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咨询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性研究

2018-07-02健,马

关键词:顺应性心理咨询医患

胡 健,马 艳

心理咨询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性研究

胡 健,马 艳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在心理咨询会话中,医患双方均频繁使用模糊限制语。医、患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医患权利不平等,患者在顺应社交因素时,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话轮数远低于医生;医生为节约就诊时间,其话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所以医生在顺应物理世界的话轮数多于患者;医患在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心理因素的话轮数大致持平,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患者对知识结构的顺应多于医生,而医生为安抚病人情绪,更倾向于对情绪维度的顺应。

模糊限制语;顺应性;心理咨询

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进行心理咨询的人逐年攀升,心理咨询起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心理咨询话语的研究自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心理咨询界泰斗钱铭怡将心理咨询定义为:“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1]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咨询是一个医患均参与的过程。在心理咨询门诊中,模糊限制语频繁出现。Lakoff认为“模糊限制语是那些改变事物模糊性的词语”[2],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对治疗顺利进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对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顺应性进行质化和量化的分析,具体来说,即探究医、患在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数量上的差异,并结合临床心理咨询案例,解释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以期拓宽模糊限制语顺应性研究的范围,同时促进医患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提高就诊效率,提升就诊质量,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构建。

一、文献综述

(一)模糊限制语顺应论研究回顾

目前,学者们探讨了模糊限制语在不同语境下使用的顺应性。谢巧静探讨了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3];崔凤娟、苗兴伟[4]和崔凤娟[5]分析了庭审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性问题;在医患会话领域,牛兰春证明了语言顺应论能够有力地解释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语言,咨询师的语言顺应了患者的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6]。袁周敏和陈新仁探讨了医疗咨询会话中,咨询顾问顺应了权势关系、亲疏关系、文化规范等社交因素,同时顺应了患者的心理因素,即患者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7];徐婧华,王尚法等指出在医生诊断会话中,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了患者心理世界、社会文化、语境等因素,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8]。综上所述,国内从顺应论角度分析心理咨询话语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而且国内学者对医患会话的研究多从医生角度考虑,还没有涉及到患者话语的顺应性问题。学者们基本上是结合实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医生话语中模糊限制语顺应性问题,至今没有学者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给出医患模糊限制语使用在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分布特点、倾向性。就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国外学者没有单独探讨医患会话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问题,只有Howell对英国遗传咨询门诊话语的研究,涉及到了模糊限制语的使用[9]。

(二)顺应论对心理咨询会话的解释

Verschueren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语言交际者能根据不同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从可供选择的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中不断地进行选择,以此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顺应性可以使人类从众多可能的选项中选择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变异性指语言在各个层面上都有可被选择的结构;商讨性指语言的选择不是以固定的规则进行的。语境关系在交际中动态生成,具有不确定性。语境关系可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指交际双方及其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10]。Verschueren的综观论站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阐释认知、文化等复杂因素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影响,为研究心理咨询会话中的模糊限制语顺应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途径。本文将从社交因素、心理因素和物理因素三个角度分析心理咨询中医患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顺应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从Verschueren的顺应论出发,我们发现医患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时体现了对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对于这三种因素的顺应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维度。本文侧重考察心理咨询中医患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时对社交、心理和物理三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包含的不同维度的顺应。本研究提出两个问题:

1. 医生和患者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总体趋势是什么?

2. 医生和患者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各个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5月初至8月底在某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患者,共25人,患者年龄范围涵盖从青少年到中年的不同年龄段,其中男性12人,女性13人;青少年学生(包括休学)11人;已参加工作的患者9人、因病在家休养5人。医生方面,共有3名医生参加实验,两位女性,一位男性,此三者都具有10年以上的从事心理治疗的经验,并多次受到医院表彰。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医患双方同意后,对心理咨询门诊的医患会话进行录音,共收集25段医患对话,并对医患对话进行转录,转录体制见文末注释(1),其中9段对话中,患者在家人陪伴下就诊,但是医患会话仍占主要地位。录音时间总计约5.2小时。本研究收集的语料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等均已隐去。对每段医患对话进行编号,如第一段对话编码为PSYC01(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1),第二段为PSYC02,以此类推。在转录时,医生和患者的每次完整的发话(在未被打断的情况下),不论长短,包括中途的停顿,都算作一个话轮。经计算总共得到2 662个话轮,除去患者家属的话轮(134个),得到医患共2 528个话轮,其中医生1 323个话轮,患者1 205个话轮。

