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

2018-06-30万鹏飞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言,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无论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是语文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偏低,接受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比较弱,致使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沿用的时间比较长,使得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今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合理的学习能力培养方式,保证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一、 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现阶段,由于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朝着德、智、体、美方向全面发展,但是在对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教学效果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其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来看,虽然教师加大了对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使得语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等原因,还使得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与学生思维之间出现偏差。教师在课程设计、备课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教授的语文知识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在教学期间,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大纲,没有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知识,使学生思维受到了局限,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

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缺乏合理性。当前,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价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采用了错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从而影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常情况下,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培养时,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自主学习造成了过多的干扰,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低下,影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分析

(一) 为学生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一定要积极的应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语文知识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确保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天》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如“难忘的一天中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天为什么难忘?”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寻找相应答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学的语文水平,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 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保证学生学习方法的合理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角色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应明确学生学习目的与任务,让学生围绕着学习任务和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对语文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教学时,可以抓住槐树这一生活实际事物,为学生进行问题设置,让学生抓住槐树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对槐乡的孩子的生活状态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领略槐乡孩子的真实生活状况。教师通过不断的引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并且合理的应用到实际学习中,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 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对于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而言,其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合理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在对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目标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互动、思考等,共同完成教师的任务。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两张不同的邮票,让各个小组进行观察,发现两张邮票的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交流和沟通,主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自身未来发展。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自身观念,积极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大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力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兰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8):00200.

[2]王小燕.探索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6):153-154.

[3]梅丽华.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7(28):103-104.

作者简介:

万鹏飞,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港口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