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向度下小学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内涵与架构
2018-06-28张小勤
张 小 勤
(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23)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理论、专业能力、专业情感等方面不断行进完善的过程,即是从一名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实践证明,一名新教师的成长必须经历胜任工作岗位的合格教师→站位工作岗位的骨干教师→凸显工作岗位的优秀教师→引领工作岗位的名师→理论与实践并存的专家型教师→高屋建瓴的行业大家的教育家的过程,必须是不断学习、实践、思考、积累、研究和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其团队的熏陶与促动[1]。因而,骨干教师个人与其团队的成长应该是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轨道上健康行驶的,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成为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抓手。
一、基于核心概念的诠释
1.分层向度
这里的分层主要指港城名师工作室、市骨干教师研训营及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三个层次;向度原指一种视角。由此,这里的三个层次(分层向度)既各有侧重、分层实施,又融通递补、协同共进。
2.骨干及骨干教师
追本溯源,骨干指某事物的主要部分、主要支柱或最实质性的部分,应当是脊柱的力量。骨干教师有相对而言的成分,应当是一定范围教师群体中,师德修养与职业素养较为优异,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对教育研究有兴趣和突出的能力,对一般教师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支撑区域或学校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优秀教师代表。这里的骨干教师界定为港城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训营成员和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成员[2]。
3.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
团队是由相互协作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所组成的一种正式群体,它包括员工和管理层两个层面,在运作的过程中能合理利用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以期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建设(Team Construction)应当是在单位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训练、总结及提高的活动。由此,“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是指一种研究团体,这个研究团体的成员具有共同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以及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抑或是具有不同发展意向的教师以及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其间的专家、学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所组成的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研究团体。这个团体最核心的要素是来自成员内心的变革动力、开放的心态以及合作的精神。同时,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教学思想会相互碰撞,教学、学习、研究与提升是合为一体的,在不同的起点上力争实现多样的、最大的发展可能。“港城名师工作室”“市骨干教师训练营”和“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这个团体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笔者以本市教育系统“333”高层次人才培育规划中的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为参照坐标,以教师自我引领与专家专业引领作为团体同等重要的两种引领方式。
这里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主要是指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建立并已付诸实施的“港城名师工作室”“市骨干教师训练营”和“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这三种团队兼具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双重特点。市级学科教研员担任三个团队的主持人或导师,具有将学科骨干团队建设与教育科学研究协同共进的特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试图形成团队与团队之间统筹规划、上下贯通、有序递进、螺旋上升、同向共促、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促使个体与团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伴共荣、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分享展示、同伴互助的共生机制。期望依托建设活动,在促进每个成员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内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尝试着能够对现行骨干教师培育机制、教研制度、教研方式的改革作以探索,为区域学科骨干团队建设提供有效范式。
二、源于研究现状的审视
在文献检索与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外对相关研究领域已经进行比较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形成了一些研究的论述、思路及结论,主要表现在团队管理、专业成长、群体建设等方面,值得本研究借鉴与吸收。
1.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从教师培训层面来讲,教育部在出台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当下应该是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
从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层面,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区域中小学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研究、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探索、多学科视野下的教师团队建设研究、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实践研究、分层培养与团队培养相结合建设合作型教师团队等方面的研究[3]。
综观教师团队建设现状,传统的骨干教师培养在校本培训、高级研修、师徒结对等途径上开展,也不同程度地从组团培训的视角开展。在教师团队建设研究方面,对某一层次的骨干团队(如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校本研训营等)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而分层向度下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尚少。
2.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在团队建设方面,有一些国家较为突出:日本以群体为导向的文化理念使其容易做到协调和团结,其集体主义和高度认同权力分层的文化价值观促使其能够比较容易地运用团队模式;美国则从自身文化理念入手,结合东方文化优点不断创新团队的运用方法以激发团队的创造活力。
在教师培训方面,美国为了使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学工作的变革,延用校本教师培训模式。在培训的过程中提倡导师制,并不断地进行认知与心理、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相关培训。德国早在30年前就实现了教师的培训由大学或者综合性学院进行,并且在法律上也有所规定,比如技术应用型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即这样的培训依靠各高校和职业院校或相关的企业来完成,形成双元制教师培训模式。英国教师的培训已经走过300多年的历史,在不断汲取各家教师培训的优势上,形成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国外关于团队及教师培训问题的研究成果着重于研究团队自身建设与教师的自身成长,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比较成熟的实施方案,但是缺乏对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分层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措施。
3.国内外共识之举
种种数据表明,优化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集体环境,强化骨干教师的团队精神,崇尚骨干教师集体协作精神,对于骨干教师的日臻成熟与迅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科骨干团队一体化规划、设计与建设尤为重要。首先,为适应教育竞争环境的飞速变化,力争构建灵活性的团队成员结构;其次,为顺应教师个性化成长的需要,尊重和讨论不同意见,注重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最后,转变团队领导风格,实行分散决策和集体决策相结合[4]。
三、鉴于研究价值的取向
将“分层向度”的思想、方法等引入科学骨干教师在职教育领域,对于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有一定的促进功能;对于骨干教师培养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有增强的功效。
1.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
图1 “分层向度”下科学教师团队建设规划
