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报告与十八大报告教育发展思想之比较

2018-06-29储晓宇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报告建设

储晓宇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近年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国家和社会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时代背景下,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也相应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其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鉴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的基础上,将教育置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之首,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本文在回顾和梳理十九大报告中党的教育发展思想部分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从教育地位、教育任务和目的、教育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社会力量办学等五个方面将十九大与十八大报告两个文本中党的教育发展思想部分进行比较,以揭示十九大报告在党的教育发展理论方面的新变化,这对于深入理解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全面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教育地位

十八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教育优先发展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从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看,相较于十八大报告强调教育优先发展,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两种表述方式比较相近,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特点,也充分说明,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中国仍会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内涵的发展。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优先发展教育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教育的基础地位看,相较于十八大报告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而且揭示了教育对民族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和奠基性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兴国之本。而人才的培养,源于教育。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需要的人才。”[3]因此,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二、教育方针

十八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求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4]。它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指导意义。建国69年来,我国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注重政治功能到同时重视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转变。十九大报告与十八大报告在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方面基本一致,这与教育法所强调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教育方针相吻合,也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有与时俱进,如相较于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素质教育”,更加突出了不忘初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就是在动机层面,强调为爱而学;方式层面,重视实践;课程组织形式层面,注重定制化个性学习;能力层面,注重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三、教育结构

十八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办好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办好学前教育办好特殊、网络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教育结构是“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是政府调控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理解和评价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6]。与十八大报告相类似,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教育体系,但是也增加了一些新的亮点。

一是义务教育层面,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强调实现对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整合城市与农村现有的义务教育资源,减少城乡义务教育鸿沟,建立良性互动、动态均衡的义务教育体制,从而有效消除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现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是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是网络教育层面,十九大报告首次增加网络教育,并将其置于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之后,具有新的特殊意义。这说明了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教育领域也需要和互联网结合,对虚拟网络与实体平台进行协调运作,为各种各样的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教育与学习条件。

三是职业教育层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的必由之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在就业大格局中统筹谋划职教推动产业升级、打造质量时代的突破口因应时代需求,服务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培育工匠精神,服务创新创业、扩大就业与脱贫攻坚,已然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是高等教育层面,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面对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提升高校发展质量,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缩小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缺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很难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思想引领和技术创新就很难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就会举步维艰。

五是终身教育层面,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工业经济向主要依靠知识经济转变,国民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民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尚未适应社现代化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鉴于此,要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才能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教师队伍建设

十八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担着履行教育使命的重要职责,在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7]因此,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十九大报告也出现了新的亮点,具体体现在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纵深推进,教师群体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也就愈加凸显。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实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是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今,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肩负着兴国兴教的艰巨重任,更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职责,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大力倡导全社会尊敬教师,并为这一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其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五、社会力量办学

十八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力量办学体系,在培养人才和扩大教育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都强调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但是与十八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的亮点在于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是因为我国社会力量办学的潜能还没有很好地释放,现有的民办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和问题。例如,教育经费被肆意挪用、侵占;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教学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处在达标和非达标之间的徘徊状态;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以校长为代表的办学者的聘任和离任太过随意;教师收入不多、队伍不稳、水平不高的矛盾非常突出,等等。因此,为了保障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六、总结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始终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将其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发展思想的精神,不仅有利于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有利于把握党的教育发展思想的基本思路,更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的丰富内涵,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的认识,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为人民交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以更好地教育服务新时代。●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3]赵婀娜.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习近平和奥巴马致贺信刘延东出席仪式[N].人民日报,2013-04-22(001).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4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一九九五年三月十八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J].人民教育,1995,(05):3-7.

[6]高莉,杨家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的教育结构调整[J].教育科学研究,2012,(03):5-9+14.

[7]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光明日报,2013-09-10(001).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报告建设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