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2018-06-27李路全

祖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初中数学策略

李路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强调学生成绩的高低,而把重点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目前大部分教师都会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来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有一部分地区在初中数学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本文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 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比较基础,学起来也十分简单,但是高中阶段的数学难度非常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初中数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初中数学教学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教学阶段,它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建立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确定一个正确的思路。针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度不高的问题,教师应当主动创新教学方法,用一些趣味性的、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效率,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课前教师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预习,这种方法在其他的学科中有显著的優越性,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并不适用。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必须让学生在做相关类型的题目时明确自己的思考方向,有自己清稀的解题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仅仅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能根据相应的问题理清自己的思路。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事先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带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是由教师来讲解,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为了发现更多有价值问题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学生会集中更多的注意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并反复推敲几种证明的原理之间的联系、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各种推论逐一论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以比较高效的形式进行预习,还可以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熟练的将其应用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

二、鼓励学生组内讨论学习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开始会有一些不适应,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比较单一和简单,在遇到难度较大的初中数学问题时很多学生会觉得非常棘手,不知道解题思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如果教师马上对学生的疑惑进行答疑,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但是不利于学生自己思维的拓展,此时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组内合作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也可以把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向别人询问并得到完美的解答,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讨论,大部分细小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可以理出一部分思路,而且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会为班级内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班级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让学生通过动手验证相关结论

数学虽然是主要以计算为主,但是还有一些相关的理论和结论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在此类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像其他文科类性质学科那样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结论进行记忆,才能把它真正应用到求解题目中去,但是由于很多结论都是抽象的,学生仅仅通过书面的了解是很难完全把握住的,这时就可以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来验证这些结论,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学生既可以对该结论的推导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可以加深对该结论的记忆,不易遗忘,从而更好的应用到相关的题目中去。例如:在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记忆进行学习,学生会容易记错,而且可能会出现记忆不牢固的现象,在证明类题目中也很难实际应用到,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结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这一结论的操作过程非常简单,学生可以每人准备一根线,固定三个点围成一个三角形,分别对三条边进行测量,然后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将任意两边的差或和与第三边的长度进行比较,为了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学生可以多构造几个三角形,多计算几组数据,让任意两边都进行求和或者求差,并与第三边进行比较。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必备的学习方式,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不强等原因,学生很难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方面,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那么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必定能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减轻压力。在学期初,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学,大体了解课本知识,通过课前的自学,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减小,并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教师可以针对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自学计划。通过自学,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降低课堂上新课学习的难度,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进入高中后可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五、结语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每一个阶段的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学都是互相关联的,只有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打牢基础,下一阶段的学习才会容易很多,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起学生解答数学题时思考的方向,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只有这样,以后的学习才会更加简单,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速读旬刊,2017,(10).

[2]白玫.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7,(07).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