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城文化内涵及变迁研究
2018-06-30谢洁琼
摘 要:绍兴古城建筑独特,选址布局、建筑形式及装饰皆蕴含古人朴素哲学观和越人的尊古重礼之风,是春秋诸侯城市的幸存6处之一。绍兴古城见证了2500年历史的兴衰与时代的变迁,也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城市发展变化、人类居住形式变迁、古人朴素哲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物质载体。以建筑与环境为本,从选址布局、台门民居、城内景观设施等方面探寻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简述其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变迁。
关键词:古城空间结构;台门民居;越文化;文化内涵
古城是传统建筑、街道、环境、文化和人的集合体,一般指,历史文化名城,即“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绍兴是国务院1982年命名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绍兴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0年,春秋时为越国都城,后降于秦改为会稽郡,隋唐为越州,宋升为绍兴府,政治设置有所不同地域划分广度也有区别,然城址经历2500年沧桑却未变,古貌犹存。我国春秋时期建立的140多座诸侯城市,幸存仅为六座,而至今城址未变,仍是当地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唯绍兴和苏州。从孤丘聚落发展为都城,并地理位置如此稳定,国内实属罕见。其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绍兴人文古迹遍布城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272处,另有3000多处文化遗存和入藏文物三万余件,是越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挖掘绍兴古城文化内涵,把握历史传承文脉,维持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关系,是研究越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对绍兴古城保护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古城选址布局的科学性、礼制性、自然性
作为越国古都的绍兴,从越大夫范蠡修建以来,或为国都,或为郡治,或为州府首邑,虽在25个世纪中历经风雨,也有不断修建、更新、改造,但今之绍兴城区基本仍在古城原址, 历经千年其功能、性质而无大的改变。这与越王城初建时选址的合理性、规划的科学性、与环境的和谐性密不可分。因未曾经历毁灭性天灾与人祸,也基本保留原貌古风,结构严谨,因地制宜,山水结合,和谐隽美,历代遗址今犹可寻。古城格局是古人千年生存经验的总结,也是古人数代智慧积累的创造。
首先,选址合理,进退皆宜。绍兴古城的规划建筑,始于春秋时期。过去绍兴地区活动的主要是於越族,春秋之前的3000多年被《吴越春秋》称之为“人民山居”时期,部落聚集和活动主要位于会稽山地。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大败于吴,被释放回国后,将“树国立都”作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第一项重大决策。越国大夫范蠡受命“筑城立郭,分设里闾”。他的选址思想主要为“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要求都城“平易”,并且交通便利,可以控制周边广大的腹地,便于经济发展和军队调遣,此举措对越国之后发展关系甚大。越王古都就坐落于山阴平原(今会稽山平原)之上,从区位条件而言,在会稽山山麓和杭州湾南岸海防要地之间,负山面海,山后盆地作为后方基地,东西两翼分别以东小江(曹娥江)和西小江(浦阳江)作为屏障,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再者,规划科学,“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采取小城与小城相结合的两城制模式修建都城。范蠡先在山会平原海拔最高的府山(卧龙山)东南麓建小城,“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设陆门四,水门一”,便于出入和防卫。因地制宜,考虑到府山北麓陡峭,南麓倾斜,小城依托府山进行防御,节省人工和建筑材料。同时,考虑到府山一带富于泉水,满山的林木一方面有效改善了都城小气候,又满足了城市的燃料需求。继而又在小城以东筑山阴大城,规模十倍于勾践小城,“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设陆门三,水门三”,。大城将周边的塔山、嶯山(戒珠山)、白马山、峨眉山等7座孤丘囊括其中,加之小城中的府山,形成“八山中藏”的雄伟气势。大小双城的规划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小城布局严谨,在尊重自然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功能分区;并有着严谨的布局,设立“宮台”为议事之地,统治阶级多占地势较高之处,部族成员居于低洼之地,体现严格的以礼制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小城主要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也是之后绍兴的行政所在地。隋唐以后,绍兴城内三个官衙并列,府山以南有府衙和山阴县以及其他的行政设施,千年来一直是绍兴的行政中心。近几年,出于城市扩展需要,原有的城市行政中心已经逐渐向古城以北的镜湖新区迁移。另一方面,越都城规划之时,范蠡将经济、文化等功能由小城以东的山阴大城承担。小城在府山孤丘聚落上迅速建成,为“休养生息”,修建大城赢得时间,而大城的修建可以保证小城的供给;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越国牢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后的绍兴城市就是在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台门民居的礼制性、地理性、民俗性
