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及MRI用于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2018-07-02陈维王国峰崔尊社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诊断效果

陈维 王国峰 崔尊社

【摘 要】目的:探求在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过程中MRI及CT技术的实际价值。方法:在我院妇科收治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实验样本,根据患者病情资料及检查情况详细分析CT及MRI的应用价值。结果:诊断为恶性盆腔囊实性病变为14例,良性盆腔囊实性病变为36例。50位患者中有6例属盆腔感染性病变,5例子宫源性和39例卵巢源性。由数据统计知,CT及MRI的诊断定位正确率为90%,病理定性准确率为80%。结论: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进行CT及MRI联合检查,有利于对病变部位的快速定位与定性,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盆腔囊实性病变;CT;MRI;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2

盆腔囊实性病变是女性盆腔症的常见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部位深,病情种类繁多,因而在诊断初期难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匹配[1],为改善这种情况,我院采用CT与MRI进行联合诊断,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3月起至2016年3月为期一年收治过的盆腔囊实性病变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0人作为数据记录对象,跟踪探寻CT及MRI诊断盆腔囊病变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相关数据资料及研究方法如下。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50例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为期一年收盆腔囊实性病变女性患者,年龄离散分布于21-70岁间,均为成年女性,其平均年龄为53.7岁,符合受年龄增长生理机制和免疫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的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胀、小腹疼痛、盆腔包块、月经不调、血量异常等。

1.2 方法

在检查进行的前一晚不允许患者食用会产生残渣的食物,预防影响CT扫描图像的正确判断;检查扫描前,患者膀胱需保持充满状态,可通过饮用浓度为3%-5%的泛影葡胺稀释液500毫升的方式实现[2]。本院采用GE BRIGHTSPEED式16层螺旋CT检查,患者膀胱充盈后,对患者进行平扫或增强,扫描全腹轴面后,检察人员或护理人员应使用高压注射器抽取浓度为250mgI/ml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控制在1.1±0.1ml,以3.1ml/s注射流量静脉注射于患者肘前。MRI检查选用SIEMENS型3.0T SE号MRI机器,以多序列(T1WI、T2WI、T2W-SPTA)和多方向(COR、TRA 、SAG)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以3.1ml/s注射流量注射剂量在10-20ml间的钆喷酸葡胺GD DTPA为增强对比剂。CT及MRI扫描的垂直方向层距和层厚控制在5±2mm内,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进行调节,可视情况进行2mm的薄层扫描检查,检查区域应包括由髂嵴起至耻骨联合上缘,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适当扩展检查范围[3]。

2 结果

2.1 卵巢源性病变

在选取的50位研究对象中,恶性盆腔囊实性病变14例,良性盆腔囊实性病变36例。其中卵巢源性肿瘤有39例占全部患者的78%,39例中卵巢囊腺癌患者有14例:其中浆液性8例,黏液性6例,6例中有4例患者有明显的盆腔积液,2例患者伴有大网膜转移的情况。卵巢囊肿患者为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且囊内见同心圆混杂信号血肿1例,卵巢子宫内膜囊内有明显出血3例,黄体囊肿2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在4厘米左右的单纯性囊肿9例。出现类圆形或圆形卵巢畸胎瘤肿块密度及信号分布不均的患者5例。卵巢囊腺瘤患者5例,其中2例患者为多房浆液性,1例单房浆液性及2例黏液性。卵巢源性肿瘤种类较为复杂,在定位与定性上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扫描检测时对图像清晰、数据准确的要求更严格。

2.2 盆腔感染性病变

盆腔感染性病变患者共6例占全部患者的12%。此类病变包括盆腔囊肿患者1例,卵巢囊肿且有输卵管积液状况患者2例,阑尾脓肿且病变位置有出囊性改变2例,其扫描结果显示CT密度偏高,表现为30HU值较高,在T1WI序列上MRI信号也呈现较高数值,且病变周围脂肪组织间隙不明显。

2.3 子宫源性病变

子宫源性病变患者共5例占全部患者的10%,其中病情严重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例,子宫肌瘤变形4例。子宫源性病变患者均表现出子宫形态变化、宫颈位置偏移的情况,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增大明显,且宫颈内结节状和团状软组织突出,经增强扫描后,软组织的实质感更明确,且子宫两侧盆腔积液严重。

3 讨论

GE BRIGHTSPEED式16层螺旋CT检查相比于普通的CT检查仪有着更高效的检查速度,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均较为清晰,MRI检查则是可以直接做出患者各种体层图像,包括横断面、斜面及冠状面三个方位全面扫描,可通过比较多方位的图像划定病变部位,从而有利于实施后续的针对性治疗[4]。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显示CT及MRI的诊断定位正确率为90%,病理定性准确率为80%。卵巢源性病變患者占总调查患者比例的绝大部分,所检测出的肿块大多体积较大,致痛部位往往也大,在肿块周围的组织易受活动影响发生位移,检测扫描判断的位置与开刀手术时实际位置不符,在临床上需要结合肿块的其它间接特点和预测可能位移方向,对卵巢囊肿进行合理判断。卵巢血供分为卵巢动脉与卵巢静脉两种,出现卵巢肿瘤一侧的血管会受其影响增粗,由此可判断肿块位置。结合已有研究数据说明,对肿块起源的判断参照卵巢血管情况这种方法的准确度高达92.6%。

卵巢性源病变患者中卵巢肿瘤比例较高,与单纯性囊肿相比,肿瘤具有更明确的特点: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滑,肿瘤大小差距大,囊肿信号和密度分布不均,在诊断时便于定性;而某些囊肿发病部位隐蔽,需经过多次观察分析方可区别于囊腺瘤[5]。

采用CT扫描检查可以明显发现病灶区局限性囊肿密度增高区,采用MRI扫描可以通过T1WI和T2WI两个方位图像诊断囊肿形状。若CT及MRI扫描结果显示无明显囊肿特征,但患者曾发生阶段性重复出血,医生应询问患者痛经周期进行综合分析诊治。

参考文献

洪环得, 刘建成, 曾英琅.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6):84-85.

杨淑艳. 探讨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养生b, 2016(2):116-116.

王吉杰, 周仪.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技术, 2017, 29(5):27-28.

张珍.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病变的临床应用探讨[J]. 今日健康, 2015(4):31-31.

曾鹏程, 漆平, 麦耀芳,等.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10(3):62-64.

猜你喜欢

诊断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