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8-06-29聂双王田
聂双 王田
内容摘要:在近年来“互联网+”的浪潮下,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人工智能+教育”、“未来课堂”、“智慧教育”等概念的相继提出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教育问题。传统课堂的课本课程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事倍功半”的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加快21世纪教育改革进程,向未来教育迈进,本文将以英语学科为例,分析幼儿英语学习特征,深入探讨幼儿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幼儿英语 数字化 开发应用
1.开发与应用现状
1.1国内现状
传统课堂的课本课程由于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尽心竭力甚至精力不支,孩子却学少有所获的问题。单一的课本课程式课堂无法满足当下教学要求,脱离时代背景,教学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很大的教育资源浪费。高等学校作为教育链中较高的一环,在硬件、人员、财力方面都有实力,而师范院校教师在资历,全科学识和学科建设方面相比少儿教师也有更多思考,所有的教育都会回溯根源,从幼儿教育开始思考,但他们却无法直接进入少年儿童的课堂,高校资源难落地,同样造成了很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近年来“互联网+”的提出,让互联网的概念延伸到了中国的各个领域和行业。许多传统企业也积极响应号召,快速转型升级,把握机遇,顺应了时代潮流,争先恐后地挤入互联网带来的新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也说到“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教育行业也逐渐在和互联网接轨,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大数据对个性设计的影响,教育行业具备不可想象的潜力。
1.2开发前景
1.2.1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心理学、哲学、生理学等众多的领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人们对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领域也都开始和人工智能接轨,其中就包含了教育领域。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2000年至2008年,国内教育技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应用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国内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应用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三大类,其中以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为多数,而直到近年来,国内教育技术界对技术开发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在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主要应用于智能教学系统、智能网络组卷阅卷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仿真教学系统。
“人工智能+教育”加上的不仅仅只是硬件,只是教学手段的提升,还是现代教育内涵的迭代升级。如同陈丽教授指出的,它的本质特征在于秉承“开放教育”的理念,面向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新需求,价值取向在于推动传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所体现出的六个特征: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开放生态、尊重个性、服务智能、自治演进,都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变革所必需的。
1.2.2智慧教育
21世纪教育进入智能化时代,即智慧教育阶段,通过构建高速互联的网络、优质共享的数字资源、泛在个性的学习环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智慧教育最重要的是围绕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与学的方式重塑教育管理过程,围绕教育系统中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关键因素来重塑学习过程。未来课堂强调知识的可视化,课堂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强调满足学习者的自主、个性化和泛在学习需求,而这正是智慧教育所倡导的。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有三大核心特征:一是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资源的互联和人的互動协作;二是基于智能推送选择的学习、教学和生活方式;三是基于大数据及分析技术优化学习过程、教学干预和管理服务,也正是这三大特征给了我们现代教育变革的方向。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是数字教育的发展与提升,智慧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与延伸,是数字教育理念的深化与优化,二者同样贯穿现代教育的四种主流理念:一是素质教育观,以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为目标;二是终身教育观,以持续教育为根基和发展方向;三是双主体教育观,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施教过程统领;四是创新教育观,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基点。
因此,新时代教育变革中的数字教育应秉承智慧教育理念,贯彻落实现代教育观,将传统课堂全面升级,书写21世纪教育新篇章。
2.开发设计理论基础
2.1教学方法
2.1.1双语桥接法
“双语桥接法”是利用母语(共同语及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等元素,迅速过渡到目标语言学习中具备相同或相似语音的词汇,在积累和应用中逐步过渡到相异语音词汇的学习中去的一种语言学习方法。例如我们利用“双语桥接法”将44个国际音标分别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对应起来:如音素/b/对应汉语拼音声母“b”;音素/k/对应汉语拼音声母“k”;音素/i/对应汉语拼音韵母“i”,在英语国际音标发音和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发音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使幼儿在英语学习中能和自己熟悉的汉语发音结合起来,减少对陌生知识的疏离感,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2.2设计理论
2.2.1双重编码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是在1969年由心理学家Allan UrhoPaivi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脑中存在两个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认知系统,它能够处理来自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的信息。语言系统处理语言信息,并将它以字符为基本单位编码储存在文字记忆区;非语言系统则是处理非语言信息,编码是以心像作为其基本单位储存在图像记忆区,也在对应的语言记忆区留下一个文字对照版本。双重编码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两种系统能直接地被特化的刺激激活,非语言系统被物体或物体的形象激活,语言系统被词语激活;同时以具体视觉形式和抽象语言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能增强识别和记忆的功效。本研究利用该项原则开发幼儿英语系列课程,将知识点进行横向重复,分别与不同的幼儿元素相结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认知负荷,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思维发生的时间,有助于幼儿的学习。
