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意义

2018-06-30王宏刚石运涛马天恒谭跃进吴尚农周静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乘积单核细胞中重度

严 伟,王宏刚,石运涛,马天恒,谭跃进,吴尚农,周静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淮安 2233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位于结直肠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较为常见,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1]。UC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肠道微生态、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结肠镜检查是评估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而相对于结肠镜,血液标记物检测有价格便宜、检查方便的优点。但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的血液学指标相对较少,目前认为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常用的评价UC严重程度的血液指标,但有时不能反映病人的真实严重程度[2]。曾有研究认为部分重度U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增多[3],且近年来逐渐兴起应用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疗法来去除血液中的炎性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4],可见单核细胞在UC患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的文献甚少,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程度UC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的差异,为临床辅助判断UC严重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01~2017-07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诊治的UC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以及合并其他感染疾病者,本研究共纳入306例UC患者,其中男性191例,女性115例,中位年龄46岁。依据Truelove-Witt标准[5],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轻度和中重度UC两组,其中轻度UC为157例,中重度UC为149例。

1.2 研究方法

一般资料的收集:记录研究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病程、大便次数。标本的收集和处理:患者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化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全自动血沉仪检测ES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RP。完善结肠镜检查,记录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呈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ROC曲线用于确定最佳分界点及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Logistic回归用于判断单核细胞计数超过正常高值的患者为中重度UC的风险。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UC患者的临床和检验结果比较

将306例UC按照Truelove-Witts标准分为轻度UC组和中重度UC组。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有可比性。与轻度UC组相比,中重度UC组的BMI更低,而CRP和ES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重度UC组单核细胞计数显著高于轻度UC组(见表1)。

2.2 各类白细胞计数判断中重度UC的临床价值

ROC曲线分析,两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2,0.489和0.610,其中仅单核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当单核细胞计数最佳临界值为0.395×109/L时,其判断中重度U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6%和75.8%(见图1)。

表1不同程度UC患者的临床和检验结果比较

Table1ComparisonofclinicalandlaboratoryresultsofUCpatientswithdifferentseverity

指标轻度UC(n=157)中重度UC(n=149)χ2/zP男性(例)95 96 0.5010.479年龄(岁)46(34-55) 46(34-56) -0.140.888BMI(kg/m2) 23.18(21.83-24.98) 22.49(20.34-24.22)-2.4480.014病程(年) 1(0.3-3.0)2.00(0.3-5.0) -1.5610.119大便次数(次/d)3(3-4) 6(5-7) -13.243<0.001白细胞总数(×109/L)7.73(5.76-9.36) 7.87(6.04-11.04)-1.6530.098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 5.9(4.13-7.62)6.23(4.28-8.82)-1.2780.201淋巴细胞计数(×109/L)1.26(0.93-1.63)1.24(0.90-1.64)-0.3240.746单核细胞计数(×109/L)0.23(0.12-0.39)0.36(0.15-0.58)-3.3360.001血沉(mm/h)10.0(6.0-15.5) 15.0(8.0-29.5) -4.162<0.001C反应蛋白(mg/L)3.10(2.86-3.32) 7.31(3.15-21.92)-5.432<0.001

表2各类白细胞判断UC严重程度的价值

Table2ThevalueofdifferentkindsofleukocytetojudgetheseverityofUC

指标曲线下面积95% CIP白细胞总数0.5550.490-0.6200.098中性粒细胞计数0.5420.477-0.6070.201淋巴细胞计数0.4890.424-0.5540.746单核细胞计数0.6100.547-0.6740.001*

图1 各类白细胞判断中重度UC的ROC曲线Figure 1 ROC curv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leukocyte to judge moderate to severe UC

2.3 单核细胞增多与UC严重程度的回归分析

本院血常规检验单核细胞计数正常高值不超过0.8×109/L。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于单核细胞计数超过正常高值的UC患者,其为中重度UC的风险是轻度UC的3.915倍(95% CI 1.406-10.901,P=0.009)。

