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备课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2018-07-03雷蕾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研讨重难点预设

雷蕾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基础上进行的集体研讨并共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一种高效教学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享集体智慧、共享优质资源、博采众家之长,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但集体备课必须要处理好四种关系,才能使这种教学活动实用、高效。

一.要处理好主备与集备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的精心备课,组内教师都必须先熟悉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法和教学各环节,在教师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备課,教师全员合作,个人说课,各抒己见,集体充分探讨交流,取长补短,最后由主备综合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分享给组内的教师以便再备,形成“独备——集备——主备”的初备形式。独备是必要的前提,集备是必经的过程,主备是最后的总结,不能只是一人备课大家共用,让集体备课成为形式。

二.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本质是集体的合作交流,是理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思想的融合,也是方法的相互借鉴、教学预设的相互补充,在共同研讨与探求中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教学环节更加科学,教学方法更加优化,让教师分享集体智慧,让课堂教学绽放异彩。但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不能让集体备课束缚了个性、抹杀了特色,不能在过分追求集体备课的统一性中失去个人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班情和学情,要有针对性、个性化地设计教学,要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教学实际,融进个人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灵活高效。因此,集体备课既要在统一中求共性,又要在共性中显个性,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集体备课是在集体合作的基础上分享集体智慧和成果,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学案,尽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都已作了全面的设计,但是教师不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甚至亦步亦趋,把自己完全囿于预设案中,束手束脚。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仅是上课的一个蓝本,讲课时只是引导、只作参考,而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千课一面,不能按教师的预设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更不能采用填鸭式和简单问答式等机械的教学手法,强迫学生生搬硬套、生吞活剥,而要注重营造课堂生态,在自主、开放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观点交锋,思维碰撞,质疑辩论,合作探究,教师再相机诱导,在问题的解决与生成中达到课堂教学的全部目标,这样的课堂才会精彩纷呈,才会是智慧课堂、高效课堂。

四.要处理好教学与反思的关系。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正如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特别是集体备课下的教学反思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是大家智慧的结晶,但也相对规整划一,缺少个性和灵活性,每个教师应在教学之后能就课堂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活动的调动与掌控等,全部或就某一点进行反思,并有新发现、有新见解,这样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既能从多角度解析课堂、评价课堂和改进课堂,又能在下次集体备课中研讨交流,获得更丰厚的经验和更深刻的教训,并更好地指导开展集体备课,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因此,不能只重视教前的集体备课,也不能只是课堂教学结束了就算了事,而应积极地、全面地、不断地反思,并集体再研讨、再交流、再借鉴。

集体备课是深入促进课改的有效方式,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力,尽展其才,让每次集体备课成为一次教学研讨,让课堂在集体备课中更精彩,让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不断成长。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重点课题《城镇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5]GHBZ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

猜你喜欢

研讨重难点预设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