2.2.2操作性学习
操作性学习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将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形象有趣、物化的操作活动。它有效地引导幼儿把外部的物化操作逐步内化为头脑中的内部操作,是幼儿逐渐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幼儿能更好地理解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场所与语境。
2.2.3幼儿教学原则
中世纪捷克杰出的教育家Comenius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并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教育效果来看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感到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巩固所学知识。本研究就是运用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幼儿,通过动画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发挥无意注意的优势。
本研究还运用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该课程注重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教学模式
2.3.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一词的概念译自英语“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源自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的物理课,其核心观点是将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翻转,即利用教师创作的视频和交互式课程,将过去在教师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在课前,在家里完成,教室则成为解决问题、高级思维和参与合作学习的场所。在本研究中,幼儿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以视频形式进行开发,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导,同时学习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进行多场景的学习,而课堂则成为了一个气氛更为活泼的开放式场所。
2.3.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情境式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中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本研究中具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方法由此出发,将所学知识点设置于情境之中,并配合有相关实践环节,让幼儿置身其中,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3.3克林伯格教学“三段论”
Klingberg.g.L.的教学“三段论”,即“指导作用原理”、“自主活动原理”、“动态平衡原理”。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角色发挥着课堂活动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运作中,教师是设计者、指引者、启发者、促进者。因此,本研究在幼儿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学模式設计上,作出了关于教师职责转变的更多思考。
3.开发形式
3.1海绵课
3.1.1海绵课的概念
海绵智能微课(简称海绵课),是由信息技术和跨学科教学设计结合发展起来的数字化课堂设计,是一门新型课堂教学形式,也是一门可以容纳丰富学科体系和多元教学设计的有机体。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者推广创新型教学理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学习者日渐增长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需求,并成为个性化学习定制的一种未来教学趋势。
3.1.2海绵课的特点
海绵课主要具有趣味性、艺术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它通过智能计算,学科穿插,综合运用,将知识打包丰富起来,变成一种“罐装”知识的新模式。教师不直接出境,设计者根据幼儿喜好,以更能接受的卡通IP和直观实践相结合,其中也包括例如讲故事、唱歌,做手工等形式,并且在此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学科融入,穿插设计使原单一学科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更加贴合幼儿教育。而设计者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者推广教学理论,同时也能通过线下反馈充分参与个性化学习定制。
海绵课的教学模式将不再以传统的“教师输出”为主导,而是通过海绵课的形式从传统课堂输出中解放出来,转而变成新一代的“三段论”,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分为“设计”、“陪伴”、“评定”三个部分,教学模式上做更加精细化的分工安排,由于已有提前录制好的海绵课作为真正的“主讲师”,教师课堂教学的负担便由此大大减轻,因此教师的身份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是设计师,也可以是陪伴师,还可以是评定师,或者三者兼任,给了教师一个更大的自主空间,也给了教学一个提升效率的更大空间。
根据海绵课教学“三段论”原则,以英语单词“dog”(狗)为例,我们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一个关于“dog”的中英文结合故事;第二部分进行“dog”的单词拼读拼写教学,学习/d/、/o/和/g/的发音,教幼儿掌握拼读方法和拼写方法;第三部分做一个关于“dog”的手工;第四部分学习一首“dog”的中英文结合歌曲或者是做几个关于“dog”的小测验和小游戏。
然后,我们将以上整个教学过程制作成海绵课视频,一般一节海绵课讲解3到8个单词,12节课为一个级别,所有课程分为5个级别。在视频教学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幼儿喜欢的方式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并加以运用,加深幼儿对英语单词的记忆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1.4海绵课的研发
海绵课的研发链接以高校为主的对幼儿英语教育有着更多思考的人士,教学内容设计可以来自任何有想法的教师,然后通过系列的设计“包装”制作成现有的海绵课视频。设计和制作我们分为两个环节,既能采纳到更多更好的想法意见,又能依据这些宝贵的想法制作出能体现设计者教育理念的课程,从而大大提升了高校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研发海绵课的关键在于对课程进行设计并进行有效“包装”,需要突破传统的微课的碎片化与单一性的局限性,核心的关键就是对传统课堂的个性化定制,突出“罐装知识”的“罐装”特点。首先构架、策划相关课程,并对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之后设定好课程目标,并且进行课程内容的编制,之后再详细的对课堂进行个性化定制来突出“罐装知识的特点”。以帮助培训机构定制课程为例,他们提供上课内容,海绵课则需要对内容进行包装,变成综合新元素的视频形式,在不同的形式中反复出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我们利用现有英语绘本教材《美猫英语》,该教材包含500个单词,这些单词将44个国际音标包含在内,我们改编教材融入故事情节以及幼儿手工制作(以上文中提及英语单词“dog”教学为例,将其制作成海绵课视频,一节海绵课讲解3到8个单词,12节课为一个级别,所有课程分为5个级别)。诸如此类的方法对每一种不同的课堂进行合适的编排与定制,来满足不同课堂方面的需求。
