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8-06-29何川熊秋华
何川,熊秋华
(江西省长征医院大内科,江西 南昌 330100)
临床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是有效反映人体动脉硬化程度的途径之一,而高血压病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1]。因为颈动脉颅外段相对浅,有助于进行彩超检查,所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2]。较高分辨率的彩超检查在对颈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检测的工作上有精确、有效且可重复性较高等优势[3]。本文将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高血压病间存在的联系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在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诊的高血压患者当中择取100例,使用高频探头对其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认为高血压病组,其中包括男53例,女47例,年龄30~76岁,平均(56.23±3.54)岁;同时在同期择取100名健康体检人员予以颈动脉彩超检查,其中包括男54名,女46名,年龄31~75岁,平均(55.98±3.49)岁。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受检人员行以颈动脉彩超检查,叮嘱受检人员保持仰卧,头部轻微后仰,轻轻向检查对侧外展,探头放置在颈部进行纵向扫描和横切面扫描,观察颈动脉的情况,做以记录。
1.3 临床观察指标 将结果做以对照。颈动脉斑块测定:人体的颈动脉壁分成中、内、外膜,内膜呈现中等回声反应,中膜呈现低回声反应,外膜呈现强回声反应。正常的壁厚在1 mm以下,正常的颈动脉内膜以及中膜的平滑肌厚度在0.8 mm以下,通常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大约1 mm,颈动脉分叉位置的内中膜厚度1.2 mm左右,以此作为内中膜增厚标准。在内中膜的局限性增厚1.3 mm的时候,可以定义为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表现改变:人体血管管壁内膜中层发生增厚,内膜呈现毛糙且不规整,回声显著增强,在患病早期体现为内膜中层增厚现象,仅有很少的脂质沉积在内膜,继而形成脂肪条带,反应为线状弱回声反应,脂质依附于内膜上,产生内膜局限性增厚现象。形成的硬化斑块主要包括软斑块、硬斑块以及混合斑块,其中回声呈现低回声反应为软斑块、斑块纤维化或钙化且存在均匀回声为硬斑块、斑块由两种类型的斑块混合形成且存在均匀回声范围也比较大的则为混合斑块。斑块内部存在出血症状的时候,可能见到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域。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概率上,高血压病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不断增加的高血压分级,斑块发生率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Ⅲ期患者甚至高达100.00%,见表1、表2。
表1 200名受检人员的检查结果对照分析[n(%)]Table1 200 subject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of the control analysis[n(%)]
表2 高血压组患者分期检查结果对照分析[n(%)]Table 2 Hypertensive patients staging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ontrolled analysis[n(%)]
3 讨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概率上,高血压病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不断增加的高血压分级,斑块发生率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Ⅲ期患者甚至高达100.00%。该研究成果说明,在临床当中,高频彩超凭借自身无创伤、操作简便且可重复的优势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能够保证早期发现粥样硬化症状,且评估血管情况。该成果也在郭荣学[4]的著作当中得到证明,说明比较可靠。
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可能会随着其年龄的不断增长、漫长的病程、病期加重等导致其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的隐患变高,而同时,高血压本身也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体血管壁的应力以及剪切力提升,同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也提升,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不断增加,都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皮受到严重的损伤,内皮受到损伤之后就会形成不同的前列腺素以及血栓素导致血小板粘附,严重受损的话,内皮细胞还可能会发生脱落症状,形成严重损伤,造成内膜下的组织暴露在外,此时血小板粘附并聚集在内膜,形成附壁血栓症状,最终造成血管壁当中的内膜变厚进而变成斑块。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当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表浅的特征使彩超得以应用。高频彩超同时也属于一种较为可行的无创操作技术,重复性较好,可操作性和可靠性都比较理想,因此用在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当中较为可行[5]。
就当前情况来看,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影响因素就是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高血糖(即常说的“三高”),其中高血压是最为危险的一项影响因素。经过相关的研究证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通常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拥有滞留和吸引单核细胞的效果,无法被人体血液当中的巨噬细胞以及单位核细胞所正确识别,破裂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对人体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进一步的损伤[6]。所以,大量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受到损伤的血管内皮下会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可能会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加剧)[7]。人体发生和发展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当中,其动脉内膜是最早受到累及的位置,在血管壁的顺应力提升的时候,很容易会导致富含脂质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反应,其中的脂质和胶原如果激活了血小板,那么就可能会启动其凝血系统,继而造成血栓[8]。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位置是颈动脉的分叉位置,此处血管管腔血流比较缓慢,且内膜脂质大量沉积,蛋白质对纤溶系统造成干扰,同时抑制了纤溶活性,激活血小板,提升血流的粘稠程度以及纤维蛋白整体浓度值,很容易诱发狭窄症状,继而形成了出现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9]。再加上此时血液粘稠度显著提升,红细胞表面的电荷也下降,很容易聚集并粘附,令红细胞发生变性下降反应,造成血液的流动性也显著下滑,血流缓慢,严重的还会因瘀滞造成组织缺氧以及各个微系统循环障碍反应,造成临床隐患,给治疗带来极大的阻碍[10]。
高频彩超凭借其自身无创伤、操作简便且较强可重复性的优势特征成为了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进行诊断的一项首选检查手段,同时它还能够正确评估人体的血管狭窄程度,超声动态观察能够在患者患病早期就发现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硬化斑主要结构特征、患者血液动力学上的变化情况等,进而为临床医师进行诊治的过程提供良好的参考,有助于行以有效治疗[11]。因此成为了对高血压病进行诊治的非常重要的检查措施之一[12]。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本研究尚不明确,例如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还不是非常明确,因此还需要在临床当中予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在临床当中,高频彩超凭借自身无创伤、操作简便且可重复的优势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能够保证早期发现粥样硬化症状,且评估血管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以及深入的研究分析。
[1] 付茂利.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90-91.
[2] 何治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5):221.
[3] 畅芳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4):427-428.
[4] 郭荣学.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5):294-295.
[5] 韩玲玲.颈动脉硬化斑块彩超检查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J].特别健康,2017,1(17):23.
[6] 王庆文,邓晓蕴,郝丽宁,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女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5):2452-2454.
[7]Zhangminqing,Yanchenghong.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id artery elasticity and ultrasonic classification of carotid plaques[J].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2013,32(12):1283-1284.
[8] Stuhrmann M,Aronius R,Schietzel M.Tumor vascularity of breast lesions:potentials and limits of contrast-enhanced Doppler sonography[J].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2000,175(6):1585.
[9] Cook J,Ptazsnik R,Kiss Z,et al.High reproducibility of patellar tendon vascularity assessed by 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a reliable measurement tool for quantifying tendon pathology[J].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5,39(10):700.
[10]Ming JI,Miao H,Chuntao YE.Application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terial diseases of lower extremity[J].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2001,20(6):437-440.
[11]Kuang DW,Ding F,Xue J,et al.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easurement and hemodynamics parameters analysis by ultrasonography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J].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06,33(2):201-205.
[12]Wang X,Lu L,Wang T.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n Patient with Cerebral Stroke[J].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00,123(1):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