按照Verschueren的顺应性框架,我们在分析录音材料后,将对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进行细分。社交世界可分为权势关系和社会文化两个维度;心理世界可分为三个维度,即对知识结构、面子和情绪的顺应;物理世界可分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这个分类框架下,分别计算医患在顺应这三种世界及其不同维度的话轮数及所占比例,得表1。

三、结果与讨论

(一)医、患使用模糊限制语在顺应社交、心理和物理世界上的总体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医、患在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社交、心理和物理因素时,共有418个话轮,其中医生有146个话轮,占医患模糊限制语顺应的总话轮数的34.9%,患者有272个话轮,占比65.1%。同时可以看出,医生和患者在顺应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两方面上存在差异,在顺应心理世界中,医患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话轮数基本持平。具体来说,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社交世界的有9个话轮,占比2.2%,而患者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社交世界的有148个话轮,占比35.4%,远远高于医生;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物理世界时,共有20个话轮,占比4.8%,而相对应的,患者只有9个话轮,占比2.2%,医患之间在这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心理世界共有117个话轮,占比28.0%,患者有115个话轮,占比27.5%,看似两者相差不大,但是医患在顺应心理世界的不同维度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患者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顺应知识结构上的话轮数多于医生,医生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顺应情绪上多于患者。以下将结合实例对医、患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顺应性的不同维度具体分析。

表1:医、患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社交、心理和物理世界的不同维度上的话轮数及所占比例:

(二)医患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顺应性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1. 顺应社交世界

社交语境主要指权势关系、交际目的、社会文化等因素[10]。Fairclough指出权力是强势者控制和制约弱势者交际或者语篇资源分配的方式[11]。从上表可以看出:医患模糊限制语使用在顺应社会文化上相差不大,医生为9个话轮,患者6个话轮,造成医患模糊限制语使用在顺应社交世界时的巨大差异体现在对权势关系的顺应上,医生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时没有对权势关系的顺应,而患者对权势关系的顺应的话轮数高达142个。在仔细分析这142个话轮后发现,患者使用模糊限制语主要出现在患者陈述病情和对医生治疗建议的反馈上。请看:

(1)PSYC03

(语境:来访者患神经官能症)

90医生:你现在西酞普兰也不要八盒呀

91患者母亲:额:上次那不是八盒吧,你叫医生望望瞧(对儿子说)

92医生:一个月只要五盒就行,你一天一粒嘛,噢,你啊?

93患者: [嗯]

94患者母亲:[对],一天两粒

95医生:噢

96患者:,是不是算过大了呀?所以一天吃

97医生:不大呀,这是正常治疗呀

98患者:噢

例(1)中,医生在第92个话轮处误以为患者一天吃一粒西酞普兰,接着医生自我修正为“一天两粒”,并且在话语中传达出了惊讶的语气,在第93和94个话轮处患者及其母亲立即确认,显然患者对自己吃药的剂量产生了顾虑。但是考虑到医患权利不平等,患者在第96个话轮处使用模糊限制语“算过大了”来缓和说话语气,委婉地表达自己认为用药剂量可能过大的想法,医生用极性否定“不大”,与患者的表达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在医患这一机构性话语中,医生控制着会话的进展,属于权势高的一方,患者属于权势低的一方。上例中患者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体现了对医患权势关系的顺应。

另外,由于医患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所以他们所作出的语言选择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请看下例:

(2)PSYC06

(语境:来访者患有抑郁焦虑症)

24患者:我看这个我要跟我爸妈说吗?

25医生:你觉得你要跟你爸妈说吗?

26患者:但我怕他们说我又出幺蛾子(方言)

27医生:不管怎样,你爸妈肯定是希望你好的,他有时候可能讲话的方式或一些行为可能会伤你(省略医生对患者的劝说)。

例(2)中,来访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父母关系很糟糕。患者在父母不知情时,独自来医院看病。患者在第24个话轮处询问医生是否要将看病这件事告诉父母,她用了模糊限制语“这个”来指代“精神类疾病”,体现了社会文化对她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中,大部分人对精神类疾病不理解、排斥,患者自己也将其看作一种耻辱,患者的语言选择顺应了社会文化。

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在顺应社交世界时,医患之间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他们话语的组织形式。

2.顺应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涉及交际者的心理状态,包括面子、个性、情感、知识结构等因素。医患会话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我们发现在心理咨询中,医患双方有意识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来顺应彼此的心理世界。对心理世界的顺应可分为对知识结构、面子、情绪三方面的顺应。何自然指出言语事件中一些动态变化的因素,如:知识、信念等,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12]。在对知识结构的顺应上,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有31个话轮,患者有75个话轮,医患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在对患者的75个话轮分析后发现,患者主要是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患者用模糊限制语来帮助自己表达药名和描述症状。另一方面,由于患者亲身经受疾病的困扰,对疾病非常了解,因而也存在医生不太清楚而患者熟悉的情况,所以也存在相当数量的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其知识结构的情况。此处,我们以前者为例。请看:

(3)PSYC02

(语境:来访者患有躁狂抑郁症)

14医生:就吃这一种药是吧?