绍兴古城一般指护城河以内区域,面积8.32平方公里,其主要空间结构由大片的住宅所填充。街区内现存的绍兴古民居大多呈台门故居,“坐北朝南临街或临河而建,屋宇高大,石箍门框,石级台阶,黑漆大门,青砖黛瓦粉墙,外观庄严厚重”。民国有民谣称“绍兴城里五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台门数量众多,大小台门相接不断,栉比而立,错落有致,是旧时绍兴民居的主流。宋以后,大量豪门士族南迁,在中原礼制文化影响下,绍兴台门既有江南民居特点,又有北方民居特点,是南北民居文化融合的载体。另一方面,绍兴自两晋以来一直是官宦名士聚居之地,且绍籍在外为官或为商者也多会选择回家乡选地置宅,以求光宗耀祖。他们营造的府邸颇具规模,有着厅高、面宽、进深等特点,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气势。总的来说,绍兴 “台门现象”,与绍人逐渐形成的尊古、重礼、崇儒之风和绍兴本地文化习俗、地理条件是密切相关的。
绍兴台门平面规整、纵向展开,以院落式组合,主要分为门斗、堂屋、座楼、侧屋和天井。封闭式台门内依照严整轴线对称布局,功能齐全。尤其是大中型台门中,无论是轴线布局还是内外功能分布,“长者居正屋、儿女居厢房”的规定等,都体现“内外有别,长幼有序,高下有等”的尊卑礼仪制度。厅堂是全宅中心,用于家族议事、宴会宾客、重大礼仪活动。厅堂的设置正是继承了中原庭院的“明堂制”,布局性质、雕刻装饰皆有礼有节,体现了中原“礼乐文化”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座楼为一般为二楼,用于家人日常起居。木砖结构的小楼设置,对于四季分明、温暖多雨的绍兴是颇为适宜的。居室高墙、大开间,前后门贯通,白色外墙,坡顶房等特点顺应自然,体现保温、隔热、采光、通风、防风、防雨等建筑要求。两厢侧屋为辅助用房,为厨房或杂物间或下人用房。天井便于居室纳阳采光,也是宅内的活动空间。概括而言,台门的面宽和进深,依据屋主的身份地位、经济实力和人丁状况而定。宽度从三间到五间、七间、九间不等,深度则有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乃至七进。台门具有伸缩性和灵活性特点,屋主会根据需求在进与进之间设置天井,讲究的人家还会在宅后布置园地,种植草木花卉,甚至置以湖石亭台,在封闭式的空间内满足人们日常起居和休闲需求,足见古人的情趣与智慧。台门黑瓦白墙,外形结构低调、内敛但内在布局精致、开阔,其对比彰显了绍人庄重、务实、柔中带刚的文化内涵,也与古越人坚毅、勇敢、勤劳、正直的意识形态一脉相承。稽山镜水间,水桥相融,高屋石级,黑门青砖粉墙相映,形成了绍兴民居独特的建筑风貌,也彰显着绍人刚柔并济的文化特色。
可惜,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旧城的改造,绍兴台门正在逐渐走向式微。封建时期大户人家以台门为府邸,独门独户或者聚族而居的格式被打破,许多封闭式大台门已经成为普通人家杂居之地。同时,由于台门多为土木结构,其物理特性决定了完整建筑的保存难度。明代以前完整建筑已不可见,现存的台门主要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数量也不多。较为著名的有明代尚书府吕府十三厅、鲁迅故里(以周家老台门为代表)、蔡元培故居(笔飞弄内)、周恩来故居(百岁堂)、秋瑾祖居(和畅堂)等。目前,老城区遵循“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保护原则,内划定七大历史街区,即,越子城、西小河、八字桥、鲁迅路、蕺山、石门槛、新河弄。街区内的台门,都将得以保护。从2001年起,仓桥直街和书圣故里内的大部分街坊基本得到保护和修缮,外在“修旧如旧”,内部“以住养屋”,增加洗手间等基础设施,提高公众参与更新民居的积极性,取得较大进步。仓桥直街以传统民居为内涵,是居住、旅游、商业的历史文化街道,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绍兴政府提出十六字方针,要求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台门民居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室内布局上都与现代生活方式有一定出入。台门民居的经济、文化价值巨大,但它的可持续性在几十年以后,若脱离政府资金,如何进行自我永久性保护,在现在社会中有机生存, 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三、古城内设施、景观形态的亲水性、多元性、艺术性
绍兴古城内水路纵横,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古城居民依据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需要、习俗信仰、地理特征和审美观念,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创造和营造着古城的生活空间。千年来,城内设施、景观形态丰富:基础设施有城墙、水道、城壕、道路等;政治文化类要素更是繁多,官府衙署、楼阁亭台、学宫书院、寺庙宗祠等。而这些功能要素的代表特征可以概括为亲水性、多元性和教育性等。
