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样的“工程性”政策更能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基于国家“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政策分析

2018-06-28贺武华黄逸凡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政策工程

贺武华 黄逸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1998年启动高校扩招到新近“‘双一流’建设”国家战略,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一直是“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启动实施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从政策评估的视角,对这两大工程进行一番回溯和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诸多现实政策性问题,理解什么样的政策在行动中更能保障本科教学质量。

一、国家质量工程:一次全面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设计与行动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而其保障行动又是要以具体的承载、建设的项目和行动方案来加以推进落实,中观层面体现为教育内容组织、师资与基本条件建设以及运行机制与环境支持体系;微观层面,可具体为承载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材、课堂、实践实训、教师培训发展以及制度体系与改革创新举措等。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以下简称1号文件)下发,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俗称“质量工程”)正式启动。“质量工程”是我国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质量工程”被公认为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与“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高校建设等综合性、提升水平性的工程有所不同的是,“质量工程”是专门针对“本科教学”一项而设立的国家工程,其意义显而易见。

国家“质量工程”实施四年,在引导和支持高校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甚至有不少创新和突破。在高校层面,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得到强化,“质量立校”成为共识,人才培养有章可循。特别是从公共政策学角度来看,从国家到省(市)再到各高校的三级“质量工程”政策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分析国家“质量工程”政策所产生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策在体系化建设中实现有效传导

因为国家“质量工程”强调过程管理和事先培育,先学校建设,后省里建设,再申请国家级立项建设,因此形成了大家俗称的“三级体系”,从政策保障体系来讲,这是“质量工程”最成功之处。“质量工程”首先在以教育部、财政部等为代表的国家层面形成了联动体系。2007年2月,教育部再以2号文件的方式,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特别是以1号文件为引领,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合力推进文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376号)。这两个文件分别从项目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落实两个方面,有力支撑了1号文件的落地实施,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政策三脚架支撑体系。高校层面质量工程的申报、立项、建设、投入、验收等工作像“月历”安排一样井然有序地推进,也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协同发展氛围。质量工程在处理点与面、教与学、常规与创新、眼前与长远、建设与改革、内部与外部等问题上,形成了很好的自洽工作体系。质量工程三级保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或缺的,“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着激励引领和示范辐射的作用,地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着承上启下和推动放大作用,高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1]。

教育部1号文件及其支撑文件一经落实到地方,由各省教育厅牵头,纷纷成立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高校成立分管领导负责的工作组,内部普遍实行“校—教学单位”的两级管理体制。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处理具体日常事务。各高校根据国家和省里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项目建设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如制定和发布年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通知和项目指南;组织校级建设项目评审和厅(省)级、部级建设项目的推荐申报;指导、检查、监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组织对项目的检查、验收和评价,负责项目中止、撤销等工作;推广宣传项目建设成果等。为了更好地推进各项目的实施,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还根据具体实施情况设立了自己的组织,如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等,更有针对性地实施项目建设和管理。得益于国家“质量工程”的有效传导,省、校普遍建立了与质量工程实施密切相关的完整的制度体系,即针对优势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名师队伍、教学成果奖、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等的一系列具体的建设与管理办法。以浙江为例,浙江省在推进落实两级“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实施“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等100多个文件,具体如表1所示。

(二)政策在推动配套中关联经费落实

从保障教育教学基本运行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费投入无论如何是根本的,也是绕不过去的“实打实”的诉求。现实来看,我们不乏类似于“意见”“纲要”等文件,在实际运行中不无停留在“倡导”层面。政策本身有没有经费支持,是衡量该项政策的被重视程度和能否产生实效的一项重要标准。尤其是牵涉到需要建设投入为保障的,再多的政策“空头支票”也是无济于事。“政策‘带不带钱’的差异在政策执行中会体现出很大的行动差异,这在我国是一个颇为明显的特色现象。”[2]73中央财政为“质量工程”设立“巨额”专项资金,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 25 个亿的专项资金支持“质量工程”,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本科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心和重视。”[1]

