典籍的对外译介与文化传播[J].农业考古,2009(6):288-290.
[6]井婧.翻译补偿理论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福建茶业,2009 (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