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8-06-30赵敏
摘 要: 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阶段,从儿童时期开始对幼儿进行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打好基础,使文化在新一代人身上得以继承。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红河州并且关注到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从对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文化在幼儿教育阶段传承的现状出发以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应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幼儿教育
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革新转型的过程。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8%,可以说每一个民族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其中以哈尼族彝族为代表。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在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中的传播,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开始、展开,其传播与传承的主渠道为家庭和学校两大阵营。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在现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所以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要研究学校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要研究文化传承的其他渠道,如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我们不妨将视角回归到教育的最初阶段学前教育,幼儿期是人成长的奠基时期,人的习惯、人格塑造、情绪情感等都在这个阶段得以培养和形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笔者选取了红河州红河县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红河县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优势,全县城区共有公立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所。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法进行,访谈该县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中的教师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态度和具体的做法。共随机抽样访谈了15位幼儿教师,其中公办10名,民办5名。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考察幼儿教育传承哈尼族文化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看待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在这些少数民族幼儿教育中的关系,让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民族文化在幼儿园中传承的基本现状
(一)教师认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意义
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把握,正确认识能够引导正确的行为。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在发展中面临着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带来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但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认同感是非常强烈的。调查的15名教师都认为在幼儿园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看,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长期共同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作为教师有义务进行文化传承,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幼儿要么远离家乡,要么被留守家中,外部环境的熏陶,民族文化正在消失”,那么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园幼儿占到98%的比例”民族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第二,他们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幼儿园教育本身来说,具有丰富的可供开发和利用的、适合于幼儿的教育资源,这种利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使教育从实际出发“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三,从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来说,他们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从小培养幼儿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在实现幼儿健康健全发展、引导幼儿社会化的同时,因其民族二字,更被赋予独有的价值取向,即一方面要为培养本民族集团的优秀成员奠定基础,以实现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因此,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教育目标。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而且是一个教育过程。教育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机制,而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都是某种文化的教育,任何文化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作为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作为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师来说,认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实现是关键因素。
(二)教师在行动中践行民族文化传承工作
社会学研究对人的角色及对事物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角色有所认识和理解,才会在角色中赋予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是具有某种意义的,要理解某种行为,就要对行为者赋予其行为的意义做出一定的解释,这就表明了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最先探索的是教师的意识和观念。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文化的传承者,并且理解传承为何才会做出传承的相关反应,并影响其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在研究调查中,所有被访谈教师都表明所在幼儿园都在做民族文化传承的工作,作为教师本身会有意识地进行传承,比如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上体现是最为明显的,会利用民族元素装饰空间,进行区角的创设,在活动中会利用民族民间舞蹈、音乐和游戏,比如哈尼族的歌曲《阿究赫》(中文为:《捉泥鳅》)、最著名的哈尼族体育游戏打磨秋等,比如公立幼儿园在开展中还会用民族音乐编创儿童早操及在幼儿园服中体现民族性,教育活動中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会讲一些少数民族的故事,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也会利用民族文化开展,比如热闹的十月哈尼年、长街宴等。
二、民族文化在幼儿园传承中的问题分析
(一)将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幼儿教育课程实践不够深入
幼儿教育中有课程即幼儿的一日生活的说法,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均要来自幼儿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幼儿园课程在实践中跟随政策、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调整和探索,我们不需要阐述幼儿教育在课程变革中曾经历了怎样的历史,从1951年陈鹤琴先生提出幼稚园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其中所包含的“课程的民族性”,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改革的重点课题,调查发现,虽然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教师都有非常明确的肯定态度,在实践中进行了践行,但这种把握和传承流于表面,深入不够。一方面,传承的内容单一。民族资源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客观存在,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艺术、节日、游戏等,这些资源每一种存在都有很多可以挖掘为幼儿所用的东西,而在幼儿园的传承中教师经常运用的文化资源表现为艺术方面,除此节日和游戏有所涉及。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渗透少数民族文化的部分随机性较强,追其原因一部分教师表示教材中没有,而一些教师表示在特定的时候会开展,比如节日节庆前、活动导入时,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