表1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质量工程”的相关文件目录分类

作为系统周密的政策体系设计,财政部、教育部制定针对“质量工程”中央投入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非针对诸如预决算、资金使用效益要求等泛泛而谈的。在明确“统一规划,分年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管理,绩效考评”的原则基础上,特别是对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等方面的建设支出范围一一进行了明确。

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情况来看,得益于包括“质量工程”等在内的重要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及地方政府配套落实,2007年至2011年,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保持着高位平稳增长。每年均以生均1 000多元增长,尤其是工程结束之际的2011年,增幅达到了44%以上,经费支出额是2006年的2.5倍,是启动之年的2007年的2倍多。短短数年,仅此一项支出来看,经费投入可谓是“井喷”。此外,2005年及2013年,即质量工程启动和结束的前后延伸年,我国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均为负增长,足见该工程在促进“稳增长”中的作用。此外,“增长最快省份”集中在西部需要财政大力投入的地区,也表明“质量工程”的中央财政投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见表2。

表2 2005—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一览表

国家“质量工程”本身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与高校予以建设配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更起到了一个信号、牵引、带动和杠杆的作用,这一点至关重要。国家要求省里、省里要求高校联动落实配套经费,国家“质量工程”是以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下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然愿意通过承诺经费配套来获得上级经费支持,省级的“质量工程”也将省财政厅等牢牢“拴住”,共同下文启动省级行动计划。如此一来,从中央财政到省级财政再到高校自有资金配备,经费投入就有了一个系统性和常态化的保障。以浙江省为例,为了系统深入落实国家质量工程,浙江专门实施省级版的质量工程“行动计划”。浙江省十分重视对“质量工程”的财政投入,由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投入10亿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力投入(具体投入情况见表3)。此外,省级质量工程还扩大到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和建设,这是一个高于国家质量工程的谋划和要求。项目和经费由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提出方案及管理办法,报省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体制,强化项目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和检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表3 浙江省省级“质量工程”建设经费分项目投入汇总表

(三)政策在总结评估中强有力收尾

众所皆知,一项政策从动议到制定、实施、评估再到终结,应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从程序上讲,一项不再发挥作用的政策应被废止。然而,现实中我们很多政策非常注重酝酿、调研、制定的起始环节,而对执行尤其是终结环节关注不够,到最后是不了了之。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质量工程”总结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79号),启动对国家“质量工程”的全面总结,派调查队至各地,并对项目有关情况开展问卷调查(针对高校教学管理干部、高校教师、高校学生,设置了三套调查问卷)。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积极配合,也下发文件开展总结工作。从教育部到省再到高校,按照“×××省或者×××大学国家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的统一格式上报。此外,各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报告、具体的分项目报告、教育部直属高校报告以及相关采访等总结工作均公布在教育部网站上。总而言之,质量工程是一个能做到善始善终的政策,与现行大量的重申报、轻建设等虎头蛇尾或者不考虑收尾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从政策效益、政策效能以及政策回应度等政策评估的几个常见维度来看,“质量工程”一再证明是一个目标明确、运行过程良好且取得了重要实效的高等教育大政。

二、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的延续还是脱节?

