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终端(微信)的老年远程教育模式研究

2018-06-27王俊彦金立江蔡骏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移动终端教育模式微信

王俊彦  金立江 蔡骏宇

摘 要:老年远程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伴随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改善,需要不断探索老年远程教育的新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终端应用于老年远程教育的优势,其次分析了使用微信进行老年远程教育的可行性和其教学模式的特点,反映出应用移动终端开展老年远程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移动终端 微信 老年远程教育 教育模式

引言

老年远程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項创新型举措,在教学方式上寻求突破,以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为核心,体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老年远程教育,必定提高老年人学习效果,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进来。在2009年江苏开放大学自主研发了“江苏学习在线”网站,2013年“夕阳红-江苏老年学习网”上线[1]。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设基于移动终端的老年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变得越发成熟。

一、移动终端应用于老年远程教育的优势

随着我国社会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育领域,这给老年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移动终端相对于传统电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高便携性。这是移动终端设备最大的优势,其中便携性不仅仅体现在移动设备的便携,也包括了学习资料的便携。我国4G网络和无线网络大范围普及,移动终端只需要安装必备的软件程序,就能够实现电脑端的功能,这种便携性让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时间更加任意,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不受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达到随时想学就学的程度。

第二,高可用性。目前,移动终端具有很多适合远程教育的学习平台,如微信、QQ等,它们都具备学习资料迅速传播的特质。这些平台的移动端开发已经领先于电脑端,不仅可以获得电脑端的功能外,还实现了GPS定位,划分特定人群等附加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学习者只需要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参与丰富的学习活动,可以查阅视频资料,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可以随时交流沟通,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自媒体性。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资料的接受者,同时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相反,还可以自己发布学习内容,给其他人学习,每个人同时即是学习者,也可以是学习的发起人。

二、在微信发展老年远程教育的可行性

微信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款社交软件,到2017年底,微信的使用人数已经达到十亿,对于老年教育来说,微信所具有的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新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这也为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1.微信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微信操作简单、便于老年人使用;使用成本低,不会给老年人增加经济负担。

传统的老年在线学习网站运营成本较高,首先需要有专业人员开发和维护网站,此外,还需要制作教学资源;微信是一款免费使用的网络平台,教育方可以申请公众号发布教学资源,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使用微信进行。对于老年学习者,使用微信上手快,不需要复杂操作,在使用微信学习的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之余,还可以与同学交流,增加了社交活动。对于老年远程教育机构,使用微信平台可以大大降低经济成本,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用微信给老年人提供及时信息服务。

2.微信用户粘性较高[2]

微信平台应用于智能手机,它是依托于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而产生。我国智能手机使用人数不断增加,到2017年底全国大致有七亿人使用上了智能手机。老年学习者对于微信的使用热情不断增加,他们可以使用微信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也可以与子女聊天,语音和视频,同时微信支付的推广也让使用微信成为了一件与时代接轨的事情,只需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只需要拥有微信平台,就可以解决很多生活学习的任务。微信使用人数已经突破十亿,这也为老年教育信息服务提供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基于微信的远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式,不管是基于电视或是电脑,都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近十年,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的普及给老年远程教育开辟了新的划时代的教学模式,随时随地可以学习也成为了远程教育追求的目标。

1.无固定的教学模式

老年学习者各自情况不同,希望学习的课程也不同,在微信中,可以通过不同课程的公众号参与学习,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可以采用慕课的方式,观看公众号推送的课程视频,对于一些需要实践的课程,也可以采用线上学习理论知识,线下集合实践的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需要交流,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对于一些直播的课程,如果学习者错过了,可以课后观看课程录像补充学习,这就使老年人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参与到互动式学习中来。

2.课余讨论

课余的互动主要通过微信的聊天功能进行课前和课后的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课前,老师通过微信群发布预习内容,让学习者对课程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课后,有对课程内容不理解地方,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向老师提问,老师再做出回答;学习者之间也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每个人有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发布,提供给别人学习。

四、前景展望

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通讯技术的持续发展,移动学习的模式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在老年远程教育中取得的成绩将会影响到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未来的移动信息社会中,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模式将成为所有学习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洁.积极探索现代老年远程教育的新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6) :122-123.

[2]张婷婷,陈思行,刘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教育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 , 15 (11) :75-76.

作者简介

王俊彦(1989-),男,江苏镇江人,在职博士,研究方向为老年教育。

金立江(1966-),男,江苏镇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教育。

蔡骏宇(1990-),女,江苏镇江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移动终端教育模式微信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移动终端云计算应用分析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