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2018-07-03落凯妮王柯程

山西建筑 2018年14期
关键词:挠度钢管承载力

李 斌 落凯妮 王柯程

(1.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2.西北设计院,陕西 西安 710065)

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组合结构中重要的支柱,在建筑结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试验研究[1-5]。但目前对大长细比条件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研究比较少,且变化长细比的参数之间跨度大,在过渡阶段的研究有所空白,所得结果并未区分出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和长柱的界限。因此,有必要对圆钢管混凝土中长柱的静力性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得出长细比、含钢率对中长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概况

1.1 试件设计

试件参数表见表1。

表1 试件参数表

1.2 材料性能

实验前进行了材性试验,测得钢管的弹性模量为204 000 MPa,屈服强度403 MPa,极限强度518 MPa,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0 000 MPa,立方体抗压强度31 N/mm2。

2 试验现象

各试件的破坏过程基本相似:在达到各自预计极限荷载的50%之前,试件处于弹性阶段,试件中截面横纵向应变和轴向变形随着荷载的增长呈线性增长,试件中截面各方向的纵向应变基本相等,表现为全截面受压,试件跨中挠度几乎为零并没有增长的趋势,表明试件处于轴心受压状态;此后,试件中部截面应变随荷载增长的速度逐渐加快,但试件外观仍无明显变化;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的75%之后,试件中截面纵向应变随荷载的增长速度产生差异:受压面纵向应变的增速明显加快,受拉面纵向应变的增速逐渐降低,其他各面纵向应变的增长速度介于受压面、受拉面两个面之间,同时,试件的轴向位移随荷载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的90%之后,试件中部截面受拉面的纵向应变开始减小,跨中挠度变化渐趋明显,直至试件在达到极限荷载时发生整体失稳;随后荷载进入下降段,试件中截面的部分纵向应变由受压变为受拉,同时试件的挠度发展加快;当荷载下降到极限荷载的90%之后,试件受压面中部产生局部屈曲并迅速发展;最终以试件的跨中挠度过大标志试件完全破坏(见图1)。

3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3.1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如图2所示为荷载—跨中挠度关系曲线。荷载—跨中挠度关系曲线反映了试件失稳破坏的过程。由曲线可以看出,试件荷载约达到极限荷载的90%后,跨中挠度趋于明显。

由图2可知,施加荷载在极限荷载的90%以内时,挠度发展很小,曲线和横轴几乎成垂直关系,此阶段挠度约为极限荷载的20%。超过该范围后挠度发展明显增加,二阶效应产生,当挠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二阶弯矩的增长速度开始大于截面抵抗矩速度的增长,荷载下降,跨中挠度迅速发展,最后柱构件发生失稳破坏。

3.2 荷载—应变曲线

研究试件的荷载—纵向应变曲线,可以更有代表性地研究出试件的受力性能。钢管混凝土柱中部的荷载—纵向应变关系曲线反映了试件中截面附近局部的变形情况。

由图3可看出,所有试件两侧端点的纵向应变在加载初期都较为接近,表示试件加载初期对中情况良好。在荷载达到极限荷载的75%~80%以前,荷载与纵向应变基本呈线性关系,表现为弹性,此后曲线出现拐点。加载至接近极限荷载时,端点1处的纵向压应变持续增大,端点2处的压应变逐渐减小直至转为拉应变。表明试件已发生弯曲。

3.3 含钢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壁厚增大,即含钢率增加,极限承载力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在构件轴心受压时,随含钢率的增大,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延性有所上升,钢管壁厚的增大其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能力,从而增强了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

3.4 长细比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长细比增大,试件的线刚度减小,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延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在本次试验参数中,对于较长试件,长细比这一因素影响不大,下降幅度较小。

4 结语

1)所有试件的破坏形态相似,均为整体弹塑性失稳。加载初期由于不可避免的初始缺陷及试验误差,在轴压试件失稳之前柱中已有发展一定的挠度但极小,挠度是逐渐发展的,随着挠度的发展,二阶效应产生,当跨中挠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二阶弯矩增长速度开始大于截面抵抗矩增长的速度,荷载下降,跨中挠度迅速发展,随后柱子发生失稳破坏。

2)在68~80范围内,长细比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有影响但是不明显,极限承载力随长细比增大而呈减小趋势。在达76~80及以后时,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相互作用消失。

3)含钢率和长细比对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表现在含钢率越高,极限承载力越高;长细比越大,极限承载力越低。

参考文献:

[1] 丁发兴,余志武.钢管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研究—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05,1(22):175-181.

[2] 姜绍飞,廖 云,张昕宇,等.大长细比钢管混凝土轴压柱的力学性能[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8(1):1-4.

[3] 王力尚,钱稼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3(7):46-49.

[4] 林永安,谢晓峰.钢管混凝土核心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1):21-23.

[5] 顾维平,蔡少怀,冯文林.钢管高强混凝土长柱性能和承载能力研究[J].建筑科学,1991(3):3-8.

[6] 蔡绍怀.现代钢管混凝土结构[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挠度钢管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基于PLC的钢管TIG焊机控制系统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不同模量面板夹心泡沫铝板大挠度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