进入“十二五”,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质量工程”的基础上,2011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以下简称为6号文件)。6号文件还明确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为“本科教学工程”。从此,“质量工程”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什么一个广为认可且已是约定俗成的“质量工程”政策性概念,要换成“本科教学工程”呢?分析这两个文件,不无发现,由同一个部门制定、同为“教高”字号的文件,对比来看的确有很多“吊诡”之处。其一,毫无疑问,6号文件既然如此明确继续使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概念,那么,至少应该是“继续”实施。其二,除了从文件的形式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政策内容。从文本行文体例和内容来看,两个文件也基本一致,由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资金和组织管理等构成,简单地说,文件完全可以改为用“进一步”“加强”等文件专用语表述形式,无须另起炉灶,人为弄出似乎要强调“区别”的政策来。其三,两个文件中都有明确文件的简称,显而易见,“本科教学工程”这个简称不够科学严谨,而“质量工程”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题,也是当今最迫切的任务,道理上应该继续使用“质量工程”这个简称。其四,6号文件中也充分肯定“质量工程”:“紧紧抓住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选择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有效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质量建设体系。”文件中紧接着写道: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系统强化教学关键环节、引导教学改革方向、加大教学投入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项改革成果,加强项目集成与创新……”可见,形式上虽是不同的文件却遵循同一个思路和基本相同的内容,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其五,1号文件和6号文件均为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然而,进一步看具体的建设内容,会发现1号文件有明确的建设项目和数量,比如重点建设3 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3 000门左右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这也足以说明1号文件目标更为清晰,实施起来也更有力度。

以课程建设为例来看“本科教学工程”和“质量工程”的延续问题。事实上“质量工程”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思路与管理办法,且效果很好,只需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执行并根据需要做些改进即可,如增加信息化、国际化、资源共享化发展的内容。到了“本科教学工程”,虽然其初衷是深化和完善,“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然而,进入操作层面,课程建设就变成了又一次的重新申报、论证,而本来只需追加绩效拨款即可。

我们不妨再以一项具体的建设项目来管中窥豹。“本科教学工程”中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这与“质量工程”设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思路不同。一方面,三类的划分显得很累赘,因为种类多,就会导致人为去变着法子找项目、找名头,导致了大量的停在“面上”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会导致政策的投机行为,高校在实际申报建设过程中难免就会做虚。

我们还可以从一些细节中看出6号文件的政策保障力度不如“质量工程”。比如,“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而“本科教学工程”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单方成立;再如,曾经很重要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后虽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但不是归口教学部门管理)等项目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等等。

表4 1号文件和6号文件的简要比较

在表4中我们列出了“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简要比较。由以上所述看出,“本科教学工程”有承上启下、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的本意。然而,从实施情况来看,从“质量工程”到“本科教学工程”,并不是质量保障的延续,实则质量保障的脱节和错位。正是6号文件这样的一个貌似“另起炉灶”的行为,导致国家“质量工程”随即“寿终正寝”了。“由于制度的嵌入现象、学习效应、预期收益、权力的非对称性等因素决定了人们更愿意维持原来的制度。”[3]政策延续的最大好处就是减少制度性成本,保持惯性,在循序渐进中继承创新。6号文件不应该背离有着很好基础、实际效果获得公认且运行才四年的1号文件,而恰恰应该成为1号文件在执行中的改进和加强。

研究政策制度,不能不提制度主义学说。历史制度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路径依赖,认为制度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强化,以自我强化机制,让制度一直运行下去。路径依赖常出现锁定现象,将制度锁定在一种低效、无效的路径中,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讲深化改革时常强调的动力不足、惰性封闭、肠梗阻、既得利益固化等问题。然而,毋庸置疑,路径依赖也有好的一面,在一个制度实施、发展过程中,应该让其形成路径依赖,在维持稳定中保持渐进式制度变迁,促使制度向好。从公共政策学制定与执行来讲,一项政策在其功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前,尤其是长远性的、基础性的和投入性的工程性政策,应该着眼中长期的维持运行,并在不断实施中深入推进、加以改进,就像国家的“登月计划”“长征系列”等一样。“质量工程”总体上抓住了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害,所实施的均为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长远性的项目,应该让该政策及其项目体系继续在改进中深入实施,从而不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综上所述,更为有效、合理的政策行动方式,应该是教育部、财政部以“质量工程”“二期”的方式,再持续实施推进。如此,才不至于导致推倒从来,终止甚至是废弃了一个颇有潜能效力和惯性力的有效政策。

