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与技术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乐园
2018-06-30王利
王利
[摘 要]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具体操作步骤不做明确规定,让学生殊途同归;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让学生开动脑筋,在思考中独立设计。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培养;创意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6901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来说,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实践操作性强,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创造力。劳动与技术课堂是实现学生“劳育”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其创新思维自由发挥,使劳动与技术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乐园。
一、激发兴趣,殊途同归
劳动与技术课堂不能单纯地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忽略学生的主观参与。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自由讨论,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完成教师交给的课堂任务,而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指导。
如《缝沙包》一课,教师教学生缝制沙包,并没有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制作,而是在讲授完沙包的结构与制作步骤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创意发挥,自己制作。为了完成制作沙包这一任务,学生开始了不同方式的探索。有的学生选择了六边形沙包的制作,有的学生选择了更为简单的圆形沙包的制作,还有的学生选择了多边形拼凑沙包的制作。选择制作六边形沙包的学生先用铅笔画出接下来要进行剪裁的轮廓,其间,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缝制进行指导:“这个六边形的上面和下面是不是大小不一样?这样缝制出的沙包会变成歪歪扭扭的丑八怪啦!”学生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六边形轮廓进行了修正。
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一步一步地让学生跟着自己做,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创意构思。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获得自己动手的满足感。
二、自由发挥,独特风格
劳动与技术是一门能让学生自由发挥,显示自己独特风格的课程。这种自由发挥,能起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独特个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可发挥性较强的制作类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到操作的乐趣,使劳动与技术课真正变成一门快乐的课程,变成动手的乐园。
比如,在学习《桌面垃圾桶》这一课时,教师教学生制作简单的纸板垃圾桶。学生在制作完成后,开始对垃圾桶进行装饰,也就是用水彩笔或者蜡笔进行涂色和绘画。颜色和图案的选择,非常强烈地体现出了学生的个人风格。有的学生把垃圾桶涂成了粉色,然后用水彩笔画了一位迪士尼公主,这种风格较为柔美;有的学生把垃圾桶涂成了绿色,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棵小树,这种风格显然是环保型的;有的学生把垃圾桶涂成了深蓝色,然后写上几个漂亮的艺术字,这种风格比较优雅……总之,各种别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在一旁不对任何一种风格做出评价,只是指导学生在涂色和绘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是教育强烈反对的。教学不是要抹杀学生的天性,也不是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变得规规矩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释放学生的天性,并加以引导。
三、开动脑筋,学会设计
劳动与技术不仅是一门锻炼动手能力的课程,也是一门锻炼动脑能力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做好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体验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与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这一点,有意识地让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思考。
比如,在学习《小帆船》这一课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动手制作帆船。这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制作出纸板的帆船,还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帆船制作的原理,让帆船可以起航。学生开始设计自己的小帆船,船体和船帆很快制作完成。教师在教室内来回观察大家的作品,发现一位学生的绘图不太合理后及时指出:“你看,这船帆是不是太小了?对于这样的船身来说,这个帆有点难以完成任务啊!”学生思考了一下,认可老师的意见,对船帆的大小进行了调整。一位学生制作的船身左右不对称,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调整。这样的调整有助于学生在独立设计中了解知识与原理,明白帆船为什么可以在风的带动下动起来。
动手的过程也是吸收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进行自由发挥的过程中给予指点,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樣,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设计,洞悉其中的奥秘。
劳动与技术教学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辅助者,也是指导者,要及时对学生错误的思路或设计进行修正,这样教学才能更加有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特约编编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