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矫形器材料学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8-07-02陈晓帆
陈晓帆
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49
小儿脑瘫是一种在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因素导致的脑损伤或发育不全造成的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肌肉协调异常等,同时且易伴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症状。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临床上一般采取物理、手术、药物等方法治疗。近年来,随着康复器械及材料学的创新发展,踝足矫形器在临床康复中广泛应用开来,取得较理想效果[1]。本文主要对84例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探析踝足矫形器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单位康复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治84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通过临床症状、神经检查等确诊,符合《神经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患儿家属对康复治疗方法及方案知情并同意。根据临床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为23:19;5~11岁,平均6.7(±1.1)岁;偏瘫25例,双侧瘫17例;研究组:男女患儿比为22:20;5~10岁,平均6.4(±1.2)岁;偏瘫24例,双侧瘫18例。在基本信息、病情等方面,2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主要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运动疗法,包括物理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并指导患儿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儿应用高分子踝足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由康复医生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具体如下:(1)神经生理治疗,康复医生对患儿的异常姿势、运动功能障碍开展抑制性训练,逐步过渡到正常运动训练,在此过程中需对患儿的跟腱、关节活动度等进行训练,3次/周,45min/次,持续6个月;(2)踝足矫形器应用,基于患儿年龄、畸形严重度及足部用力角度等情况,设计合适的矫形器进行制配,一般用石膏绷带取型制作。在佩戴时,需确保患儿足置在正中平底位置,指导并协助患儿反复行走,如出现不适,须进行调整,直至患儿感到舒适为止。佩戴矫形器过程中,每月复查1次,以掌握患儿的康复情况,同时调节踝足矫形器角度,以便充分发挥矫正作用。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比较(s)
注:同组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P<0.05
指标 研究组(n=42) 对照组(n=4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足背屈伸度(°) 96.5±2.2 84.2±2.5*# 96.8±2.1 90.3±2.4*ADL评分 3.8±1.4 1.3±0.3*# 3.8±1.3 2.7±0.4*Ashworth分级 2.6±0.6 1.4±0.2*# 2.7±0.2 2.1±0.3*
表2 两组患儿康复总有效比较[n(%)]
1.3 观察指标
应用Ashworth分级系统,评测治疗前后患儿肌张力改善情况,分为0至IV级,级别越低表示越好[3];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儿足背屈伸角度。此外,应用ADL量表评测患儿生活能力,1分表示完全自理,2分表示自理有一定困难,3分表示需帮助,4分不能自理。
1.4 观察指标
根据治疗后患儿肌张力、足背屈角改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1)显效,肌张力降低>1级,足背屈伸减小>10°;(2)有效,肌张力有所改善,但≤1级,足背屈伸减小5°~10°;(3)无效,肌张力未明显改善,足背屈伸减小<5°,或者畸形,总有效为显效、有效之和。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背屈伸度、ADL及Ashworth分级均有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康复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的康复总有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小儿脑瘫以综合康复治疗为主,须在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矫形器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肢体运功功能,改善预后。近年来,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有着良好应用。
既往踝足矫形器一般采用木板或金属支条制成,制作简单,易致压伤、影响运动。之后,应用石膏或高温塑料制成靴形矫形器,有着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材料制作工序复杂,条件高,制作后不易修整,且较笨重。聚乙烯具有良好加工性能、较低密度及优良韧性,在矫形技术领域中作为诸多矫形器首选材料,但其强度较低。近年随着康复器械材料学研究深入,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的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逐步应用开来,该种矫形器具有以下优点:制作条件低,质量轻,弹性佳,强度大,易透气,且穿戴方便,能随意调整松紧度与活动度,价格低廉。
根据临床研究报道[4],应用高分子踝足矫形器配合脑瘫患者康复治疗,持续穿戴3至12个月后,大多数足畸形得以矫正,优良率达到84.5%。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同时,应用高分子树脂材质的踝足矫形器进行6个月训练,患儿的足背屈伸度、ADL评分及Ashworth分级显著改善,且康复总有效率达到95.3%,均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P<0.05)。与翟亮凯等[5]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而言,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佩戴高分子树脂材质踝足矫形器进行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踝关节功能,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提升患儿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4 结论
将踝足矫形器应用到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有助于提升踝关节稳定性,促进身体功能恢复,临床意义重大。
[1]王妍,熊杰.不同类型矫形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的功能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2):7475-7480.
[2]刘鸣.神经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
[3]方琴.早期应用卧床式踝足矫形器对恢复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延边医学,2015,8(14):55-56.
[4]黄美玲,杨万章,范佳进,等.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影响的表面肌电信号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5):446-450.
[5]翟亮凯彭豫忠李亚峰.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足底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J].国伤残医学,2013,21(0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