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初探

2018-07-01肖华洪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肖华洪

[摘 要]小学科学课担负着三个基本任务:其一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其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三是正面进行教育因素。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第二项任务尤其重要,因为这门学科在培养小学生能力方面有其动态优势,是小学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更不能忽视。假如我们不重视这一点,就会泯灭这门学科培养能力的优势,错过儿童心智发育的时机。本文研究了在小学科学课上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要想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培养好其观察品质。因为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观察的结果。如:瓦特发明蒸汽机,就是从观察水开冲起壶盖开始的;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2.注重觀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达尔文也是经历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3.注重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4.注重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地观察,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效果显然更全面。

5.注重观察的选择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注意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的准确、全面、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二、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和爱好,就能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因此兴趣和爱好是观察(真正的观察)的动机和动力,而兴趣的引导、激发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

其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如在教《蜗牛》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师带来的三只蜗牛 ,提出下列问题:

1.蜗牛是什么颜色的?

2.蜗牛是怎样获取食物的?

3.蜗牛有眼睛和耳朵吗?

这样,不但激发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而且使学生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观察对象,围绕这一课的中心组织教学。

三、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这其中又分方位顺序、时间顺序和结构顺序这三种顺序。方位顺序是从上到下,还是从前到后,还是从中间到四周等等;时间顺序,不仅仅是时机时间的顺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某件事物过程分割成有序的几个阶段进行观察,如四年级科学中观察天气一单元等;所谓结构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还是从部分到整体,还是既有整体又有部分,还是突出哪一部分等等。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围饶一个中心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又要集中地观察事物的主要特点。比如《植物的花》的课堂教学,有的教师用玻璃杯装一杯水放在讲台上,就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玻璃杯,你不能说他回答错了,但这背离了观测的对象和本课的方向。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观察水的液态特征,叫学生把一小杯水到入一个大杯中,再问学生观察到什么时,学生回答说满满一小杯水装不满大杯,这时观察研究的对象已不是水而是杯子的容积了。至此,教师已无法驾驭这一课内容的教学。

那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就引出了笔者要说的第三是------教师要设计好科学性、逻辑性强的观察对象,让学生作层层深入的观察。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水》一课的过程中,讲完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特性之后,设计以下教学过程,让学生作继续深入观察:

师: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水他会不会认为这是水?(出示一块玻璃)

学生:不会因为水是会流动的。

师:(将准备好的细碎玻璃屑从一个杯子倒“流”入另一杯子)这是不是流动?

学生:不是流动。

师:请大家看看到底什么是流动。(教师把一杯玻璃屑倒在讲台上,一杯水也倒在讲台上)。

至此,教师水到渠成地让学生领悟了水的特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四、教给科学的观察方法

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培养,如何培养呢?除激发观察兴趣、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之外,很重要的一环是学会如何观察,对于教师来说,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的方法。

观察的方法施教与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同类物体的不同点、不同物体的相同点、同类物体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物体的不同点,归结到思维的角度,就是求同求异。小学科学第一册安排了《大树和小草》一课,其目的就是从小学开始就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要从求同求异的思维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一次又一次地强化学生的认知方向。如《水的压力》一课,就可以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压力相同”、“压力不同”几个异同方面寻找教学设计的支点。在《影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由以下方面引导学生观察:

1.当光物体相同但摆放位置不同,结果有时有影子、有时无影子出现;

2.其他条件(光、角度等)相同,物体(手形)不同,影子不一样;

3.当光物体相同,光的角度不同影子不同;

4.物体有透明与不透明的不同,影子也有不同。

这样,通过观察,学生得出了关于影子的几个要素的结论,全体学生基本掌握了影子的相关知识。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