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化实施策略
2018-06-28李琳
李 琳
英国诗人德莱敦(John Dryden)曾说:“首先,我们培养习惯,后来,习惯塑造我们。”据调查,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习惯是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对于养成教育的表述更深刻、更直接:“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也有相应的论断:“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1]研究和论述都在告诉我们,习惯影响或决定学生一生的发展,养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基础。
国家重要的教育法规和文件中也强调培养习惯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指明,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规定了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指出“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内容丰富,涉及道德品质、行为举止、学习生活、体育健身等各个方面,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面面俱到,就会影响他们良好习惯培养的有效性,因此习惯培养需要校本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2]中指出: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化研究能够凸显学校特色,有针对性地富有实效地指导实践。
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科学规划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国家育人目标具体化的顶层设计,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学校作为办学实践者,要根据国家的顶层设计进行学段核心素养和学校育人目标的校本化分解,这一过程就是核心素养体系的校本化建构和表达。我校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科学规划学习习惯校本化培养内容,制定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指标体系》(见表1),力求符合核心素养体系相关要素精神,既着眼未来,为学生适应终身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同时立足现在,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有了行动路径,内容具体而微、切实可行,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和可操作性。
表1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指标体系
二、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明确原则
目前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堵漏洞式”教育和“救火式”教育随处可见。要克服教育上的盲目性,必须要有全盘考虑,遵循科学原则。遵循“整体性——阶段性——层进式”的原则才能系统全面、有效有序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培养的随意性。
一是整体性。习惯的培养要有整体规划设计,着眼于学生初中三年,通过三年的习惯培养,力图全面培养良好习惯。据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年级情况确定三年的培养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习惯培养全面有序、有条不紊真正落实,而不是简单重复或随意培养。
二是阶段性。习惯的培养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学校的工作重点划分阶段,确定重点,这样才能保证习惯培养扎实落实。要将学习习惯培养的每一评价要素细化到各个学段,划分出每一学段的习惯培养内容。
三是层进式。习惯的培养不是低水平简单重复,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习惯培养的深入和学生好习惯不断地养成,习惯培养的目标也要不断提高。(见图1)
三、激发内在动力知行合一,有效落实
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如何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明理立标——活动内化——家校合力——反馈提升”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模式。
图1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阶段图
(一)明理立标
人的行为受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调节,这些构成了人的态度,而态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对外在影响的选择和个体的行为方向。因此,明理就是促使学生通过价值澄清,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意向,端正行为态度,产生良好行为。立标就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生命自觉。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网站等宣传工具,采取专题课、讲座、故事会、主题班会、看电影、参观展览、举办知识竟赛、组织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提高认识并化为动力。如通过系列主题年级(班)会、年级(班)板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认识,、为其行动指明方向。《良好习惯助你成长》让学生理解好习惯益终生;《播种、耕耘》,颁布并解读《年级好习惯培养公约》,使之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使学生心向往之,并愿付诸行动;《“良好习惯培养”进行时》总结第一阶段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成果,明确第二阶段好习惯养成的目标、活动。
(二)活动内化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导之以行”。活动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方式,通过有实效的活动,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目标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行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为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每天中午利用20分钟悦读时光展开阅读,通过亲子共读一本书、学长共读一本书、同伴读书沙龙等形式展开交流,利用学校读书节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三)家校合力
习惯的培养要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美国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可见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习惯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
1.明确家庭教育在良好习惯培养中的任务。并不是所有良好习惯都是在家庭中培养的,我们分析了良好习惯培养的特点和方式,确定了家庭中培养良好习惯的内容。如认真作业、专注高效、坚持阅读等。
2.放假期间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力作用。习惯培养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放假期间学校教育成了盲点,中断的习惯培养势必会影响学校教育取得的成就,所以家庭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成了主要力量,我们对家庭教育进行计划、指导,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3.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用好的思想、品质作风去熏陶和影响孩子,处处做表率。同时家长的称赞和鼓励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是促进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
(四)反馈提升
习惯的培养要及时反馈,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定,适时激励其坚持或调整改进。反馈分为日常反馈和阶段性测评两种,日常反馈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习惯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每天、每周量化结果的反馈,强调及时。可以采用量化表格,并用可视化方式呈现反馈结果。正反馈和负反馈相结合,正反馈是对良性行为习惯养成的评定,它能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良好的行为动机,具有强化作用;负反馈是对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提示,使学生及时调整,使其符合规范和目标,具有矫正作用。阶段性测评指运用良好习惯培养的测评工具阶段性地进行数据反馈,通过测评问卷,组织学生、家长和教师针对同一个评价要素从不同角度进行反馈,以期全面评估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根据数据反馈结果明确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并发现不足,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继续培养。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个复杂、持续的过程,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实行的校本化策略,是最有针对性、较为科学的做法,将学生的习惯培养融入学校生活的每一天,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成长。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3.
[2]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