2.4 单核细胞联合ESR、CRP判断中重度UC的临床价值

计算所有患者ESR、单核细胞计数和CRP三者的乘积,以此乘积作为评价指标,通过ROC分析发现此乘积数值对判断患者为中重度UC有临床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29(95% CI 0.650-0.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此乘积的最佳临界值为36.561时,其判断中重度U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7%和92.8%(见图2)。

图2 ESR、单核细胞计数、CRP三者乘积判断中重度UC的ROC曲线Figure 2 ROC curves of the product of ESR, monocytes count and CRP to judge moderate and severe UC

3 讨论

在UC发病过程中,血液白细胞参与了肠道黏膜的炎症免疫反应。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一部分中重度UC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升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简单便宜的检测方法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UC的严重程度。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比了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在不同程度UC中的数值差异,分析其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我们发现,在这些类型的血细胞中,仅单核细胞计数在中重度UC患者中升高。通过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单核细胞计数可用来辅助判断UC的严重程度,如果联合ESR、CRP,更能提高预测中重度UC的特异性。

单核细胞是外周血白细胞的一个亚型,其在组织中分化为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对人体先天性免疫起着重要作用。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中,骨髓产生单核细胞,通过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或其他病原体相关分子,如内毒素,向炎症组织募集。单核细胞的持续激活和先天免疫反应缺陷可能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生[6]。因此,单核细胞计数被认为在炎症活动期和感染性疾病中升高[7]。事实上,学者们早已发现U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可能增多,但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2015年,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了一篇论著,研究者们报道了110例UC患者的统计数据,发现单核细胞增多以及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可能是鉴别UC患者疾病活动有效且低成本的血液标志物[8]。该论文引起国内外学者重视。我们通过306例相对较大样本的研究数据,分析了单核细胞计数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论与国外学者报道的类似。

ESR和CRP均为常用的评价炎症活动的临床指标,而单核细胞计数也与UC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本研究创新性地分析了ESR、单核细胞计数和CRP三者的乘积对判断轻度UC和中重度UC的临床价值。ROC分析发现这三者乘积的数值取值为36.561时,判断患者为中重度UC的特异度92.8%,高于单独应用单核细胞计数判断患者为中重度UC的特异度(75.8%),提示这三者乘积提高了单独应用单核细胞计数判断UC严重程度的特异度。这三者乘积的数值可作为临床判断UC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依据。

因此,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对判断UC严重程度有一定指导价值,单独或联合ESR、CRP可帮助临床医师判断UC患者的疾病严重性。

参考文献:

[1] Ng SC, Tang W, Ching JY,etal. Incidence and phenotyp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based on results from the Asia-pacific Crohn's and colitis epidemiology study[J]. Gastroenterology,2013,145: 158-165.

[2] Yoon JY, Park SJ, Hong SP,etal. Correl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s with endoscopic activity indice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J]. Dig Dis Sci,2014,59(4):829-837.

[3] Mee AS, Berney J, Jewell DP. Monocyt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bsolute monocytes counts [J]. J Clin Pathol,1980,33(10):917-920.

[4] 刘振菲,郑晗晗,江学良.选择性白细胞吸附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6):444-446.

[5] Truelove SC, Witts LJ. Cortisone in ulcerative colitis; final report on a therapeutic tr ial[J]. Br Med J,1955,2(4947):1041-1048.

[6] MacDonald TT, Monteleone I, Fantini MC,etal. Regulation of homeostasis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intestine[J]. Gastroenterology,2011,140(6):1768-1775.

[7] Shi C, Pamer EG. Monocytes recruitment during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J]. Nat Rev Immunol,2011,11(11):762-774.

[8] Cherfane CE, Gessel L, Cirillo D,etal.Monocytosis and a low lymphocyte to monocytes ratio are effective biomarkers of ulcerative colitis disease activity[J].Inflamm Bowel Dis,2015,21(8):1769-1775.

猜你喜欢

乘积单核细胞中重度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乘积最大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无限个大于零小于1的数的乘积不等于零”的一则简例
循证护理在预防中重度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