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设计

2018-06-27张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减数分裂生物学科教学设计

摘 要: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包括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与实践,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本文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为例,尝试阐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针对减数分裂一节课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减数分裂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大胆想象,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过程的奥秘;[1]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概念;

3.通过模型构建和归纳概括,阐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技能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提取信息,认同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2]

2.通过阅读教材、动画演示,训练识图、绘图能力,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

3.基于物理模型的构建,阐释减数分裂的过程及规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

1.基于温故知新,认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2.基于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生命的运动性有正确的认识;[4]

3.通过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形成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2.学生储备有丝分裂的知识,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一定了解;

3.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用生物学术语表达能力不足。

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为“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內容。

教学难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

2.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复杂又抽象,和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混淆;[5]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设计

——如何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张 瑶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 河北石家庄 051430)

摘 要: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包括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与实践,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本文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为例,尝试阐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针对减数分裂一节课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减数分裂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大胆想象,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过程的奥秘;[1]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概念;

3.通过模型构建和归纳概括,阐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技能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提取信息,认同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2]

2.通过阅读教材、动画演示,训练识图、绘图能力,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

3.基于物理模型的构建,阐释减数分裂的过程及规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

1.基于温故知新,认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2.基于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生命的运动性有正确的认识;[4]

3.通过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形成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2.学生储备有丝分裂的知识,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一定了解;

3.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用生物学术语表达能力不足。

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为“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

2.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复杂又抽象,和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混淆;[5]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

设计思路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按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依据探究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原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6]

整个课堂教学设为四个环节:

学法

1.自主學习 2.小组合作学习 3.构建模型

结语

减数分裂这一节同有丝分裂一样,是高中生物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课程内容很抽象,所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有些难理解,所以就运用了教材——多媒体——物理模型多种教学手段,用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给学生展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展示减数分裂的物理模型,在动态的情境中理解这一过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还存在着几个问题: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理解配子多样性和生物体多样性的基础,在讲解时可以用两对或者三对同源染色体的分裂进行演示。

2.本节课重难点较多,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整个过程。

3.在构建物理模型过程中,学生注重动态过程,但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每个阶段染色体的形态特点,可以拿出某一时期的图让学生辨认,也可以让学生课后画减数分裂每个时期的图,再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进行比较。

4.课后要加强联系,整理一些专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起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肖安庆, 颜培辉.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 中学生物学, 2017(3).

[2] 陈尚万.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分析[J]. 教师, 2017(5):88-89.

[3] 刘海燕. 聚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为例[J]. 江苏教育, 2017(11):54-56.

[4] 周伟力. 谈对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为例[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7(5):59-60.

[5] 王宇, 孙颖.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学设计[J]. 生物学通报, 2016, 51(10):21-23.

[6] 张萌. “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一节的教学设计[J]. 科技信息, 2014(8):199-199.

作者简介

张瑶,1989年出生,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现工作于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中学一级,硕士学位。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

设计思路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按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依据探究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原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6]

整个课堂教学设为四个环节:

猜你喜欢

减数分裂生物学科教学设计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沙盘实操”助解细胞分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