15患者:还有种,还有种,那个叫,是治那个狂躁的,是什么啊?上次你都看到了,治狂躁的,叫,我原来,手都有。

16医生:氯氮平

17患者:嗯,对

例(3)中,患者由于缺乏专业医药知识,出现药名信息提取困难现象,在第15个话轮处患者用了很多模糊限制语,如“那个”,帮助自己表述,同时希望医生帮助回答,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帮助患者表达其原本无法表达的事物,是患者对其知识结构的顺应。

此外,医患双方都有使用模糊限制语来顺应面子的情况,Brown & Levinson认为:“正面面子指每个社会成员希望他的愿望受人顺从,他的自我形象被人欣赏、赞许。负面面子指社会成员希望其行动不被人干涉,具有行动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的自由”[13-14]。从上表可以看出: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面子时,有27个话轮,患者有34个话轮。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患者使用模糊限制语主要是顺应自我的正面面子或是医生的正面面子,而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主要是顺应患者的负面面子,请看下例:

(4)PSYC03

(语境:来访者患有神经官能症,整天昏睡)

66医生:这个是你自己作息时间的问题,你想白天睡觉的人,晚上都是上半夜睡不着的。

67患者:嗯

68医生:你自己先坚持几天把作息时间调整过来,就是晚上睡得再迟,早上也按时起床。

69患者:嗯

70医生:坚持个两三天以后,你可能晚上就会睡早一点了。

71患者:嗯

例(4)中,患者告诉医生晚上失眠,白天睡觉,医生建议患者调整作息时间,但如果医生建议的语气过强,就会威胁患者的负面面子,所以这里医生用商量的语气,给出治疗建议,尊重患者的选择和行为自由。医生用了很多模糊限制语,如:“几天”“两三天”“可能”和“早一点”,给听话人进行选择,留有余地,满足其负面面子需求。

最后,医、患都存在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自己或对方情绪的情况,医生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情绪的情况远远多于患者,医生共有59个话轮,患者有6个话轮。这是很好理解的,在心理咨询门诊中,由于精神类疾病本身的特点,经常会出现患者情绪失控的问题,这时候医生会使用模糊限制语来缓和语气,劝服患者。请看下例:

(5)PSYC06

(语境:来访者患抑郁焦虑症,与父母关系恶化,就诊时多次哭泣、情绪失控)

医生:但是还有一个就是要想开,可能你对你最近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有很多事情有偏差,可能这个时期过了,有很多事情,再走一段时间,再坚持走一段时间,情况可能又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是不是啊?坚持下来,我知道你现在的感受,因为你家里人都没来,也没有支持,对不对?等你长大了,你对这个家庭,这个家庭对你影响越来越小了,是不是这样子啊?靠自己的能力,能走得更好,心情也更好,好不好啊?

例(5)中,医生用了很多模糊限制语“可能”“这段时间”“比较”“那样”,使表述客观、语气缓和。同时医生也使用了很多附加疑问语,如“是不是啊”“对不对”等,这也能舒缓语气,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以言治病”(talking cure)的手段,这些模糊限制语和附加疑问语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有效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滋润患者的心灵,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对情绪的顺应中,也存在患者使用模糊限制语来顺应自我情绪的情况,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举例。

3.顺应物理世界的

物理世界是一种现实中存在的语境,包括特定的主体、时间、空间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说话人对语言的选择。Verschueren认为,时间指示词是个相对的概念。时间是物理世界的一个要素,它包括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10]。由表1可以看出,医生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对时间指示关系的顺应出现14次,患者有6次,医患模糊限制语使用在时间指示关系上的差异反映出医生在问诊时目的明确,时间观念强。请看医生对时间指示关系的顺应:

(6)PSYC02

(语境:来访者患有躁狂抑郁症)

18医生:你知道你诊断的什么毛病吗?

19患者:我是那个老早是那个抑郁症嘛,[有]

20医生:[那]现在呢?

21患者:现在不也在治嘛,有几年了,有三年了,三年,老早在这个看过两次,但是给人介绍又又到XX(某医院名)了,不有XX门诊处嘛,那个X医生,那个专家,专家看了一年多,然后又到这边去看去了,[他叫我]这个。

22医生:[你现在]整体来讲,病情怎么样啊?