三、前后两个国家工程政策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回过头来看,“质量工程”不仅仅是口头上、书面上的简称,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中都以此命名,比如2010年的教育部《关于开展“质量工程”总结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79号),就是直接以“质量工程”冠名,足见“质量工程”已经成为一个政策性话语。分析前后两个“同根同源”的工程,“质量工程”本可以在已获得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有改进地继续前行;同样,“本科教学工程”即便在已启动了的情况下,也应该在继承与发展“质量工程”中做得更好。

(一)政策生命延续:国家“质量工程”的“本应该”

“十一五”期间,国家质量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激发了高校和一线教师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然而,任何一个政策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充分肯定“质量工程”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或者回避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政策假设的角度,“十二五”期间倘若要继续实施“质量工程”(而不是“本科教学工程”),本可在工程项目的内涵式建设上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

一是扩大和增设直接面向青年教师和学生的项目。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实际参与性、受益面,鼓励教师从一线教学中获得更大支持,让教师而不是少数“带头人”在搞建设,避免将项目蜕变成少数人的专有或俱乐部。项目设计上要给青年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创设业务能力发展的保护期,如针对青年教师的国家级教学技能比赛、教改项目、教师进修培训项目等。“质量工程”面向在校生,要扩大学生创新实践舞台,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完善“国赛—省赛—校赛”及“一院一赛、人人有竞赛”的制度体系等。

二是设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的综合性工程。鉴于项目实施中表露出的改头换面多头申报、重复建设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对项目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政策改进可转而面向专业群、课程群、教学团队、国际化办学等设置综合性更强的工程项目。譬如,以一个专业群为单位,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将原有的分散项目“打包捆绑”,形成一个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的建设项目,让该专业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到“质量工程”建设中来。再如,设置一批旨在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信息化的项目,通过项目驱动和支撑,探索与世界名校的课程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实验以及师生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三是设立一批淡化竞争导向公平的普惠性项目。作为工程项目,提高教育质量除了必要的适度竞争和效益导向外,还应体现公平的导向。作为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型项目,设立一些各高校都能获得的公平导向型项目,这既能考虑到地区分布,又能兼顾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克服在“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项目评审过程中部分地区和部分高校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让普惠性项目直接分配至各地、各高校,但最终要通过验收来评估其效果。此举是真正从“重结果”获得的入门票评审转向“重过程”建设的机会参与,能引导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高校去“建设”更高更好的工程项目。

(二)政策主动承接: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的“本不该”

“本科教学工程”也已成为过去式,然而,我们不妨着眼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对其做一番简要评估,反思“本科教学工程”在传承对接“质量工程”时,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本应该”如何做得更好,从而进一步体悟什么样的政策才更能有效实施和服务质量保障。

一是切忌人为打破政策的传承与发展。事实上,我们要充分评估肯定一项形成发展中的制度的自我惯性、自我强化甚至路径依赖的正面效用。一项好的政策制度,在其功效能力未发挥完全时,其自我强化趋势为其运行提供激励机制,促其边际效益递增。“随着该制度的持续推行,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逐步下降,因此进一步的推行将带来较高的报偿,而退出这种制度的成本则在不断上扬。”[3]因为政策概念体系的人为切换,首先会导致政策的学习成本增加。教育部提出新的一套概念体系或设计新的方案,到了地方和高校需要重新部署、解释、学习、协调等,仅从行政成本就要付出很多的人力,这使得高校不愿意改变原有制度和运行。在一个五年内,从教育部到教育厅再到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比如“质量工程”的分管厅领导、高校副校长、教务处处长甚至基层的业务人员等几乎都要轮岗变动。在这种情况下,相对而言新任职者接手继续执行“质量工程”就显得更为轻车熟路,可以减少制度成本。一般而言,除非出现与旧体系决裂性的变迁,在原有框架之内作微调式、转换式、升级式的制度变迁更为顺理成章。