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其亲水性表现在城内水系如龟甲纵横密布,四通八达,是典型的水城格局。河流分布均匀,“一河一街”, 布置多变,主要河流有7条,古称“七弦水”。而早在2500年前,越都城修筑时,范蠡充分利用地形,使这座越国都城有陆门、水门各3座。引水入城,通过城东的河、路向外扩展,创造水陆并举交通模式。之后东汉马臻利用绍兴地区自南而北“山——原——海”台阶式地形,在绍兴围筑鉴湖,为城内河道提供水源,是绍兴成为“水城”的基础。同时,鉴湖缓解了南部洪水的压力,并为山会平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极大地促进了绍兴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宋代,绍兴府州已达40余里,水门增至7座,基本形成内方格,外环形的城市河网格局。总的来说,绍兴水网是在天然河道基础上,加上人工的整理填掘,逐渐形成。另一方面亲水性的体现,在于因水而建的建筑形态多样,既有水门、码头等水工遗存,运河、护城河遗址航道,更有台门民居临水而建、石桥跨越其上。绍兴桥梁四通八达,星罗密布,有“有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的诗句。清光绪年间《绍兴府城城衢路图》标示当时府城有桥梁229座,平均每平方公里30座,是全国桥密度之最。绍兴桥多用青石构造,形式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对比”烘托“等手法,既交通便利,又具备观赏价值。现在保存石桥中,宋元明清,历代桥梁形式齐全,构造完整,且多与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和名人诗文相联系。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千年来,绍兴府河贯穿绍兴城南北,自值利门(南门)流入,经16座桥,折而向东经3座桥,又北折经3座桥,出长安门,注入三江口。作为天然分界线,将城分为山阴、会稽两县。但20世纪70年代,在扩建绍兴骨干道解放路时,有关部门将府河小江桥至大云桥一段填平。约三分之二府河不存在,半数支流河道也被湮灭,百余座桥梁被拆除,导致水城文化严重受损,许多文保单位成为文物孤岛。
次之,古城景观形态体现的多元特征,是根源于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多元文化的背景。魏晋南北朝和南宋时期,是绍兴城市发展的高峰。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坊巷聚集制形成,北宋嘉泰年间时绍兴城内有5厢96坊8集市,商业网络已建立。同时,文人墨客云集,城内寺庙、书院、园林逐渐增多,唐时寺庙已为15座,这些都为绍兴城市格局充实了新的内容。老绍兴历来盛传绍兴古城是一艘水上浮船,船头在北,船尾在南,而城内大善塔、应天塔则是两支撑篙,在南北两头将浮船牢牢泊定。比喻绝妙,不仅说明了绍兴与水密不可分,也点名了大善塔、应天塔在古城中的地标性质。大善寺、应天塔皆处绍兴古城中轴线上,分别修建于南朝和晋末,是当时城内的活动中心。1000多年来,两塔皆遭遇过火灾,几经修缮,有较高的佛教文化、建筑研究价值。另一方面,绍兴园林由越王城皇家园林性质的“宫台苑囿”修建始,经魏晋时期中原人口南徙、唐宋名士聚集等契机,至明清达到发展顶峰。江浙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文人积极参与园林设计和造园实践,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引入园林,使园林既有缀山、叠石、理水技巧又能表达主观意兴。明《越中园亭记》统计绍兴历代园亭280余处,其中尚存170余处。但是绍兴园林在民国时期和抗战时期,因无力修葺和保护不力,或日渐荒芜或多遭破坏,所存不多。今绍兴城区通过保护修缮,已将沈园、赵园、青藤书屋、府山、塔山等园林向市民和游人开放。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绍兴古城无论是单座建筑还是总体规划都保持着严密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体现了古城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顺应和利用,与对礼制的推崇和遵循。古城在城市选址、筑城方法、路河体系、建筑风格以及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有独特的创造,是古代规划与建筑历史上的杰作。居住于此的人们舒适安逸,繁衍出大量文人墨客,有着丰富的名人文化,是古越文化的缩影。而绍兴“台门”民居则是中原文化的传入与绍兴自身区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独特人文环境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水城”,古城内基础设施、景观形态呈现亲水性、多元性、艺术性等主要特征,表现在桥梁水网格局、寺庙集市数量、园林风格等上。同时,在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压力之下,古城内建筑的继承与更新仍是任道重远。“绍兴模式”以文保点和文保单位为“点”、河流街道为“线”、历史街区为“面”、与古城格局和风貌保护进行有效相联,使古城成为有机整体,取得一定成效。但绍兴古城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如区域空间过于窄小,城市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着绍兴城市发展。如何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之际,深挖掘现存文化、历史资源的市场价值与联系性,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相辉映的绍兴古城引起更多人们的关注,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2]章玉安:《绍兴文化杂识》[M],中华书局,2003年。
[3]金泽民、傅建祥:《绍兴旅游文化》[M],中华书局,2004年。
[4]李磊,《紹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松,2004年3月。
[5]刘莹,《继承优良传统 构建魅力城市——谈绍兴古城的保护和发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2006年8月。
[6]吴启星,《绍兴“台门“民居的演变与发展探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于文波,2011年。
[7]《绍兴市志》第一册[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作者简介
谢洁琼,女,(1987-),绍兴,讲师,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