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探析
2018-07-04王宇涯
【摘要】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量较大。本文结合我院《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实际,针对课程面临的问题,对课程性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资源建设改革等建议,以优化本课程,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高职;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王宇涯(1978.05-),女,汉族,四川眉山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长三角地区外贸持续稳定增长、外贸体制的改革使越来越多拥有生产和贸易自主权的大、中、小型企业甚至个体企业的涉外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这些企业亟需高素质技能性外贸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跨境电商专等岗位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翻译技能,因而培养具备企业所需职业素质的外贸人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当前该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传统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翻译实践操作不够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教学实际,笔者对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进行探析。
一、《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性质
我系商务英语专业咨询相关高职类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士意见,依高职办学理念和培养总体目标要求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具有‘外贸业务经理潜质的外贸技能型人才。”为顺应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对岗位需求进行分析的前提下, 基于对职业岗位完成的工作内容所需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分析,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定位为专业实践课程。课程围绕涉外商务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翻译技能的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中英语言翻译能力。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一般对外商务推广及商务交往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翻译类型、翻译方法、翻译规范和翻译技巧,使学生通过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翻译理论,能够在现代翻译工具的辅助下,准确翻译各类商务文书,并能够辨识商务文本中常见的翻译问题和错误,从而锻练学生在商务语境下有效进行英汉互译、正确传达信息、顺畅开展交流的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把在校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各类模拟和真实的翻译实践中得以施展,既提高了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又熟悉了外贸业务流程,更重要的是掌握翻译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外贸业务员所需的翻译素质。
二、课程改革方向
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设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根据目标岗位--外贸从业人员所需的翻译能力和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岗位职业能力,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设计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通过对企业及毕业生的岗位需求调研,提炼以外贸业务员、涉外商务助理岗位为主的典型翻译工作任务、确定核心能力模块;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及能力要求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对传统的通用英语翻译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剔除與商务情境无关的内容,围绕企业翻译工作任务选取文本体裁与类型,设置包括标识语、名片、商标、公司简介、产品说明、广告、商务信函以及合同等在内的若干主题;以学生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中心,实行基于项目的“教学做一体化”训练模式,打破以往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分隔的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在课堂内引入商务英语翻译真实语料与案例,采用任务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将任务分析、操作示范、技巧讲解、知识拓展等贯穿在项目教学中;同时在课外通过承接翻译工作项目,带领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对外翻译服务项目。最后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考核。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在互动式学习环境中掌握翻译技巧,做到举一反三。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将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成项目,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语料收集、文本分析、实例翻译到对比总结,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更好地体现“做中学”。(2)“情境”教学法。课程教学内容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实际案例,或以企业、地区为背景,如让学生立足于本地区真实企业等,通过对企业信息的查询与了解,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及语言材料下完成公司介绍、产品介绍等文本的翻译,并要求学生以模拟商务情景完成例如商务名片、商务信函和合同等的翻译,通过情境的创设实现教学与岗位、职业、行业的对接。(3)“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进行分组查询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并提交报告或选取代表阐述论点、小组合作完成翻译项目、小组间对比讨论等活动。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锻炼职场中所需要的分工协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针对特定教学内容,开发多媒体课件,加强课程教学信息量与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建立网上答疑互动平台,设置有针对性的翻译讨论话题与翻译练习,供学生课后学习训练提高,安排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翻译疑问,切磋翻译技艺,提高翻译技能意识和翻译理论水平。利用翻译协会,开展丰富的翻译实践活动与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聘请安排校内外专家,开展翻译知识、行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3.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为提高本课程的实践性,与企业岗位职业素质要求对接,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改革的必要内容。围绕岗位需求,通过深入企业调研,进一步明确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外贸翻译和商务助理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中筛选出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资源的开发着重于实践性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
实践性教学资源着眼于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平时的作业和配套练习进行实训;通过情景模拟案例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场景,进行翻译训练;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地方翻译协会为教学提供良好实训条件;从企业聘请外贸行业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在外贸企业有过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展示翻译案例。
随着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的行动计划,针对当前互联网对高等教育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这一现象,思考互联网给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产生的机遇和启示。校园网为本课程提供了极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互联网+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电子化、网络化和共享化。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将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岗位需求等因素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课程改革有利于丰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资源,增强实践性,提升翻译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专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及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符合外贸企业岗位需要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2009(1).
[2]高鹏.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7).
[3]李镔.基于就业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4]张萍,范小云.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共享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1).
[5]刘杰英.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长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