4.应用分析
4.1应用方向
该项研究成果可广泛运用于幼儿英语教学中。不仅可用于课堂教学,还可用于线上教学,家庭教育,自主学习等不同场景。
幼儿园应用:幼儿园上课时,课堂中可以播放视频,老师在一旁引导幼儿观看,并结合视频内容组织手工,唱歌等活动,使幼儿在愉快地玩耍中完成英语单词的学习。
微信群应用:建立起一个由幼儿家长组成的微信群,每周规定时间在群内投放视频,由家长陪同幼儿观看并学习。
幼儿家庭应用:在幼儿家庭中,家长可自由播放视频,随时引导幼儿进行英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家长只需要陪伴幼儿观看视频并帮助幼儿完成视频中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活动即可。
4.2应用效果反馈
我们在线上组织了一个300人微信群,以及8个小队群(小队群由6到7人组成),这些微信群均由幼儿家长和指导老师组成,通过每周在群内投放视频的方式,幼儿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看学习,并在群内进行一些互动交流,其中也会伴随着一些“小任务”,以单词记忆、单词拼写、幼儿手工、幼儿歌曲和双语故事为主。在线下我们和幼儿园进行合作,平均每班在20人左右,也是每周一次,由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并引导幼儿进行观看学习和互动交流。经过线上线下的多次实验,海绵课在幼儿中深受欢迎并在家长中颇受好评,反响不错。以下为幼儿在线上微信群和线下课堂参与率的部分数据。
图一是课程参与率统计图,其中蓝色长条代表线上参与率,橙色长条代表线下参与率。其中线上参与率数据来自微信群7人小分队,线下参与率数据来自线下6人小组。我们一共上了14节海绵课,从图一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线上平均参与率和线下平均参与率都达到了90%以上,可以说效果还是非常理想。
图二是作业完成率统计图,数据来自线上微信群7人小分队和线下6人小组,我们的作业分为单词记忆、单次拼写、手工、歌曲和双语故事五项。其中单词记忆与单词拼写完成率达到了100%,也就是说每个参与教学的幼儿都完成了这两项任务。双语故事和手工完成率超过90%绝大多数幼儿都完成了这两项任务,只有个别幼儿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原因是幼儿的动手能力或表达能力相对来说较差,因此没有完成任务。歌曲的完成率是五项任务中完成率最低的一项,完成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幼儿比较害羞,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现自我。
总的来说,海绵课的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幼儿的参与度和配合度都较高。后期海绵课会加入学习成果的测评,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更为详尽细致的考察,并对海绵课教学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良。
5.总结与展望
5.1研究的現实意义
该项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控幼儿英语教育,为现今幼儿英语学习与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从传统的课本课程,转为精心设计的综合新元素视频,和老师现场指导相结合,变为新型的课堂,解决幼儿英语教学困境。
对打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该项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解放教师,将高校资源落地链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同时,借助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相较大城市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也可以通过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取最先进的资源,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也将是一个福音。
该项研究也将推动教育行业与互联网接轨,从而促进教育行业的转型升级,完成创新。另外,该项研究也具有经济意义和商业价值。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广泛运用于课堂中,可服务于各早教中心,培训机构,托管班等,创造商业利润,有助于高校学生实现创业。
5.3未来展望
从传统课堂到综合新元素视频,这将鼓励着更多的传统课堂升级换代,步入21世纪的教育新时代,推动教育变革,引导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同时我们也希望可以让更多对教育有想法有思考的同仁志士,结合互联网的优秀教室和现代科技的优秀教具,将想法变成现实,为教育事业谱写新篇。
参考文献
1.徐鹏,王以宁.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反思[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05):3-5.
2.任捷怡.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6)
3.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5):27-39.
4.王洪梅,王运武,吴健.3D数字化教学资源、未来课堂与智慧学习三元关系的新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2):29-35.
5.马元福,李奇谦.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13-16.9)
6.夏一泓. 创世纪英语[M].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1.
7.Loertscher, David V,Marcoux, Elizabeth "Betty".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WORKS: RESEARCH-BASED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STUDENT ACHIEVEMENT, 2ND EDITION[J]. Teacher Librarian,2012,40(2).
8.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01):23-27.
9.许燕颜.浅析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操作材料及操作性学习方式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研究,2004(z1)78-79.
10.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8):84-90.
11.Bill Tucker(2012).The Flipped Classroom-Online instruction at home free class time for learning [J].Learning Environ Res,(15):171-193.
12.(瑞士)皮亚杰.Jean Piaget THE PRINCIP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7.
1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9.
14.杨明阶.“引—动—导—探”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49-51.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