骨干教师在职教育过程中,以“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教学主张”为发展路径,导向明晰,层次分明,形成骨干教师专兼结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有利于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主动发展、目标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专业发展团队的形式,将新课程理念下不同类型、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组织起来,共同探讨课程实施和专业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与不同的程度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内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由教研人员、学科名师牵头,构建基于“分层向度”的骨干教师发展团队(如图1所示),是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研活动在组织方式上变革的一种尝试,也是骨干教师抱团发展协作机制的一种探索。既有利于推进传统教研制度的改革,加快建设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现代教研制度,也有利于形成区域学科骨干团队建设的有效范式。
2.团队成长的主要观点
图2 科学骨干教师成长的团队培养机制
通过区域内的教育统计分析本区域科学教师现状,对科学骨干教师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与研究,以便制定有利于科学骨干教师成长的团队培养机制(如图2所示),为教育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数据。表述为:建立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建构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建设的培训内容序列;形成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系列培训范式;探索与总结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具体路径与操作策略。将“分层向度”与“团队建设”思想与方法引入骨干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领域,有可能引发传统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培养机制和教学研究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参与“跨越边界与层级”的研究团队,相对于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与个体成长路径,也具有创新的意味。
四、高于团队建设的架构
1.目标定位精准
通过研究,建立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形成分层向度下的科学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系列培训范式;探索与总结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具体路径与操作策略。三个层次的目标与侧重点各不相同(如图3所示),同时,又呈螺旋上升,逐步建立起骨干教师成长的最佳路径[5]。三个骨干教师团队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市小学科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成员定位于完全胜任学科教学(侧重于教学设计与实验技能);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训练营成员定位于熟练地驾驭学科教学、浓厚的学科情怀和深刻的学科理解(侧重于教学能力与教学技术);市港城名师工作室成员定位于深入的学科研究、掌握学科理论、提高研究的学术品质、引领学科发展和深刻的课程理解(侧重于教学艺术和教育情怀)。
图3 小学科学骨干团队培养路径
2.内容把控全面
激光拼焊技术按照激光器的材料划分,主要有半导体、固体、气体、液体等,就目前汽车领域的技术和设备而言,使用最广泛的是气体和固体激光器[29].激光拼焊的产品可分为2种,激光拼焊板和激光拼焊管,分别在汽车不同的结构部位上使用[30].激光拼焊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中主要应用在行李箱加强板、后轮罩、侧围内板、前后门板、前地板、保险杠、横梁、轮罩、保险杠、减震器支座、B柱连接件、行李箱内板、中立柱等.这些部件采用激光拼焊技术可以实现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制造成本、轻量化的目的.21世纪初,上海宝钢就对激光拼焊进行了研究[31],是我国最早进行研究的汽车企业.
通过对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相关文献研究和分析,透析教师团队建设的理论及其内涵;以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训营、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出发点,对不同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进行调查,用团队发展理论分析三个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针对不同骨干教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逐步建立骨干教师团队发展的保障机制,形成团队建设与个体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尝试提出区域骨干教师团队建设的政策建议;形成三个层级的共同但有区别的研训内容体系,围绕科学课程的特点,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形成、教学研究能力提升与专业引领能力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与分解,形成三个层次七个领域的研训内容(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层次骨干教师研训内容
在团队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主体性,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自我内驱力的驱使下投身教育教学实践,让不同个性与不同特质的教师都能有一定的成长,满足团队每位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是研究的重点。依据教学基本需求、教学技艺需求和教学主张实现三个教师需求理论层次,从教师团队发展的适应期、熟练期、稳定期、成熟期、发展期与创造期六个阶段中,不断构建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训营、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之间及成员之间研修互动与升级递补的机制。
3.研究思路明晰
以“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研训营和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为三大抓手,建立以专家引领的学术报告、课堂诊断的在线教学、阅读积淀的理论增强、注重深思的教研相长以及任务驱动的素养提升为基本形式的五大平台。实施过程将围绕“四环五层”有序推进:“四环”即培养对象的遴选与培养意向的摸底、培训内容的截取与培训框架的构建、团队培训的实践运行研究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成果总结四个大环节;“五层”是指“观点演绎场”(交流教师对学科的综合性的认识)、“教学案例园”(遴选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观察)、“分析反思亭”(分析案例的同时不断改进以优化教学技能)、“知识导航塔”(展示技能训练的理论依据或相关知识)和“任务驱动所”(结合所学技能,进行自我训练,完成相应任务)。研训过程突出四个结合,即精选课例和实践体悟相结合、自主学习和互动反思相结合、专题菜单和主题观摩相结合、导师引领和现场诊断相结合[6]。
4.研究方法适切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搜索有关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跟踪最新的前沿动态,传承与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问卷调查法: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等方法,搜集骨干团队建设中的研究材料;例研究法:以名师工作室、骨干研训营、乡村骨干培育站成员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其专业发展的关键点,了解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向上一层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定性分析法:将问卷和量表测量等定量分析法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功能和因果分析等;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进行分析,不断总结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完善研究方案。
5.预期成果可控
研究的预期成果分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为5项,应在研究的中期完成: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内涵、特征与原则”,以诊断报告的形式呈现“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发展动态与结果”,以网站网页的形式呈现“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活动简报、影像及资源建设”,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中期报告及研究反思报告”。最终成果有3项,应在结项前完成:以专著、编著的形式呈现“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实施策略”,以典型案例集萃的形式呈现“分层向度下科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典型案例与解读”,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期待在研究的过程中依托这些建设活动,在促进每个成员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内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尝试着能够对现行骨干教师培育机制、教研制度、教研方式的改革作以探索,为区域学科骨干团队建设提供有效范式。
[参考文献]
[1] 韦钰.“做中学”十年探路科学教育[N].大众科技报,2011-11-04(A06).
[2] 严子良.如何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45-48.
[3] 朱纷.教师团队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7):34-36.
[4] 罗刚准.教师团队建设中的异象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0(12):11-12.
[5] 顾长明.某市小学科学教师师资现状调研[J].新课程研究,2009(2):40-42.
[6] 顾长明.江苏省某市小学科学课改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