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干预机制

2018-06-29周斌周辰敏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周斌 周辰敏

【摘 要】 文章介绍了绘画疗法的概况,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干预机制:干预有利于调节大学生情绪,释放压力;干预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干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干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良性循环。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绘画疗法;干预机制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断崖式下滑。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走出负面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而绘画疗法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端正学生思想态度有重要影响,因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一、绘画疗法概况

绘画是心灵的表达方式。而绘画疗法就是以绘画为载体,通过绘画活动来了解、分析心理患者内心的困扰,消除不良情绪,治疗精神疾病,以达到发展和完善人格为目的的心理治疗形式。大脑偏侧化理论和投射理论是其理论基础。[1]通过绘画活动帮助心理患者认识自己。

在西方,绘画疗法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医生玛格瑞特·纽博格明确提出并创立。[2] 1969年,美国艺术治疗协会成立,把艺术与治疗结合在一起用来服务疾病治疗。[3]在此期间,绘画治疗逐渐建立和发展。在国内,绘画在远古时期就被看作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工具,反映的是人潜意识层面的情感信息,本身具有治疗作用。当前,绘画疗法在西方应用较广,而在我国处于开始阶段。已有研究表明,绘画对心理治疗有重要作用,是科学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不断重视和优化,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问题。

首先,从认知层面看,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普遍倾向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就是更侧重于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灌输,这使得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缺乏积极性,吸收较困难。而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咨询和自身调节的方式解决。其次,从教育效果上来看,这种传统教育手段单一,很难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教育,对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收效甚微。因缺少交叉互动的趣味性引导,阻碍了学习积极性,而绘画疗法又极好的补充和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绘画疗法。

三、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干预机制

在當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单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不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干预来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提高自身调控情绪的能力,积极预防不良心理,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所以绘画疗法的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

1、干预有利于调节大学生情绪,释放压力

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想帮助学生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就需要绘画疗法,因为绘画不仅蕴藏着特殊功能,从美学角度赋予无生命以生命力,给散乱的心理能量和观点提供视觉形式,让苍白的对话充满活力。[4]而且还可以自由宣泄情绪、协调身心。在绘画疗法中,一般有自由绘画和规定内容的绘画。自由绘画不受限,可自由想象发挥。规定内容的绘画一般会给出作画的大概主题,主要有自画像、雨中人、房-树-人、家庭图谱等多种绘画主题。运用会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然后通过对学生的绘画创作进行分析,得到有效的心理测验。

在绘画创作环节,学生思想会专注于作品创作,而此时心理防卫降低,情感得到抒发,同时内心的封闭性和挫折感得到缓解。在绘画欣赏环节,学生之间交流加强,距离拉近,身心得到放松,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优秀的作品又能促进人的身心愉悦。在这些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当面对心理困惑时能够正确调节心态,自觉释放心理压力。

2、干预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

绘画疗法可使大学生通过绘画形式多样化和材料选择多样化来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审美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好的绘画作品会透露出绘画者的学识、内涵及修养。因为优秀的画作是人情感的外化、心灵的物化。这对大学生优秀品格和坚定意志有极强的感染力。而这些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正是在绘画过程中养成的。绘画还展现着绘画者的心境、情怀和抱负,学生可通过对绘画的创作过程和理解来进行自觉的自我疏导,逐步缓和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矛盾,使内心达到平衡。绘画实践可养成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其创作时内心的平心静气又使情绪得到了舒缓,锻炼了良好心理素质,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审美,满足了精神需求。

3、干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运用绘画疗法可刺激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因为绘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自觉、不自觉地自我治疗过程。绘画作品可以整合学生的情感、意念,获取潜意识素材,而绘画又使学生防卫抵抗不自觉消除,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心理保护作用。所以,绘画疗法不仅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作用,而且对心理健康学生来说也是个体的自我完善。据研究表明,未参与绘画创作和已参与绘画创作的心理问题学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需要对其进行精神帮助和心理诱导,而后者能够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绘画创作的手段表现自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个体达到了自我完善。

4、干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良性循环

用学生创作的、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绘画作品进行宣传、展示、分享,以感召和鼓舞学生,唤起团体学生成员的情绪反映,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团队凝聚力和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好的绘画作品展示,易于和欣赏者产生共情,因为绘画本身就具有抵达人心的力量特质。这种力量潜入学生内心深处,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我。在绘画相关过程中,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文化素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促使学生对绘画疗法感兴趣,在进行绘画治疗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心理状态达到良性循环。

四、小结

绘画疗法的干预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具有深远影响。短期看,效果在于协调身心、愉悦精神、改善情绪。长期看,其影响在于优化人的心理结构,使大学生心理状态得到长期稳定的心理支持。将绘画疗法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缓解、人际关系的改善、人生态度的正确树立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态势。

【参考文献】

[1] 杨丹丹,于晓宇,邓伟,宋玉英. 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交际,2016(08).

[2] 孙美,阎平.绘画疗法与沙盘游戏疗法的比较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8).

[3] 孙琴,龙昕,邓华松. 绘画疗法的理论及应用现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02).

[4] (美)阿瑟·罗宾斯.孟沛欣译.作为治疗师的艺术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4.

【作者简介】

周 斌((1964-)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

周辰敏(1982-)女,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