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2018-06-29赵晓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因材施教德育

内容摘要:中职生的心理成因复杂,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成因、行为类型以及家庭状况,采用相应的教育手段及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帮助中职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关键词:因材施教 中职班主任 德育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心理发展应该达到更高水平,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应该初步形成。但是这些学生因为之前受到来自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心理方面并不成熟,因此,中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了解学生心理成因,把握工作方向

中职生的择校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种:一是出于对某专业的兴趣爱好;二是家庭经济拮据或单亲,只好选择中职学习一门谋生技术,提早就业;三是初中阶段学习基础不扎实,无缘普高,只好选择中职学校作为在校学习旅途的归宿。前一种学生因为是自发的,所以心理较为健康,往往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在学习和各类活动中都不甘示弱,遇事有较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并且喜欢和其他个体交流,这样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就业中都有很大优势。但此类学生所占比例太小,中职生中的多数是后两种。这些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压力过大,导致思想上较为封闭,不喜欢同他人沟通,做事易冲动,好走极端。但他们的内心又渴望被他人理解,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帮助。班主任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就应先了解他们想些什么,喜欢什么,等等。之后,班主任就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亲近他们,肯定他们,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来接纳自己,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二.分类教育,有的放矢

中职生的道德行为的原则性和稳定性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不善于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差,要教会他们处理好这些事情,说到底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人。班主任可将学生分为三种行为类型:第一类是有较强烈的学习欲望,自我控制能力較强,但这类学生不占多数,较难形成主流。第二类是升学愿望不强,只想学一技之长,此类学生占大多数,是主流,有朝气,有活力,但一切喜欢“随大流”,有明显的“从众”心理,缺乏学习热情,受外来因素影响可向其他两种类型转化。第三类是学习基础差,到职校来只想“养身板,混文凭”的学生。他们对学习没兴趣,我行我素,经常给班级造成不良影响,若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最容易走上歧途。根据三种类型的学生实际,班主任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既注重主体也要兼顾个体。对于第一类学生,要着重树立其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爱集体、关心帮助他人的奉献精神和优良品质。对于第二类学生要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体会“行行出状元”的深意,懂得即使学习专业也应端正学习态度,经常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其每一次进步或突出表现并及时给予表扬,因势利导,从而带动全班学生,使一些好的、健康的行为品质逐渐形成班级的良好风气。而第三类学生的问题症结主要在于思想消极,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首先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坚决不歧视不挖苦任何人,这些学生最需要被人理解和关爱。班主任要在班级中有意制造一些机会来给他们表现,借以发挥其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其上好专业实践课,以弥补文化课成绩差的缺陷,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联合家长,共同教育

教育好一个学生不仅仅依靠学校或家长单方面的力量,而应该两方面紧密结合,经常性地沟通。班主任在家访时应尽可能地向家长汇报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表现,打消学生忌惮老师家访的顾虑,对于不足要私下和家长单方面沟通,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将这些信息综合后,班主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家庭状况同家长商讨教育对策,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从而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出一名德才兼备的中职生绝非一朝一夕的易事,班主任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纳你,然后再进行因材施教,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杨劼.因材施教原则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2.王玉珠.浅谈中职班主任工作[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作者介绍:赵晓辉,辽宁省凤城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

猜你喜欢

中职班主任因材施教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