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8-06-27曹天水

祖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教育的最重要课程,合作学习关键在教师任务有效下达,根本在务实,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本文将对所见所行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思路作一个梳理。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机械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并且新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从实践来看,一些学校的合作有形式无实质内容,有过程无真正进展,根本原因还是认识不足,重点不明,措施不准。应该在追求实效上下工夫,千万不能徒慕虚名,为了看似合作而浪费师生精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成员分配不均衡

由于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造成了许多合作环节成为优等生的主场,整个过程都是优等生在积极的发言与讨论,然而大部分学困生却没有思路,插不上话,参与不进来,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把一部分学生硬生生变成旁观者。

(二)小组合作任务难度大或指向不明确

很多教师单方面认为只有复杂的难题才能使用小组讨论的教学策略,否则没有合作的意义,因此费尽心思提出了一些根本不符合学生现有思维的问题,这类题目确实对学生有很强的挑战性,但实际上,学生根本做不到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后果是适得其反的,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还会让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想到数学就会失去信心,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教师抛出的小组合作任务不明确,或者是一次性抛出的任务过多,此时,学生根本不知道接下来需要探究讨论的是什么。

(三)小组合作时间不充分

很多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刚接触到问题,还没等进行深入探究,就急于结束,学生间交流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属于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走形式,给别人看的,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没有实质上的进展。

(四)忽略小组合作记录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记录和反思非常重要,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合作过程中有太多的思考,这使得学生失去了更加深理解和提升认知的机会,很多学校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合作过程中的记录与反思,导致的结果是每一次合作都是新的,都只停留在最低的水平。

(五)缺乏小组评价

小组合作成果汇报后,相应的小组评价没有紧跟上来,造成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肯定,自然对于今后的合作探究交流造成影响。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进行科学的小组分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合作学习的成败首先要看小组成员分配是否合理,小组分配绝对不能盲目,要对全体同学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有最基本的了解,甚至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及兴趣爱好等,在此基础上,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目的是保证组内成员的差异性,促进优生带中等生和学困生,发挥组内成员共同优势,同时又能保证组间水平的均衡性,这样才能在全班进行公平的小组PK竞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做好小组内的分配,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来确定小组内的角色,例如,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发言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做小组长,知识理解全面的学生做小先生,各施其职,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

(二)充分利用学案,设置有效的小组合作任务

教师精心准备学习指导案,每个课堂环节环环相扣,首先,必须保证学习指导案上的小组任务符合学生现有的学情,做出合理预设,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独立就能完成,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问题难度过高,即便经历了合作讨论,也不會有结论,以上两种合作都是无效的,因此要提出符合学生现有思维水平的探索性贴近性问题,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通过自身不能有效解决,但通过合作探究后却能够完成,这样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其次,小组任务需具备开放性。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为小组探究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再次是任务的趣味性,单一枯燥的提出问题会导致教学枯燥,知识抽象,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完全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进来。例如:在《不等式组的应用》教学中,就可以设置情境:“班长总结了近一个月班级情况,提议对成绩进步较大及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多名同学进行表奖,打算共设置两个奖项,并且想要规定二等奖的获奖人数是一等奖获奖人数的二倍,一等奖奖励价格为18元的笔记本,二等奖奖励价格为6元的修正带,这时学习委员说班级基金只有360元,那么就请全班同学讨论一下具体奖励多少名同学?”

(三)提供充足的合作时间,借助计时器限时,增加小组紧迫感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先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产生独特见解,能够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这样才能够进行交流和讨论。为了控制好时间,备课时就应该设想小组讨论时间,课堂上利用计时器做好限时,在交流和讨论中,教师在各个小组间进行巡视指导,适时鼓励启发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借助小白板进行必要的合作记录

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必要的记录,每个小组可以配备一个小白板和三种颜色白板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大白纸,计时器限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内容的书面汇报,培养学生分条理框架进行小组总结,这是一次课堂回顾,更是一次提升,学生通过记录合作学习过程,可以从中整理出所学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够学会思考。

(五)借助加扣分板,及时进行小组合作评价

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比拼意识,限时完成的小组按照组号将小白板或者大白纸呈现在黑板上,评价的标准可以从小白板呈现时间先后顺序、书写规范美观度、内容完整性、形式创新性等几个方面逐一评价,评价的总分由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决定,同时将分数及时呈现在黑板的评分板上,学生普遍喜欢用磁扣升降进行计分。

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应用多项策略,例如,限时讨论、“小先生”助教、一直红笔在手中、限时小组PK、课堂后测接龙、一课一得等策略点燃学生小组合作比拼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真正达到思维的碰撞与发散,真正做到自主探究。

(作者简介:曹天水,大连市第七十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