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社保规模与当地社会就业率关系研究
——基于两大经济圈十八省市的实证分析

2018-06-28郑永瑞

生产力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就业率失业社会保障

郑永瑞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的背后是分配不均造成许多人陷入贫困。尽管19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朝野一直在努力解决工业化革命带来的贫困、失业、疾病等各种社会问题,但未能很好的解决。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又给英国的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时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应对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加剧。在这一社会背景下,1942年11月,由贝弗里奇先生领导的“社会保险和相关部级际调委员会”发表了《贝弗里奇报告》,制定一个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全面社会保障计划。报告内容中提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社会保险计划应当能够维持就业和预防大规模失业,社会保障计划在稳定劳动力需求方面产生的影响应当是正面的”[1]。我国作为经济转型期的人口大国,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制约,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2]。2017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到了“随着国内经济转型的推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显现,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促进就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者素质结构与社会就业岗位供给不匹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等问题凸显”[3]。之后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也提到了“部分地区、行业、群体失业风险有所上升,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在贝弗里奇先生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十八个省(市)的社会保障与就业这两大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两大经济圈十八省(市)2007—2015年期间社会保障规模与当地社会就业率关系进行研究,试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否提高十八个省(市)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率的提高产生促进效应;第二,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角度对于“一带一路”两大经济圈十八个省(市)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诸多国外学者围绕就业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O'Higgins Niall(2001)探讨了青年失业问题并考察了针对青年失业问题的各种政策,包括教育培训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认为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政策监督和方案评估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4]。Alan B.Krueger and Bruce D.Meyer(2002)考察了社会保险项目的劳动力供给效应,研究发现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项目的劳动力供给效应明显,残疾保险和养老保险项目的劳动力供给效应不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导致工资的短期变化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导致的[5]。Herbert S and Buscher(2011)通过对两个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模型和两个面向供给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政策模拟,研究德国社会保障缴费率下降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预测的降低缴费产生的就业效应在整个模型中虽然是相似的,但是在削减3年之后,导致的就业总量差距很大[6]。Colin P.Green and Gareth D.Leeves(2013)采用澳大利亚家庭收入和劳动力动态调查的面板数据研究失业、工资、工作保障、财务安全和灵活就业工人的福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更多的失业人员、工资处罚、低工资、工作不安全、财务不安全对灵活就业工人福利产生负面效应,同时这种负面效应程度随着灵活就业工人的工作任期变长而减小[7]。Filiz Giray(2017)认为作为社会保障制度融资手段的社会保障缴费是衡量储蓄、就业、就业成本、经济水平、收入差距等主要宏观经济因素的依据,选取土耳其196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对失业率,社会保障缴费占GDP的百分比,总税收入等指标的分析,发现社会保障缴费与失业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8]。

国内学者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从社会保障的视角对就业问题展开探索。理论与政策分析方面,郑功成(2008)认为将社会保障权益综合指数最大化作为制定劳动就业政策体系的最高追求目标,通过强化行业工会、构建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完善劳资谈判与三方协商机制等举措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9]。刘晓英(2009)认为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失业保险支出方向的限制、社会保障面较窄、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统筹范围未能全面实行省级统筹均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10]。姜丽美(2012)运用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模型对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长期没有良性的互动且处于割裂的状态,需要对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11]。杨晓天(2017)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就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程度。社会保障不足会牵制着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工作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足问题[12]。实证分析方面,刘新、刘星、刘伟(2010)在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就业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技术,对1978—2008年我国就业量、社会保障支出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就业量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13]。张海枝、赵曼(2014)采用协整分析法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我国2000—2010年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为协整且互为因果[14]。邱荣燕、曹薇(2017)将中国 1998—2014年的 31个省份面板数据样本分成东、中、西部地区三组,通过分组回归,并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得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非对称效应结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15]。

除社会保障因素外,财政支出、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其它因素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方面。邱兆林、马磊(2015)采用 2007—2013年我国 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对就业存在滞后效应,滞后一期财政支出规模对就业具有正向影响[16]。刘苓玲、秦若涵(2016)以 2000—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认为GDP增长率提升1.11%能够弥补人口老龄化每提升1%将导致劳动力就业总量减少0.99%,同时政府教育支出、基础科研支出各增加1个百分点,可分别抵消人口老龄化率提升1个标准差所导致的劳动力就业负效应18%和16%左右[17]。汪泓、崔开昌(2012)用 1981—2009年的样本数据,应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城镇化在一定时期内对就业增长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城镇化对我国就业增长波动的贡献率比较大,但贡献率在逐渐下降[18]。

