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

2018-06-30白新涛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摘要: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处理日常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之所在,并且就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健全其人格。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优势及策略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其人格以及各种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最终的定型时期,该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身边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障碍。随着我国受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的不断升高,普通高校的精英教育也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不再具备较强的优势,由此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身心发展以及自身的素质教育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作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义不容辞。辅导员就如同基础教育中的班主任,其负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大小事务。为了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其在自身的发展中会接受到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与技能,因此,由辅导员来负责大学生日常的心理辅导是比较有优势的,这也是其他专业任课教师所欠缺的素质能力。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就决定了其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其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长,负责学生的所有档案,因此,其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全面透彻,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且处理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校园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加強对学生的引导。除此之外,由于辅导员日常与学生的联系沟通比较密切,再加上当前高校的辅导员年龄不大,与大学生之间不容易存在代沟,学生也比较喜欢与辅导员打交道,因此,辅导员对其的心理辅导,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方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辅导员负责自己学院的所有学生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因此,辅导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在文艺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不仅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对自我的认知能力,也可以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进一步的促进了其全面健康发展。

二、 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

1. 加强心理学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辅导员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岗位,但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能。面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这一需求,辅导员要在工作之余加强对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心理教育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自身心理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 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辅导员要想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质量,其就要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学生不像小学生那样能够和班主任天天见面,辅导员有时一天甚至是几天的时间都见不到学生,而且辅导员的教育对象人数比较多,其无法一一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为此,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其对现代的网络技术以及各种软件的使用可谓是手到擒来,辅导员可以通过组建QQ群或者是微信群,以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双方的互动交流。在这些主流媒体软件中,辅导员可以快速并且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生活动态,对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及时并且有效的专业指导,以此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此外,辅导员在QQ群与微信群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者是交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亲近之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增强了双方的情感交流,学生也会主动打开心扉,向辅导员倾诉,提高了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效率。

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辅导有效性及针对性

心理问题不像生理问题一样,直接能够表现出来,但其作用不可小觑,但是其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辅导员可以让各班班长收集自己班内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数据表,对其进行分类归档,及时地掌握当前学生的心理变化。还可以分发心理调查问卷,或者是选择一些比较科学的心理测试方法,比如说“房树人”等,由此来观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性格特征,然后以此为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展开心理辅导,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驱散乌云,重见阳光。

4.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校园的“监护人”,其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进而促进其的健康成长。辅导员必须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但其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辅导员可以积极联合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学校社团等,积极组织并且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或者是主题活动,比如说“心理健康讲座”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中,为学生健康阳光心理的养成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其在这种环境下健全人格,最终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 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及责任。结合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以及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辅导员应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给予大学生及时并且有效的心理辅导,由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清.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J].亚太教育,2016(07):195.

[2]周政.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就心理辅导能力而言[J].才智,2016(21):188.

[3]田育娟.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J].新校园(上旬),2015(09):143.

[4]班小红,袁海宇,孙英琨.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辅导效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8):131-132.

作者简介:

白新涛,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