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对策
2018-07-01王晶岩
[摘 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以及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对策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以及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肩负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加强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
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良莠不齐的问题比较凸显,当今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
1.散漫无度,荒废学业,漠视前途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做合理的学业规划,对学习缺乏热情,自由散漫,对待前途和未来茫然无措。具体表现为:课堂上讲话、看手机、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他人作业;逃课、花钱雇人替课;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屡见不鲜。
2.逆反任性,组织纪律观念极差
有些大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差,逆反心理较重。在日常生活中违反校规校纪成为家常便饭,不仅抽烟、喝酒、打牌、沉迷游戏,而且还有脏话、撒谎、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等现象。
3.消极被动,对家庭、集体和社会责任感淡漠
部分大学生学习和参加活动的主动性极差,做事消极被动,满腹牢骚,自我中心,不关心父母,不愿和长辈沟通,缺乏感恩意识;不热爱集体,抱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缺乏集体荣誉感,甚至屡次损坏公共设施;社会责任感淡薄、诚信意识缺失,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等。
二、当代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分析
1.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国小、初、中等教育都可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加上有“中考指挥棒”和“高考指揮棒”的助力,学习成绩几乎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追求中考升学率和高考升学率更是成为初中等学校的主要目标,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论从意识层面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严重缺乏,这种教育模式根深于老师和家长的意识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不良教育观念的熏陶与感染,认为成绩高于一切,从而忽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严重缺位
现在的大学生都出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在“4+2+1”的家庭模式中,孩子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享有绝对的“权威”,家长对独生子女是宠溺爱护多于管教,诸事包办,有求必应,这种中国式的家教不但没有发挥基础教育的作用,反而致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不知感恩、懒散、奢侈浪费、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等等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习惯。
3.学生对自己行为习惯不能做科学的认识和评判
当代大学生心理年龄偏低,正确的人生观尚未形成,加上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缺位和家庭教育不良的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认识和评判。有些学生认识不到自己有什么不良习惯;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些不良习惯,但属于正常现象,进入社会后自然会改;有些学生认为大学里只要抓住学业、锻炼能力,其他都是小事无所谓;有的学生把追求个性发展和自主理解成随心所欲、不拘小节,甚至违反纪律。由于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养成的诸多不良行为习惯不仅不努力改正,而且因为大学里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还有所固化和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得始于学生对其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评判。因此高校推行养成教育,首先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
2.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为学生搭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平台
大学教育模式为高校提供了较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并积极开展系统科学的素质教育活动,努力搭建良好习惯养成的平台。引导学生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标兵评比、社会实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可根据部分大学生兴趣和爱好设计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行为养成教育,另一方面,又可因材施教,让学生发挥所长,在愉悦中培养创造能力,体验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3.建立健全“家校生共育”机制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密切合作,各行其责,缺一不可。学校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要通过“三观”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以身作则的示范教育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习惯养成引导;老师和家长建立起联系机制,家长根据老师反馈的学生在校日常表现情况、传达的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配合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发挥良好作用;同时,学生作为行为习惯的执行主体,要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完成自我教育,自觉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简言之,制度的作用在于引导并约束个体的行为。高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达成两方面目标:一方面要约束学生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制定一套系统、可行、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日常行为制度、寝室管理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等等,为养成教育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要求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学生干部严格依据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大学生日常管理,对学生在课堂、图书馆、食堂、宿舍以及其他校内公共场所的行为做标准化的界定,并通过定期宣传和教育将其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使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针对当前大学生日常行为现状和问题,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大学生养成教育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王晶岩,女,辽宁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