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8-07-02田学礼赵修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小镇

田学礼,赵修涵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作为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尤其在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小城镇建设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受到了国家的重视。2016年 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引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通知提出:“到2020年争取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在此发展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国家体育总局于2017年5月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体群字[2017]73号,下文简称《通知》),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发展全民健身与健康事业、体育产业、推进体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并对全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的部署。2017年8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张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96个项目列为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3]。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拉开序幕,但由于配套文件不全、具体规划实施不清晰等因素,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仍处于摸索、试错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盲目立项、政府大包大揽或过渡举债、过渡房地产化等乱象。

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需要在建设源头上严格把控,还需要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目前,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虽都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列出了考核评估等条款,但配套的具体评估标准尚未出台,因此构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本研究拟对相关政策文件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借鉴其它行业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的评估经验,探索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从理论上探讨体育小镇发展的合理框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评价手段与工具。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政府部门官网搜索,查阅有关特色小镇建设与评价、体育小镇建设与发展的文献资料。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掌握体育特色小镇相关的前沿研究成果。

1.2 专家访谈

主要围绕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目标、评估思想、原则以及框架走访了体育主管部分相关领导、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专家学者,获取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1.3 德尔菲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评估指标。根据研究需要确定了30位专家,其中城市发展规划专家8人、体育产业专家 9 人、体育社会学专家 6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7人。构建了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咨询问卷,请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经过2轮调查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

1.4 数理统计法

采用 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2 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

“体育特色小镇”是“特色小镇”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两者是属种关系,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是解读体育特色小镇的基本前提。“特色小镇”一词流行以来,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载体[4]”“是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1]”等。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来看,实践者们聚焦于特色的产业、特色的环境、特色的文化和特色的人才[5],可归结为产(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城(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或项目集合体)、人(以人为中心)、文(特有的文化内涵)4种要素[6]。

目前与体育特色小镇相关的称谓较多,如“运动休闲小镇”“体育健康小镇”“运动小镇”等。《通知》中的称谓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给出的定义是:“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7]。”江苏省体育局发布的《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使用了“体育健康特色小镇”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以体育健康为主题和特色,体育、健康、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宜居等多种功能叠加的空间区域和发展平台[8]。”从官方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特色小镇”作为上位概念是固定不变的,而区别在于前半部分的限定词,比如“运动休闲”“体育健康”“运动健康”等,这些限定词是对于小镇产业、文化主题的定位。沈克印[9]研究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是具有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定位,融合文化、健康、科技等多种元素的具有社区功能的综合性空间。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体育特色小镇”理解为是对以某一区域特有的自然、文化等资源为基础,以体育为主题所打造的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基地或空间载体的统称,具体到体育某一领域可以有诸多称谓,如“足球小镇”“体育健康小镇”等。体育特色小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注重产业、体育、文化要素的聚合,即特色的体育产业,要有明确的体育产业定位,形成体育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特色的体育资源,应立足于当地的体育资源禀赋或围绕体育某一领域打造体育特色资源,突出体育的主导地位;特色的体育文化,要立足于当地特色的体育文化,打造独特的体育文化标识。

3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原则

3.1.1 可行性与易操作性原则

在进行指标筛选时,既要满足评估考核的基本要求,又要注重现行统计数据的可能性,即指标易获取、易测量且便于评估检查。因此,对于部分有意义但是难于收集统计的指标应进行舍弃,选取有清晰指标定义且采集便捷的指标。此外,考虑到评估过程中的人、财、物资源的投入和评估时间等因素,尽可能地选择现有统计数据中可查或者可以通过相关数据测算的指标。

3.1.2 普遍性与特殊性操作原则

从整体上看,体育特色小镇既有一般特色小镇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体育的特殊性;从体育特色小镇内部看,体育特色小镇具有共性特色,但又因体育特色资源、体育项目以及发展定位等因素而具有个性。因此,评估指标体系既要包括特色小镇的共性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对小镇发展的基本面进行考察,以便于使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又要尊重“特色”选取能够反映个性的指标,这些表能够反映出“特色”建设情况和效果,以便于能够对“特色”进行考察。

3.1.3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复杂工程,涉及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多个领域,有些指标可以进行定量评价,比如产业规模、投资等,而有些指标则无法通过数量来表示,比如小镇基础设施的合理化程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等。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对于可以通过数据反映的进行定量指标评价,对于一些无法用具体数据衡量的则采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两者互为补充,使评价结果更为全面、科学。

3.2 经验预选

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在查阅特色小镇发展评价文献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近两年各部委、部分省市所颁布规范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政策文件,构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预选性指标。自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通知》以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提出了体育特色小镇申报建设要求和建设发展目标的相关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通知》提出了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评估要求包括自然与生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育工作、运动休闲业态、体制机制5个方面;在地方政府层面,江苏、浙江、河北、福建、海南等省份出台的相关政策所明确的申报条件和建设要求可归结为:产业定位、建设空间、投入资金、建设内涵、功能定位、运行方式、建设进度、综合效益。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结合体育特色小镇内涵以及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参考特色小镇评价的研究成果[10-11],本文将指标体系分为小镇基本信息和体育特色水平两个部分,从总体和特色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根据体育特色小镇内涵要素,体育特色水平部分在经验预选阶段选取了3个维度,分别是体育特色产业维度、体育特色资源维度、体育公共服务维度。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整体构想如图1所示。

