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作用的思考

2018-07-01初春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

初春霞

[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这对幼儿教学的内容、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戏教学逐渐成为不少教师开展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对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新形勢下,教师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当下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的正确角色定位,并探讨了充分发挥其角色作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行为;作用思考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纪,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怎样更好的做到和世界接轨,怎样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师和社会不断努力的方向。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起到观察者的作用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在兴趣爱好、体能技能、情感行为等方面,不同的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与反映,这就决定了在游戏的选择、游戏的玩法、对待游戏的结果等方面,每个幼儿是不同的。因此,真正了解幼儿游戏的前提必须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幼儿游戏,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自身性格特点,再选择合适的指导策略,对幼儿游戏加以引导。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发现幼儿选择的游戏类型有哪些,游戏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在游戏中不同幼儿都喜欢扮演哪些角色,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意识是否强烈等等。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观察游戏是教师指导儿童游戏的前提,细致的观察是非常必要的,在观察基础上进行的指导才能是有效的。

二、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包括从幼儿出发选择游戏内容以及科学合理的投放游戏材料两方面。幼儿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游戏活动的内容也应当越来越新颖充实,教师要树立正确合理的科学游戏理念,着眼于全体幼儿的全面发展,游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游戏活动的教育效果。学前期幼儿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具有直观性、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因此这一时期投放的游戏材料应以直观形象性和具体操作性为主。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又要兼顾不同游戏类型的特殊性,同时结合五大领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投放游戏材料、做到种类适宜、数量适当、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使游戏材料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各个游戏区域在量上的分配有所侧重。比如小班幼儿都会经历“入园焦虑”阶段,他们刚刚离开父母家人的怀抱,来到陌生环境,特别需要幼儿园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因此这一时期的游戏应以角色游戏为主,与家庭环境类似的布置及布娃娃的使用能够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逐渐熟悉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其次,同类材料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要求不同。例如,同样是“娃娃家”里面的游戏材料,可是不同年龄班选择材料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不一样。给小班幼儿提供的“娃娃家”材料,应该尽可能多的是成型的玩具材料,形象逼真,与实际生活接近,易于小班幼儿接受;给大班幼儿提供的“娃娃家”材料,最好是半成品或者废旧材料,让大班幼儿自己动手,需要什么创作什么,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起到参与者的作用

教师应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与材料,积极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教师在合适的时机科学恰当的选择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游戏中,能够让幼儿更顺利的接受教师的引导,自然而然的扩展和延伸幼儿的游戏情节与内容,减少幼儿之间的不必要冲突,也有助于幼儿愉悦情绪的获得。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影响方式有很多,其中以参与式的指导最能被幼儿接受。参与式的指导,是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多重角色”式,幼儿不会感到教师身份的压迫感,使教师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不着痕迹的达到对幼儿游戏实施干预的效果。幼儿对教师有种天生的崇拜感,对于教师参与到游戏中,会使幼儿更加兴奋,更愿意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之中。

四、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与规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对幼儿进行科学适当的教育。教师在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的同时,要时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职责,注意发挥自己在游戏教育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掌握好干预尺度和时机,干预过多与放任不管均不可取。干预过多就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放任不管则不利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有益的成长,而是应该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干预策略与方式适时的对幼儿加以引导。教师以自己的行为去积极地影响他们,引导幼儿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知识、遵循社会公共道德、习得行为规范,并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尝试、反复实践,并逐步形成自身稳定的行为习惯。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有效引导,能够协助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针对游戏中幼儿的表现与反映,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影响幼儿游戏的过程及结果,将幼儿的兴趣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游戏价值影响力的实现,使游戏得以深入开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项特殊性活动,通过开展游戏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巩固和加深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幼儿游戏教学是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一个新型模式,不仅符合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幼儿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即引导地位,并且充分发挥出其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游戏教学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建立自由良好的游戏环境、要正面辅助幼儿的角色扮演、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体验、要能及时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马金凤;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0期.

[2]万中;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与干涉[J];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3]尚德敏;论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1期.

[4]宋建亚;幼儿游戏教育干预方法、手段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