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及其审美原则

2018-06-27韩晓梅

报刊荟萃(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的女性美既有对当时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女性意识的自觉,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他内心深处未曾改变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观。通过探索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分析女性美的体现和这种美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后来研究者对这种美的看法,以此借用它山之石来攻玉,反思当今时代女性的特点。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女性美;神鬼狐妖

一、女性美在何处

(一)浅层的美:外在美

1.貌美

作家對女性的描绘有闭月羞花的貂蝉、玉环,沉鱼落雁的西施、昭君……蒲松龄的笔下的女性亦是貌美如花,风华绝代。《婴宁》“女郎携婢,捻梅花一枝,荣华绝代笑容可掬。”王生见了绝代荣华的婴宁便倍加思念,日渐消瘦。《画壁》中“(散花天女)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朱孝廉沉迷于壁画上美貌的少女,陷于画中,久难脱离。《聊斋》中的女性,有穷苦的少女,有游离天外的仙子,有狐妖鬼怪,她们不管是善良还是邪恶,但都是貌美如花的。

2.才美

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在《聊斋》中的女性,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她们不是花瓶,而是散发奇异芬芳的沁人心脾的鲜花。晚霞—卓尔不群的艺术天才。“振袖倾鬟,作‘散花舞,翩翩翔起,衿袖袜履间,皆出五色花朵。”晚霞的翩翩起舞,迷倒龙宫无数人。颜氏的刻苦与才学。颜氏,年少聪慧:“父在时,尝教之读,一过辄记不忘。十数岁,学父吟咏。”后来,颜氏女扮男装,步入考场,果然高中,踏入仕途,政绩斐然。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多才多艺,无论是舞技还是才学都是“巾帼不让须眉”。

(二)深层的美:内在美

1.女性大胆无畏,反抗封建

女性为争取爱情、婚姻自主,敢于冲破权势的羁绊,世俗的阻挠。《白秋练》中的白秋练“十五六岁倾城之姝”是一个蔑视封建传统,敢为情生,敢为情死的女性。她因窃听慕生吟诗而对其一往情深,相思成疾,以至到“为郎憔悴”的地步。在母亲的帮助下,她不顾慕生父亲的阻挠和鄙视“而父以涉远,又薄女子之怀春也,笑置之”,不顾龙君的威压,凭着自己的胆识,成就美满姻缘。连锁、白秋练、连城、阿绣这些痴情的少女,她们的爱情和婚姻,是走过艰辛路过曲折才得到的。

2.勇敢追求幸福,争取自由

女性为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而迸发出顽强的意志。即使身陷囹圄,为舞女娼妓,她们也勇敢地追求属于她们的爱情。在封建社会的泥淖中,遭蹂躏受歧视莫过于妓女。许多作品以妓女的悲惨命运为题材,来反映社会现实,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关汉卿《救风尘》,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聊斋志异》中的《鸦头》、和《细侯》却是以主人公为争取自由和建立理想家庭的强烈要求为侧重点。

3.助人为乐,扶危济困

多情温柔的舜华,屡次搭救危难中的张鸿;美丽聪明的娇娜,无私为孔生疗毒;勤劳甜美的红玉,真诚地帮助冯生。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品质在她们身上以体现。值得称道的是,在封建男权社会中,济弱扶贫、倾囊相助的美德只在男子,而蒲松龄却将这种美德赋予女性,来展现女性的心灵美。

二、《聊斋》的审美原则

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美的发现,而蒲松龄善于去捕捉生活中的美,采集民间的美来反映民间的善。《聊斋》中的美无奇不有,触目皆是。深明大义的黄发老人有美《田七郎》;足智多谋的垂髫有美《贾儿》;报恩多情的狐妖有美《小翠》;渴望至死不渝爱情的水中游鱼有美《白秋练》……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处处皆是美。

(一)《聊斋》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刻画了丑女形象,如林氏、乔女等,他们貌丑但却心美。蒲松龄否定了单纯从外貌来衡量女性的世俗观点而采用美丑对照的手法,将乔女相貌的丑陋与德行的高洁相对比,从思想高度着眼,极力刻画人物的高强品质,来讴歌女性的灵魂美,可见其独到之处。

(二)《聊斋》中美与善相结合原则

《聊斋》中许多美丽的鬼狐妖异、山水精灵不是因为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容貌使人留恋,相反,总是因为她们有倾囊相助、仗义执言、忠贞不渝的人情味而令人难忘,体现出一种善的力量。《娇娜》、《竹青》、《聂小倩》、《白秋练》等无不如此。

三、内外兼修下美的时代映射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的女性美既有对当时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女性意识的自觉,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他内心深处未曾改变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观。

女性意识的自觉。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思想的活跃,女性意识逐渐开始觉醒。她们通过参与经济活动,有了自尊自强的意识《黄英》贩卖菊花兴家道;她们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文学修养《颜氏》女扮男装,仕途顺畅;她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在婚姻生活中努力寻求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她们走出闺门,享受大自然。这是对传统“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权制的一种挑战。蒲松龄以火一般的激情塑造了许多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女子形象。

男尊女卑的体现。明清时期,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人们始终遵守“夫为妻纲”的所谓真理。蒲松龄的创作中仍是占在男性的道德高点,女性始终是为男性服务的。《红玉》中的红玉被冯翁讥笑,但仍自始至终为冯生筹谋划策。《小谢》中陶生仍是双揽小谢和秋容共枕。

四、结语

蒲松龄之所以能捕捉到这么多美,除了他生活丰富、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对人生、对下层人民的深沉的爱。他于塾师生涯中体会农民生活疾苦,在天灾人祸、贪污腐败中共鸣于百姓的灾难和痛苦,深谙黎民的喜怒哀乐。但我们需要明白在受封建伦理纲常深深毒害的清朝,蒲松龄能在《聊斋》中大胆的描写女性的美,大力歌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是难能可贵了,即使仍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实属正常。

参考文献:

[1]雷群明.聊斋写作艺术鉴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孙一珍.聊斋志异丛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4.

[3]马振方.聊斋艺术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4]吴组缃.聊斋志异欣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韩晓梅,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蒲松龄聊斋志异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聊斋志异小翠
蒲松龄
蒲松龄驳权贵
成语连线
由对立走向友善
半部《聊斋志异》手稿去哪儿了
蒲松龄隐诗批文章
蒲松龄妙批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