“一带一路”建设中,社会保障与就业仍然是两大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文章以两大经济圈十八省(市)的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率的影响,有利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省(市)面临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假设、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一)研究假设

根据研究需要,结合理论和经验,做出如下假设: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就业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二)数据来源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2008—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之所以选择2007年为研究起点,一是2007年以后《中国统计年鉴》中财政支出项目统计数据口径做了修改,将“社会保障支出”项目更改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项目,两者的统计范围并不完全一致。二是2007年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农村低保和“新农保”开始进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全面建设时期[19]。

(三)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由于十八个省(市)中每个省(市)的总人口基数不同,运用从业人口的绝对数来反映各地区的就业水平不尽合理,因此选取就业率作为文章的被解释变量。

2.主要解释变量的选取。文章主要研究“一带一路”社保规模和当地社会就业率的关系,因此选取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文章的主要解释变量。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社会保障水平率来统计,由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地区产总值之间的比重得出。由于十八个省(市)之间的经济规模存在差异,因此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额进行比较意义不大,而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消除了各个省(市)的经济规模差异,体现了各个省(市)的社会保障发展的真实水平。

3.控制变量的选取。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为获得更稳健的估计,在其他控制变量的选取上,考虑了能够影响就业率同时体现区域特征的变量,主要包括:

(1)人均消费水平。人均消费水平能很好的反映一个地区的消费需求情况,消费需求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者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就必须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程度调整生产规模。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2)城镇化率。各省(市)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对城镇就业造成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造成城镇劳动力市场失衡,就业难题加剧。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工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城镇就业人数的增加。我们将以全省城镇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来检验这些影响。

(3)人均GDP。人均GDP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根据“瓦格纳”法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物品的需求就越大,政府需要在这些方面增加财政支出。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具有拉动作用。

(4)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比重。随着技术的不断变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会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会进行设备更新以及采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等。劳动者素质与新型产业不匹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难度加大。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失业。

(5)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首先,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生产性资本的主要来源,持续大规模的投资使得相关行业对投资品扩大生产,从而增加了就业岗位。其次,投资项目确定后,为了维持项目的正常生产运行,需要吸纳一定的劳动力进来。最后,投资项目建设为商业流通业、售后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后续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因为文章使用的是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所以,进行变量描述仅使用了2015年的数据(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就业率2015年均值为51.12%,其中最低的是云南省,就业率仅为32.23%,而最高的是西藏自治区,高达66.09%,说明十八个省(市)就业率差距相当明显。社会保障水平率2016年均值是10.27%,其中最小的是福建省,仅有4.13%,而最高的是黑龙江省,高达15.02%,说明十八个省(市)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消费水平2015年均值是19 028.17元/人,其中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仅为8 756元/人,最高的是上海市,高达45 816元/人,说明十八个省(市)之间消费差距非常大。城市化比例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仅为27.78%,比例最高的是上海市,高达87.62%,说明十八个省(市)之间城市发展水平差距大。2015年人均GDP水平最低的是甘肃省,仅为26 165元/人,最高的是上海市,高达103 796元/人,说明十八个省(市)之间收入差距非常明显。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比例2015年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仅有0.72%,最高的是陕西省,高达2.9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最少的上海市,仅为26 305.18元/人,最多的是福建省,高达55 486.79元/人。

表1 变量描述(仅2016年)

(二)回归分析

1.计量模型构建。基于既有的社会保障支出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我们拟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就业率it=c+α×社会保障支出it+β1×人均消费水平it+β2×城市化率it+β3×人均 GDPit+β4×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比重it+β5×人均固定资产投资it+γt+ai+εit