紧随6号文件之后,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坊间一度被寄予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厚望的“高教30条”,在实施中明显流于形式,未起到实质性作用。除了“高教30条”本身内容多、指向面广、失之宽泛外,更重要的还是它缺乏落地的抓手,尤其是资金和项目两个重要推手,因而并未引起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的重视。与同一期的曾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2011计划”也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高教30条”并未推动6号文件或者说本科教学工程更好地落地实施。值得反思的是,在“高教30条”中,还专门着墨强调“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发挥建设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尽管改了个说法叫“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从语义上讲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质量工程”保障三级体系更准确),但还是充分肯定了“质量工程”的做法并强调继续延续。

二是不应稀释政策的含金量与实际效力。“国字号”工程本身应强化其政策含金量,维护项目本身的层级和地位。“本科教学工程”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政策性驱动,其本身并未给地方政府和高校带来好处或新的增量。在“本科教学工程”中,各种名头数量的“廉价批发”问题还直接导致政策意义的稀释。由于数量多而贬值的要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个由教育部高教司下文组织报送和审核公布的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项目意义日渐名存实亡。加之项目经费很低(教育部1万元,要求配套2万元),是典型的“小牛拉大车”的理想诉求,也导致高校无心去管、无力去抓。从表5中不难看出,几年批下来上十万个项目,管理部门怎么去管?到了高校也就难怪连基本的立项、验收环节都省掉了,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和学生的实际投入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高校也不大可能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每年高达三万多个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实没有必要由教育部来评选公布,而应该下放到高校自己去遴选建设。教育部只需抓建设效果的认定、奖励环节即可,也即把建设过程交给高校,而不是评选后再让学校去建设。

表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数量一览表(单位:项)

物以稀为贵,而国家教学成果奖项目就很能从正面说明政策含金量的重要性。始于1988年原国家教委出台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家教学成果奖从1989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首次奖励大会,国家主席、总理亲自颁奖;1994年国务院以发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的方式,由国家法规来确定国家教学成果奖与科技“三项奖”并行,足见其地位与意义。从国家“质量工程”向“本科教学工程”转变,“国家教学成果奖”不仅未因“工程”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其严格的评审数量、过程规则等一直保留下来。正是因为明确的指引和规范的惯例,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教学成果奖在从过程建设到结果遴选方面,都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一项得力的“国字号”举措,也带动和确保了省级政府发布的教学成果奖建设评选工作。

三是政策的文化软实力功能不可小觑。一项政策运行之初,其自身的杠杆性硬实力居于主导地位;而一旦当它进入平稳常态化运行后,更多的是要政策本身所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功能发挥持久效力。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行的“两基攻坚”“课程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重点高校建设”“‘双一流’建设”等重要政策均为如此,最终成为一种国家的价值导向和文化符号。“质量工程”作为一个项目终究是要结束的,不可能无休止地延续下去。然而,“质量工程”成为一面旗帜,是因为实施“质量工程”所积累的价值系统、文化系统、管理系统才是根本的,这就是质量文化。国家实施“质量工程”,更要全员、全程、全方位树立正确的质量文化观,强化质量意识,营造践行追求优质、止于至善的质量氛围。“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到质量工程建设,落实到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内化为自觉抓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期行为,真正从根本上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4]

让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体系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首先要一改现有的“重申报,轻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重单个,轻共享”等粗放式、碎片化以及急功近利的不良文化现象。其次要坚持以质量为根本,坚定不移地从根本上树立起“教学中心地位”“学生学习发展本位”“质量立校”等理念文化,并在行动中持续推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要解决保障质量的基本建设投入问题,更要重视质量意识、质量理念、质量文化等长远和根本性问题。无论是“质量工程”还是“本科教学工程”抑或是其他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富有生命力的政策更要从一个“实体工程”走向“影子工程”,成为一种嵌入学校立德树人、院系人才培养过程、教师教学发展、学生学习成长的文化软实力。

[1]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 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贺武华.中国教育政策过程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黄容霞.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60 年演变(1949—2009 年)[J].现代大学教育,2010,(11).

[4]张安富.正确处理“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政策工程
政策
政策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助企政策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政策
子午工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