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俞穴结合头部穴位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2018-06-29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俞穴躯体分值

杭州市中医院 杭州 310000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无力、疲劳、睡眠质量差、头痛、低热等一系列症状持续/反复存在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CFS初起时由于对生活影响较小常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但长期的CFS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CF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体育锻炼、音乐放松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但疗效有限。本研究采用背俞穴结合头部穴位推拿的方法治疗CFS,期望其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至我院就诊的CFS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男10例,女26例,平均年龄38.7岁(24~47岁),平均病程9.4个月(6~15个月);治疗组37例,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3岁(22~50岁),平均病程9.8个月(6~1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按照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订CFS诊断标准[2]:持续不少于6个月的不明原因持续/反复发作的疲劳症状,在充分休息后无法缓解,并且目前的工作、生活、接受教育能力明显下降。同时具备以下兼症的4项:①记忆力/注意力下降;②咽痛;③颈部僵硬/腋窝淋巴结肿大;④肌肉疼痛;⑤多关节疼痛,无关节红肿;⑥反复非器质性头痛;⑦不解乏的睡眠;⑧运动后持续疲劳感>24h。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CFS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8~50岁;③能坚持配合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有明确疾病、药物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疲劳;②存在精神障碍疾病;③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病变性疾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

1.5 干预方法 对照组每周接受3次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合理的休息配合适当体育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背俞穴结合头部穴位推拿,具体操作方式:头部头部穴位推拿为抓五经、点揉百会、风池、太阳穴,背俞穴推拿为点揉相应穴位同时配合穴位连线的推法。抓五经及推法每次操作6~8次,穴位点揉每穴约半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度。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4周。

1.6 指标收集 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生活质量、疲劳症状及睡眠情况。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3](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分值高表示生活质量好;疲劳症状采用疲劳量表-14[4](Fatigue Scale-14,FS-14),由14个项目组成,前8个项目反映躯体疲劳程度,后6个项目反映脑力疲劳程度,答案“是”计1分,“否”计0分,分值高表示疲劳程度重;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5](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分值为 0~21 分,分值高表示睡眠质量差。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SF-36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SF-36平均分值为84.2,治疗组为91.5,两组均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CFS患者SF-36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疲劳程度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躯体疲劳分值和脑力疲劳分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平均分值分别为3.5、2.1,治疗组分别1.8、1.1,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后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分值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CFS患者FS-14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睡眠质量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SQI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PSQI平均分值为10.9,治疗组为6.7,两组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组要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CFS患者PSQI比较(±s,分)

表3 两组CFS患者PSQI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CFS成年人的发病率在0.007%到2.8%之间,女性发生率更高,大约是男性的4倍[6]。部分CFS患者常伴有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等躯体症状,并且在过度劳累和应激刺激后症状加重。而研究者发现CFS不仅存在躯体的不适感,而且会引起认知功能的减退。Nijkf LN等[7]调查了59例CFS患者的智商,发现与相同学历的正常人相比智商分值有比较明显的降低。Chen R等[8]观察到CFS大鼠脑组织/体重比值减小,这提示CFS大鼠脑组织存在萎缩,并且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也受到抑制。因此,CFS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密切的关系。

CFS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属于中医“虚劳”范畴,发病机制为先天禀赋不足、过度劳累、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多因素掺杂,引起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久之气血阴阳亏虚。结合中医和西医对CFS的认识,笔者认为治疗上应重视中枢神经系统和脏腑功能的调节,因此采用头部穴位推拿和背俞穴推拿结合的方式。头部穴位具有益脑髓、宁心安神、疏通头部经络的功效,现代实验研究认为刺激头部穴位可以减少脑组织炎症反应,对保护脑组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赵军等[9]通过刺针太阳、风池穴干预脑缺血再灌注兔,发现其可以减少脑组织炎性浸润程度,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保护作用。谢璐霜等[10]采用针刺百会穴治疗老年性痴呆鼠,治疗后模型鼠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减少。背俞穴各个穴位对应着相应的脏腑,通过刺激背俞穴可以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恢复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谭惠娟等[11]分析196篇治疗CFS的文献针灸取穴规律,发现背俞穴的应用被大部分医家重视。有研究发现刺激背俞穴可以显著降低CFS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等前炎症因子,认为其治疗CFS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12]。罗伟君等[13]在慢性疲劳大鼠上的实验研究结果也证实该理论。本研究中CFS患者在接受4周治疗后,结合推拿治疗的患者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的感觉有显著改善,且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均优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疗效更好,笔者认为背俞穴结合头部穴位推拿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从而更为有效地缓解疲劳状态。陈勤等[14]采用对慢性失眠的患者采用艾灸背俞穴为主的治疗,治疗后患者在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紊乱相比西药组具有更显著的疗效。许倩等[15]应用头针配合背俞穴埋线的方法干预中风恢复期失眠障碍,发现患者在治疗4周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SPIEGEL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头针配合背俞穴埋线能显著改善睡眠障碍。

综上所述,背俞穴结合头部穴位推拿可以通过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症状,从而提高CFS患者的生活质量。

[1]Jameson D.Persistent Burnout Theory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Neuroscience&Medicine,2016,7(2):66-73.

[2]Fukuda K,Straus SE,Hickie I,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International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Study Group[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4,121(12):953.

[3]李莉,陈善佳,方云华,等.中文版SF-36用于评价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5):509-515.

[4]杨婉凤,黄凌鹰,周振华,等.疲劳量表-14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4):33-36.

[5]Zhong QY,Gelaye B,Sánchez SE,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in a Cohort of Peruvian Pregnant Women[J].Journal of ClinicalSleep Medicine Jcsm OfficialPublication of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2015,11(8):869-877.

[6]Jameson D.Persistent burnout theory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Peerj Inc,2016,4(7):66-73.

[7]Nijkf LN,Nijhof SL,Bleijenberg G,et al.The impac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ts[J].Eur J Pediatr,2016,175:245-252.

[8]Chen R,Moriya J,Yamakawa J,et al.Brain atrophy in a murine model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beneficial effect of Hochu-ekki-to(TJ-41)[J].Neurochemical Research,2008,33(9):1759-1767.

[9]赵军,兰惠羽.针刺太阳、风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热休克蛋白70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122-1125.

[10]谢璐霜,余曙光,吴巧凤,等.针灸百会穴对AD模型鼠中枢小胶质细胞TNFα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7,25(1):14-15.

[11]谭惠娟,罗婷婷,瞿玉竹,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腧穴运用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2):242-244.

[12]熊杉,张如祥,刘良生.针刺配合推拿膀胱经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2):39-41.

[13]罗伟君,罗英华.针刺背俞穴对慢性疲劳大鼠免疫功能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7):113-115.

[14]陈勤,陈晓军,周志英,等.艾灸背俞穴为主治疗慢性失眠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1):2483-2485.

[15]许倩,占大权,黄飞霞.头针配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恢复期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57-159.

猜你喜欢

俞穴躯体分值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拔罐治疗脂肪肝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