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回家种菜

2018-07-02文图

今日重庆 2018年5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酸化老家

◇ 文图 |本刊记者 胡 婷

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是祖辈的事情,考学、离开土地、在城市安身立命,是年轻人顺理成章的“追求”。

事实上,乡土情结在他们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越来越多离乡背井的年轻人走出去后反而发现,家乡本就有着富足的资源,假以时日,他们带着现代农业的观念和技术回乡发展,领着乡亲们一起致富,这才是他们最心安的成就。

家乡白菜很“值钱”Valuable Cabbages from Hometown

姚祯祥今年36岁,酉阳县涂市镇银岭村人。2002年,他考上黑龙江大学,学习信息管理专业,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

2006年,姚祯祥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他发现超市里的白菜可以卖到4~5块钱一斤,在老家才卖一块钱,品质也比超市里好得多。姚祯祥于是有了把老家的蔬菜卖到深圳的想法。他联系了一个贵州的蔬菜商,专门收购老家的蔬菜,再运到深圳卖。

“从2006年11月到第二年的6月,差不多半年时间就赚了8万。”姚祯祥很是兴奋,但唯一的问题是收购的蔬菜不能保证及时到货,他打起了回乡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的主意。很快,2007年夏天,他就辞了职回到老家种菜。

经过几年的摸索,去年10月,他在酉阳县涂市镇桃鱼村创立了酉阳县农人生态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桃鱼村平均海拔800米,昼夜温差大最高可达18度,最低也可达11度,符合高山蔬菜种植标准,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好,品质佳。

现在,他的蔬菜基地里不仅有韩国的樱桃萝卜,日本的贝贝南瓜,还有毛白菜、豇豆等酉阳本土农作物,共计十余个品种。如今蔬菜基地的亩产值预计达到1万元,今年产值1000万。

蔬菜基地旁边是一片山地,姚祯祥流转了山上800亩土地,准备打造农旅结合的观光主题公园,集观光和采摘于一体,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动工,准备栽种红脆李、青脆李、车厘子、葡萄等水果。

乡亲们的新生活New life for villagers

在姚祯祥看来,发展蔬菜种植基地不仅要将家乡的生态农产品推出去,还要带动乡亲们就业致富。

到了中午十二点,王老四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坐在田坎上,从背篓里拿出不锈钢饭盒,大口吃起了午饭。饭盒里装着蔬菜炒饭,是早上做好的。和他一起并排坐着的,还有同村的两个村民,大家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王老四是桃鱼村人,今年49岁。去年酉阳县农人生态有限公司入驻桃鱼村发展蔬菜种植,王老四便将自家的4亩地流转了出来,每亩300元。今年三月,蔬菜基地正式“运营”,他也开始在基地打起了工。

以前,他主要种植玉米和土豆,每年的收成仅够基本家用,现在蔬菜基地打工,每天能挣65元,每个月有将近2千元的收入。“有了收入,家里娃娃的负担也可以轻些了。”王老四有两个女儿,都在外打工上班,目前的生活他很满意,每天早上8点上班,中午有一小时吃饭休息时间。

目前,姚祯祥的蔬菜基地总共流转了桃鱼村1100亩土地种植蔬菜,直接带动200个村民就业,“上班族”模式成了许多桃鱼村人新生活的缩影。

“职业农户”生态观养成Professional Farmers Learn Ecology Concepts

流转了桃鱼村的土地后,姚祯祥选取了10个地方的土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土壤PH值最高5.4,最低3.4,土地酸化严重。酸化后的土地种植出的农作物大多不能正常生长,品质不好且容易生病。

小坝村村民罗世洲是当地番茄种植大户,最多的时候曾种过100亩番茄。后来他发现,因为频繁使用肥料,土地酸化,很难再种出优质的番茄。“最恼火的时候亏了几十万。”罗世洲因此不愿再种番茄。

今年初,姚祯祥的蔬菜基地专招了8位“职业农民”,负责基地的蔬菜种植,最多的一人负责200亩,最少的负责50亩。罗世洲正是其中之一,负责50亩的粉果番茄种植。

“我们提供种子、肥料,还有技术人员指导。肥料是有机肥,不会对土壤造成伤害,保证十年、二十年后地里还能种出好番茄。”今年三月,姚祯祥的蔬菜基地通过了空气、质量、水,环境等指标的认证,获得出口蔬菜基地认证书,也成为供港澳蔬菜示范基地。

姚祯祥的“手段”让罗世洲从根儿上弄明白了如何保持土地可持续发展,也让他重新找回了种植番茄的信心。他现在负责的番茄地预计每亩有5000元纯利润,一年下来预计有近20万元的纯收入。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酸化老家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海洋酸化有什么危害?
我的老家
海水酸化,水母独霸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退路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及影响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宁远县蔬菜基地土壤肥力分析与改良措施
湖北省主要蔬菜基地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