这里使用的是2007—2015年十八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方程左边的就业率it是被解释变量,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的就业率,方程的右边的c表示公共截距,是常数项,α、β1、β2、β3、β4、β5表示影响就业率的核心解释变量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应的系数,γt是年度固定效应,ai是省份固定效应,εit是残差项。衡量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率的影响参数α是笔者最关心的,α对就业率的影响是否显著为正或负,或根本就没有影响,它会关系“一带一路”沿线十八个省(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应该注意到的地方。之所以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是因为:(1)面板数据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相比,它的样本容量更大,降低了变量间的共线性,提高了模型参数的样本估计量的精确度;(2)对于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得到参数的一致估计量,甚至有效估计量;(3)面板数据模型与单截面数据模型相比,它控制了不可观测变量所引致的OLS估计偏差,使得模型参数的样本估计量更准确。对于面板数据模型究竟是适用于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进行确定。表2是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回归结果。表3给出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十八个省(市)样本2007—2015年回归结果,在两种回归结果的基础上进行Hausman检验,表明应当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从模型的拟合优度来看,模型选定的解释变量大体上能够解释被解释变量就业率61%的变化。从评估结果来看,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关键性解释变量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从模型的回归系数看,当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时,就业率会相应的增加约0.67%。人均消费水平和城市化率对就业率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负向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率的提高为什么会对就业率的提高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往往伴随着经济发展、技术变迁在短期内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十八个省(市)城镇化还未真正实现工业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反推工业化,在人口膨胀的同时没有寻求产业发展的支撑点,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失衡,就业难题加剧。人均GDP在模型中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十八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当地的社会就业率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比重在模型中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提高十八个省(市)的人力资本水平能够提高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失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模型中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检验,说明加大对十八个省(市)的投资额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社会就业率的提升。

表3 就业率的影响因素

五、结论与对策

文章通过对两大经济圈十八省(市)2007—2015年社会保障支出等相关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在控制人均消费水平、城市化率、人均GDP、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影响因素后,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对就业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计量分析结果,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角度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十八个省(市)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力度,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和老龄化的加剧,现有的社保基金规模根本无法满足未来支付的需求,应当利用我国财政增量形成固定的财政拨款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中央政府主要负责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并实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各地区社会保障工作,监督各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投入和运营管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本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的执行与实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

第二,发挥基本养老保险的就业促进作用。要特别关注城乡二元结构养老保险制度因保险关系接续障碍对农村就业的影响,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城乡接续难题的根本。要将现有的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并在条件具备时实现全国统筹。现阶段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适合不同农业人口、可接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保障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能转续,建立社会保障资金“一卡通”,卡随人走,费随人缴,改“一地”累计15年为“一卡”累计15年。

第三,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作用。失业保险制度要遵循预防失业并促进就业的原则,失业人员必须接受强制性的培训,必须积极主动的寻找新的工作,在领取保险金的同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途径实现再就业。把单纯“输血”的失业保障转变成积极“造血”的就业促进,应该优化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结构,减少生活保障部分比重,增加促进就业方面的支出比重。同时,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不断增多,到2016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 333.3亿元,可增加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规模。当前,失业保险基金的给付期限最长为两年,较长的给付期不利于促进劳动者就业,适当的缩短失业保险基金的给付期限更能有效发挥其就业促进作用。建立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保障生活和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1]威廉·贝弗里奇,2015.贝弗里奇报告[J].社会福利(理论版)(3):2.

[2]刘汗青,2013.经济转型期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分析[J].商业时代(33):110-112.

[3]“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2-08(001).

[4]O'higgins N.Youth unemployment and employment policy:A global perspective[J].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1.

[5]Krueger A B,Meyer B D.Labor supply effects of social insurance[J].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2002,4:2327-2392.

[6]Buscher H S,Buslei H,Göggelmann K,et al.Empirical macro models under test.A comparative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a revenue neutral cut in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J].Economic Modelling,2001,十八(3):455-474.

[7]Green C P,Leeves G D.Job Security,Financial Security and Worker Well being:New Evidence on the Effects of Flexible Employment[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3,60(2):121-138.

[8]Giray F.The Impact on Unemployment of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the Empiricial Analysis in Turkey[J].European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2017,6(1):142-150.

[9]郑功成,2008.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国基本民生问题的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J].中国劳动(8):6-11.

[10]刘晓英.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2):36-38.

[11]姜丽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2]杨晓天,2017.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的互动逻辑[J].人民论坛(22):88-89.

[13]刘新,刘星,刘伟.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1978-2008 年的经验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7):10-15.

[14]张海枝,赵曼.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7):74-78.

[15]邱荣燕,曹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影响的非对称效应——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1(2):38-47.

[16]邱兆林,马磊,2015.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2):22-30.

[17]刘苓玲,秦若涵.人口老龄化、政府支出与劳动力就业——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16,37(6):70-77,85.

[18]汪泓,崔开昌,2012.中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8):28-32,48.

[19]丁煜,朱火云.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人口与发展,2013,19(5):23-29.

猜你喜欢

就业率失业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失业预警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