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理教学大纲对我校初中地理立德树人教学模式的启发
2018-06-29曾志琼
摘 要:本文以区送教下乡活动中两位新老优秀教师的同课异构为实例,来展现对立德树人理念的理解和对新加坡地理教学大纲优点的学习。
关键词:立德树人;以人为本;能力培养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较多地重知识点识记,能力训练培养考查比重较低,对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培养不足,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甚至被忽略。相比之下新加坡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已经由侧重系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议题本位学习,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教学大纲对具体教学要培养的知识、技能、概念和要求掌握的21世纪能力素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就终极目标而言是要将学生培养成自信的、自主学习的、积极贡献的和关心社会的人;就能力素养而言他们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和决策,反思性思维”等等。当然新加坡的设计方式也有不足,但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利用地理学科独特的优势,来更好地实践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地区举行的送教下乡活动中,市级名师和刚毕业不久的优秀青年教师同课异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各自展现风采,现以两位优秀老师的课例八上地理《北京》来展现他们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和对新加坡教学理念的学习。
年青的戴老师新课导入的语言幽默风趣,利用人民币背面的人民大会堂图像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对于“北京的职能,北京的位置特征”相对易懂的知识块设计了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并通过连线题等提问验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自学能力。巧妙地利用清朝康熙五年众臣力谏不迁离首都北京的历史故事,设计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四组,各代表一个大臣,分项目讨论,列出不迁离北京的理由。这个课堂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推理能力,并培养团队意识,和个人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很好地切合了意见中指出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整节的亮点,值得各位老师的学习。
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以亲和的聊天模式导入新课,从大家熟悉的旅游话题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描述北京,同学们回答出的“古老”“首都”成为自然的导入阶梯,答上的学生充满成就。设计了“相约北京竞赛游”邀请函的四个不同地区的学生回帖,这四个回帖充满生活气息,接地气,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而且题目思考量大,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回帖二“在我生活的地方买一件衣服四季都能穿,如果现在我去北京参赛,要穿什么衣服去?海南某中学生”。回帖三“我来自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渴望体验登山望远的惬意,北京能圆我的梦吗?内蒙古某中学生”。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导学案先进行10分钟的个人独立思考,“想一想需要用到哪些地图?并填写回复贴的内容”,再用3分钟前后桌四人团队的讨论,最后才进行10分钟师生的问答交流,而且及时对同学们的回答做出评价和指正。通过建设新北京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又抛出了“北京市在实施城市道路改擴建工程时遇到故居时,该怎么办?”的问题,让学生模拟城市开发建设政府官员、古迹保护专家、市民、游客的身份,来提出看法和建议,这样的设计将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上升到思辨的能力和反思性的思维提出要求。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重视对学生综合阅读、思考、设计、思辨、反思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大胆地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值得日常填鸭式教学的老师的反省和学习。
一节课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两位老师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方面却异曲同工,值得我们学习。不过由于学生处于比较紧张状态,团队合作的训练并不能较好实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找寻更好的合作方式和方法。
通过对两位优秀老师现场课的观摩,让我们看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远景,我们有希望有信心在我校初中地理立德树人教学模式改革的征途上不断求索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新加坡教育部,丁尧清,杨青,戴荣耀等翻译.2014年初中地理教学大纲[M].201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M].
作者简介:曾志琼,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康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