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计数变化
2018-07-03雷丽
雷丽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综合征,又被称为亨舒综合征(HSP)[1]。临床表现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有腹痛、关节疼痛、便血、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8岁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有一定季节性,以春秋两季居多[2]。HSP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易累积肾脏,危害患儿健康,给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HSP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免疫功能失调和感染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3]。维生素D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是体内激素的重要前体物质,其基本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4]。随着对维生素D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及肿瘤的发生有关[5]。HSP作为一种免疫性血管炎,HSP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是否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目前缺乏研究。本研究观察了HSP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以及维生素D缺乏的HSP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计数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79例为HSP组,其中男47例、女32例,年龄(7.1±3.4)岁。纳入标准:①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中HSP的诊断标准确诊;②初次发病,入院前未治疗;③患儿家长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②近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③免疫系统疾病,近期严重感染;④其他特殊病史。另选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均排除过敏性紫癜、免疫系统疾病和近期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史,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7.4±2.8)岁。两组儿童性别组成和年龄相比,P均>0.05。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入组儿童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血清25(OH)D3检测 采集两组儿童空腹静脉血4 mL共两管,其中一管静置20 min,3 000 r/m离心15 min,采集上清液分装至EP管中,标记后置于-80 ℃冰箱保存待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25(OH)D3。试剂盒购自罗氏诊断试剂公司,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血清25(OH)D3≥30 nmol/L为正常,否则为缺乏。
1.3 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计数 取HSP患儿另一管空腹静脉血,用双标流式细胞法检测T细胞亚群分布,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FACS)进行分析,计数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HSP患儿均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中HSP的治疗方法治疗,进入缓解期后再次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再次检测上述指标。25(OH)D3≥30nmol/L为正常,25(OH)D3<30nmol/L为缺乏。
2 结果
HSP组、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水平分别为(17.63±9.21)、(31.55±12.09)ng/mL,两组血清25(OH)D3水平相比,P<0.05。HSP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正常36例、缺乏43例。
血清维生素D正常、缺乏的HSP患儿各亚群T细胞数目见表1。维生素D缺乏组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数目均低于维生素D正常组患儿(P均<0.05),维生素D缺乏组患儿缓解期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数目亦均低于维生素D正常组患儿(P均<0.05)。维生素D缺乏组HSP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外周血CD8+T细胞数目与维生素D正常组患儿相比,P均>0.05。
表1 血清维生素D正常、缺乏的HSP患儿各亚群T细胞数目(个
注: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P<0.05。
3 讨论
HSP是一种免疫性血管炎,根据血管炎累及的部分分为单纯性紫癜、腹型紫癜、肾型紫癜、混合型紫癜,临床上以腹型和肾型病情较重,需要抗炎治疗[8]。目前HSP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因该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中仍有较高误诊率[9],因此寻找一种特异性指标来指导HS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D是重要的维生素,也是体内激素的前体,食物来源的维生素D2、D3和人体通过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都是没有活性的,但是经过肝脏羟化后,生成具有较低活性的25(OH)D3,最后运至肾脏在此羟化生成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1,25(OH)D3,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10,11]。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广泛表达与体内各种组织和免疫细胞中,维生素D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过敏性疾病具有密切关系[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HSP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与郭佳梅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维生素D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机制,维生素D可能具有防止HSP的作用。T细胞是维生素D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靶细胞,同时也是HSP发病过程中的效应细胞,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调节体液免疫和机体免疫状态[15]。CD3是成熟T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根据成熟T细胞表面CD分子表达差异将CD3+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个亚群,二者的比例是反应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HSP患儿CD3+T细胞和CD4+T细胞比例降低,患儿T细胞的分化成熟收到抑制,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这种现象可能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代偿保护有关,降低免疫功能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机体[16]。本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的急性期HSP患儿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更加明显,CD3+T细胞、CD4+T细胞和NK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维生素D正常的急性期HSP患儿;HSP患儿经治疗后到缓解期,维生素D缺乏的HSP患儿CD3+T细胞、CD4+T细胞和NK细胞数量仍然维生素正常组,提示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治疗效果有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具有改善HSP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HSP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HSP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治疗HSP,但其用药方法和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参考文献:
[1] 郑波慧,廖小梅.过敏性紫癜[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2):151-152.
[2] 唐雪梅.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1):1634-1636.
[3] 张交生,宋丽君.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4):264-266.
[4] Hewison M.An update on vitamin D and human immunity[J].Clinical Endocrinology, 2012,76(3):315-25.
[5] Battault S, Whiting SJ, Peltier SL, et al. Vitamin D metabolism, functions and needs: from science to health claims[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3,52(2):429-441.
[6]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7] 易著文.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1):827-830.
[8] 张碧丽,王文红,范树颖.儿童过敏性紫癜575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1,17(11):646-649.
[9] 杨霁云.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诊治中的几个问题[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2):147-149.
[10] Holick MF, Chen TC, Holick MF, Chen TCVitamin D deficiency: a worldwide problem with health consequences. Am J Clin Nutr 87(4): 1080S-1086S[J]. 2008,87(4):1080S-1086.
[11] Heaney RP. Assessing vitamin D status.[J].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2011,14(5):440-44.
[12] 曹廷容.儿童变应性鼻炎与维生素D含量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20(12):1690-1692.
[13] 饶斯清,邓爱芬,蔺增榕,等.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23(7):85-85.
[14] 郭桂梅,王娟,夏敏,等.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1,25(OH)2D3、维生素D受体和24-羟化酶表达的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1):1640-1642.
[15] 唐雪梅.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1):1634-1636.
[16] Liu B, Zhao H, Poon MC,et al. Abnormality of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i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Eur J Haematol, 2007,78(2):139-143.
[17] Deng F, Lu L, Zhang Q, et al. Improved outcome of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by early intensive treatment[J]. Indian J Pediat, 2012,79(2):2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