表1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想

3.2.1 基本信息维度指标选择

体育特色小镇基本信息的指标是对小镇发展共性的考察,因为体育特色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类型,应具备特色小镇的一般性特征。本文直接选择吴一洲[1]陈良汉[12]等学者的关于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的研究成果作为体育特色小镇基本信息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信息维度指标包括4个要素层指标:C1小镇建设与规划、C2小镇视觉风貌、C3小镇资本资源、C4小镇税收情况。分别对应16个指标层指标:D1总规划面积、D2规划建设用地、D3特色小镇客厅建设情况、D4特色小镇主管单位、D5建设运营主体、D6绿地率、D7空气达标率、D8噪声率、D9开放空间评价、D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D11特色产业投资总额、D12民间资本活跃程度、D13下放补助计划总量、D14实现税收计划、D15税收总额、D16税收占本县(市、区税收比例)。

3.2.2 体育特色产业维度指标选择

体育产业发展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重心,也是决定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体育特色产业维度指标包括4个要素层指标:C4体育产业聚集、C5体育产业市场、C6体育产业创新、C7体育产业效益。分别对应14个指标层指标:D17体育产业集中度、D18体育产业链竞争力水平、D19体育企业规模、D20市场知名度、D21市场占有率、D22市场结构、D23体育领域专利拥有量、D24体育领域创新创业活动次数、D25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程度、D26体育高新技术企业数、D27体育产业总产值、D28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小镇总产值比例、D29体育产业总产值增长率、D30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期末数。

3.3.3 体育特色资源保护维度指标选择

体育特色资源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平台和依托,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具备特色的体育资源,如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赛事举办资源等。体育特色资源保护维度指标包括3个要素层指标:C9体育特色资源禀赋、C10体育特色资源开发、C11体育特色资源保护。分别对应9个指标层指标:D31体育特色资源总量、D32体育特色资源可利用率、D33体育特色资源市场需求、D34特色自然资源开发率、D35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率、D36特色媒体宣传次数、D37特色自然资源保护规划、D38特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D39特色资源保护机制建设情况。

3.3.4 体育公共服务维度指标选择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该能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维度指标包括4要素层指标:C12体育基础设施建设、C13体育活动开展、C14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情况、C15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分别对应21个指标层指标:D40每万人拥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D41每万人拥有的体育场馆数量、D42每万人体育公园公共绿地面积、D43达到县级、城市区级及俱乐部标准以上的体育场地面积、D44体育设施分布便利指数、D45体育场馆视觉风貌评价、D46年度承办国家级及以上竞技体育赛事次数、D47年度承办省级竞技体育赛事次数 、D48年度承办省级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次数、D49年度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次数次、D50体育公共服务主体、D51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规模、D52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结构、D53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企业单位数量、D54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事业单位数量、D55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数、D56公共体育服务预算额、D57公共体育服务预算额在财政总预算中比例、D58公共体育服务预算实际完成率、D59公共服务 APP 建设情况、D60数字化管理覆盖面积比例。

3.3 指标筛选

采用特尔斐法对经验性指标预选指标进行了两轮筛选。将经验性预选的指标分3级设计到问卷中,并对4个准则层指标、15个要素层指标和60个指标层指标分别设计“同意”“不同意”“修改及修改建议”三个选项请专家筛选并提出建议。当30位(67%)以上专家表示“同意入选”,则该指标入选。

3.3.1 第一轮专家筛选结果与分析

表2 一级指标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

在第一轮调查中,B1、B2、B4 3个一级指标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对于“B3体育特色资源保护维度” 有专家表示这一表述与实际情况一致性不强,因为有些体育特色小镇在建设之前并没有先天禀赋,而是基于体育资源的全新开发,根据专家建议将B3调整为“体育特色资源维度”。

表3 第一轮专家调查中予以删除和调整的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的设计整体上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具体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表3):第一,指标在兼顾特殊性的同时忽略了可比性,如“小镇视觉风貌”虽然注重小镇的特殊性评价,但依据不同运动项目打造的体育特色小镇必然会各具风格,无法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评价。第二,有些指标与研究主旨一致性不强,本研究的重点是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重点应该放在发展水平上,而非是对“资源禀赋”评价上。第三,指标指代模糊,难以统计,如“体育特色资源开发”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都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统计难度大。按照专家观点,决定删除C2、C9、C14这3个指标,将C10调整为“体育特色资源市场开发”。