(二)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本源在传承中缺失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语言完成,换句话来说,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汉民族文化的推广不应以少数民族文化的被迫消亡为条件。近年来,双语教育研究颇多,更多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少数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之间的关系、矛盾和冲突。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被访的对象中只有三位教师表明会使用双语教学,比例仅为20%,而且这种使用只是“偶然性”行为,比如颂唱哈尼歌曲、游戏歌曲等,而使用情况是一些“应急”反应,比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阶段不太能听懂汉语普通话时教师才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80%的教师表示表示目前幼儿园中少数民族幼儿虽多,但汉化程度较高也较快,以及有一半以上的幼儿都不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甚至包含被访少数民族教师本身不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或者对自身的民族文化已了解不多。由此可见,民族文化在有意无意中慢慢消失,我们各地区所存在的方言、民族语言本身作为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减弱,没有语言的传输谈及传承是非常遗憾的,毕竟一些民族艺术必须附着于语言之上才能显现它的魅力。
(三)环境创设的作用发挥没有形成系统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对于幼儿的成长作用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环境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环境感染幼儿,使幼儿直接从环境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了解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民族。调查显示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关于民族文化通过环创的形式宣扬是不够的,教师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环境的创设上目的本身就不强。在创设前无计划,所以在表现上只有形式,画一幅民族的画挂一些民族的饰物,文化被割裂为零散的片段,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将民族文化的内涵有层次有序地展现出来,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作用在于通过孩子的眼睛可以看到从而感知到环境所传达给他的什么,有目的性的环创才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和观察力。
三、策略及建议
(一)系统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幼儿教育丰富的课程资源
不同地区在社会条件和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在发展中总会受到经济不发达、社会生活水平、地域的特殊性等的影响,因而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各个国家都十分尊重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并极力保存,弘扬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教育热”。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去套用,即便强行移植也只能是“东施效颦”,因此在发展中要学会顾及自身所处环境,把“民族”纳入幼儿园课程,形成其独特的园本课程体系,目前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指引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少数民族课程资源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二是着眼点放在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总的来说,要做好传承需要分三步走:对少数民族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分析和选择、确立模式。搜集和整理资源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纷繁复杂的文化资源得以呈现的过程,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当地社会文化中存在的自然、人文等各种资源,继而充分考虑一个问题:“适合幼儿发展的内容有哪些?”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资源库,筛选出其中适宜纳入在幼儿阶段就可进行传承的资源,确立主题,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幼儿需求的活动。
(二)利用家园共育方式深化民族文化传承
家园合作可以提高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是无须再进行论证的科学观点,长期以来,幼儿园都在进行家园共育模式的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尽管谈到家园合作教师有着既爱又怕的复杂情感,尽管在少数民族地区家园合作显得那么水土不服,但只要幼儿园和家庭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促进孩子的发展,那么家园共育就可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中更不能缺少家长的参与。民族风俗、礼仪等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代代相传,即使是目不识丁之人依然对自己的民族有着深刻的认识,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的影响对幼儿行为的塑造产生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家长对自己民族的了解足以让他在幼儿教育中贡献力量从而获得一种自信心,感知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调动家长的积极参与成为可能,着重应该解决的问题在于宣传和活动的设计。在活动之前要让家长知道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从而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在活动的选择上要体现家长的价值,例如举行“少数民族故事展”的家庭分享活动,既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家长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又可以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与信任。
(三)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中感知民族文化的魅力
充分利用环境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谈到少数民族的汉化与语言的消失时不应该只是感到遗憾,而应积极地做出行动,那么作为幼儿园可以做哪些工作呢?第一,环创应该成为有主题、有计划的全园统筹活动,从园舍环境到墙饰、走廊再到教室的整体布局最后落实到区角的设计,都应该有目的地进行全园创设,而不只是个别对文化进行传承的忠实教师,凌乱而不足,物质环境的创设就需要表现出其积极的影响,文化的宣传不再只表现于艺术一个方面,而应该更多地将民族建筑、服饰、饮食、传统节日、活动、音乐、舞蹈等用主题网络图完整地展现出来;第二,宣传活动要成为让家长参与的积极的精神环境。我们可以在接送时播放的音乐中,活动时使用双语广播等形式熏陶家长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重拾,另外家园宣传栏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使用那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装饰的区角会更具独特性。
参考文献:
[1][3]哈经雄,膝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4]赵孟营,主编.社会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万明钢,刘海健.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从政策法规体系建构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2(8).
[6]赵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本文系云南省紅河学院校级一般项目课题《幼儿教育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以红河县哈尼族文化传承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