例(6)中,此处患者把握不住医生问话的重点,医生分别在第20、22个话轮处打断患者,希望患者介绍现在的病情。医生在第22个话轮处使用模糊限制语“整体来讲”,希望患者不要太纠结于细节,而给出一个整体情况,这里的“现在”可理解为最近一段时间,此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看似使问题模糊了,其实医生的目的很明确,即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最终达到医患会话的交际目的。蔡龙权和戴炜栋认为:“这种悖论反映了语言交际的目标是精确,而模糊是策略性方式”[15]。胡健认为模糊语义同时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模糊和精确之间不是泾渭分明的。在此处我们可以看出模糊和精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16]。

同时会话参与者的空间关系也会影响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10],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录音语料,所以不能再现医生和患者的姿势、动作、眼神等细节因素,但是从有些地方也能看出医患对空间因素的顺应,比如:

(7)PSYC23

(语境:患者把之前吃的药带来,放在桌上给医生看)

11医生:晚上吃什么药?

12患者:晚上就吃:吃这个,吃这个,吃这,晚上吃这两个药,然后早上吃的这个红红红药,红皮子这个,晚晚上早上吃这个,晚上吃吃各吃一粒这个

13 医生:吃氟伏沙明和阿普唑仑啊

14 患者:对,其实去杭州医院开的这个

15 医生:吃这个效果感觉还好啊?

此例中,患者在第12和第14个话轮中多次用到了模糊限制语“这个”,医生也在第15个话轮处使用模糊限制语“这个”,此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顺应了空间因素,使指代更加方便,有利于医患对话的高效进展。

可以看出,医生在顺应时间指示关系时体现了其话语的目的性,由于就诊时间非常宝贵,医生在患者谈及不太相关的事时,使用模糊限制语打断患者,高效利用就诊时间。而医患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对空间指示关系的顺应同样为就诊提供了便利。

结语

心理咨询话语中,医患双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对心理因素、社交因素和物理因素的顺应的比例不同:患者使用模糊限制语来在顺应其在社交世界中的低权势因素,因而患者在顺应社交世界时,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话轮数远远大于医生使用的话轮数;医生话语的目的性使其在顺应物理世界时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话轮数大大多于患者,而医生和患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顺应心理世界的不同维度上也存在不同。患者对知识结构的顺应体现了其缺乏专业知识,而医生对患者情绪的顺应反映了心理咨询中治疗师话语的独特性。本研究在选取和分析材料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且只收集了录音语料,建议后续的研究同时收集录音和录像数据,使研究结果更全面地反映医患会话的特点,同时可以进一步探讨由模糊限制语触发的医患会话的互动结构等问题。

注释:

(1)转写方式:_重音 :拖长音节 =紧随话语 (3s)括弧中的数字表示停顿时间[]重叠话语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

[2]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3(2): 458-508.

[3]谢巧静.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境顺应性[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07-109.

[4]崔凤娟,苗兴伟.律师庭审辩护词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理论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2):38-41.

[5]崔凤娟.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性[J].山东外语教学,2012(4):42-48.

[6]牛兰春.心理咨询语言的语用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袁周敏,陈新仁.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 (4):518-530.

[8]徐婧华,王尚法,张晓光. 医生诊断会话中模糊语的顺应机制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3B):92-94.

[9]Brookes-Howell, L.C. Living without Labels: The Interactional Management of Diagnostic Uncertainty in the Genetic Counselling Clinic[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6(63):3 080-3 091.

[10]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Arnold,1999.

[11]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Longman,1989.

[12]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3]Brown, P.&S.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4]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5]蔡龙权,戴炜栋.关于限制语精确话语信息的可能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1-6.

[16]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18-122.

Adaptability of Hedges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U Jian, MA Y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Hedges are frequently adopted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rapists and clients in their use of hedges: clients use more hedges to adapt to the imbalanced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social world than therapists. In order to save time, therapists’ discourses are more goal-oriented. They use more hedges to adapt to the physical world. On the surface, therapists and clients are similar in their use of hedges to adapt to the mental factors. However clients use more hedges to adapt to their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hile therapists use more hedges to adapt to clients’ emotions.

hedges; adaptabilit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2018-02-24

胡健(1973- ),女,安徽安庆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大洋洲文学;马艳(1995- ),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11

H018.4

A

1004-4310(2018)03-0055-06

猜你喜欢

顺应性心理咨询医患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