表4 第一轮专家调查中予以删除和调整的三级指标

根据专家意见对上级指标删除的D7、D8、D9、D31、D32、D33、D50、D51、D52进行了删除,对无实际评价意义的D4、D5、D45进行了删除。此外,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测量性,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将D6划归到C1中、将D12调整为“民间资本投资总额”、将D14调整为“实现税收计划完成度”、将D22调整为“市场需求”、将D34和D35中的开发率调整为“开发主体规模”、将D37和D38中的保护规划调整为“保护政策法规数量”、将D36调整为“特色资源宣传渠道数量”、将D60调整为“数字化服务覆盖面积比例”。

综上,经过第一轮的专家调查,对指标进行了如下调整:4个一级指标予以保留,15个二级指标调整为12个,60个三级指标调整为48个。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以及进一步分析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表5 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及进一步分析所构建的指标体系

C12体育公共服务管理D41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企业单位数量D42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事业单位数量D43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数D44公共体育服务预算额D45公共体育服务预算额在财政总预算中比例D46公共体育服务预算实际完成率D47公共服务 APP 建设情况D48数字化服务覆盖面积比例续表5C7体育产业效益D22体育产业总产值D23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小镇总产值比例D24体育产业总产值增长率D25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期末数B3体育特色资源维度C8体育特色资源市场开发D26特色自然资源开发主体规模D27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体规模D28特色资源宣传渠道数量C9体育特色资源保护D29特色自然资源保护政策法规数量D30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政策法规数量D31特色资源保护机制建设情况B4体育公共服务维度C10体育基础设施建设D32每万人拥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D33每万人拥有的体育场馆数量D34每万人体育公园公共绿地面积D35达到县级、城市区级及俱乐部标准以上的体育场地面积D36体育设施分布便利指数C11体育活动开展D37年度承办国家级及以上竞技体育赛事次数D38年度承办省级竞技体育赛事次数D39年度承办省级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次数D40年度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次数

3.3.2 第二轮专家筛选结果与分析

根据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整理调整后所选择的指标设计了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在第二轮问卷中,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很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和“很不重要”的选择并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邀请专家按照由高到低的层次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对回收的专家调查问卷,运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描述统计量和非参数检验分析。

在第二轮调查统计分析中,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专家评分均在4.01~4.82之间,变异系数均<0.2,一致性检验P值<0.01,达到统计学要求,符合入选条件(表6)。在三级指标中,“市场需求”和“公共体育预算额”两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专家评分<3.5,一致性检验P值>0.01,经过讨论,“市场需求”因为内容重复和重要程度专家评分较低两项原因没有通过一致性检;“公共体育预算额度”因无法准确统计以及与D45内容重复两项原因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予以删除,其余三级指标均符合统计学要求。经过第二轮专家调查,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保持不变,删除2个三级指标,最后确定为46个。

表6二级指标第二轮专家调查统计分析参数

Table6Statisticalanalysisofthesecondroundofexpertsurveyofsecond-levelindicators

二级指标`XSD变异系数C14.470.6120.1359C24.490.6080.1345C34.380.5870.1339C44.570.7160.1566C54.580.7150.1576C64.510.6150.1362C74.820.5260.1072C84.480.6050.1350C94.470.6040.1351C104.410.6020.1362C114.390.5870.1338C124.010.5910.1532

3.4 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本研究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向15位专家学者发放了权重计算的对比矩阵调查表,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并检验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终确定了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7)。

表7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评估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系数

C12体育公共服务管理(0.252)D40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企业单位数量 (0.175)D41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事业单位数量(0.177)D42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数(0.101)D43公共体育服务预算额在财政总预算中比例(0.182)D44公共体育服务预算实际完成率量(0.181)D45公共服务 APP 建设情况(0.093)D46数字化服务覆盖面积比例(0.091)续表7C11体育活动开展(0.367)D36年度承办国家级及以上竞技体育赛事次数(0.257)D37年度承办省级竞技体育赛事次数 (0.254)D38年度承办省级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次数(0.242)D39年度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次数(0.247)

4 结论

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是对以某一区域特有的自然、文化等资源为基础,以体育为主题所打造的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基地或空间载体的统称。其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基本建设发展信息、体育特色产业、体育特色资源、体育公共服务)、12个要素层指标和46个具体指标。

[1] 吴一洲,王琳.我国城镇化的空间绩效:分析框架、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J].规划师,2012(9):65-70.

[2] 吴国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培育千个特色小镇 实现首个百年2016年目标[N].中国建设报,2016-07-21.

[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EB/OL]. [2017-08-10].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19006/content.html.

[4] 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4):12-18.

[5] 卓勇良.特色小镇的内涵与外延[J].今日浙江,2015(13):27.

[6] 明文彪.浙江特色小镇的理论内涵[N].浙江日报,2016-05-12.

[7]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 .[2017-05-11]. 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02334/content.html.

[8] 江苏省体育局.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6-09-12].http://www.jssports.gov.cn/art/2016/9/12/art_137_101816.html.

[9] 沈克印,杨毅然.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6):56-62.

[10] 荣西武.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5(10):45-47.

[11] 张美亮,夏理杰,刘睿杰.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评价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3(3):64-67.

[12] 陈良汉,周桃霞.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设计[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11):4-7.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CK小镇”的美好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体育产业之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