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8-06-27金维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数学策略

金维利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有效性对于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高中数学工作者们必须从自身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编者根据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随着我国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的调整和优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推动数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促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往根深蒂固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和“我讲你听,我写你记”讲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计划有组织的在讲课过程中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带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实现数学课堂上的高效率就必须将教学目标进行统一整合。首先,数学教师要改变之前那种“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其次,是要注重课堂知识点的充分挖掘,在许多数学知识点中包含了技能、方法、情感等多方面的隐性知识。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对培养学生们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在讲到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将国旗的形状及图案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这些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再次,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过于重视教学大纲内容,任何知识点都要用教材生搬硬套。而是应该主动学会变通,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做到这几点,可以极大的促进高中数学课堂上的高效性。

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完成各项数学任务,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新课程概念的推进下,老师要注重改善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逐步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鼓励者,将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追求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需改变以往课上自我为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轻松学”的状态。[1]

三、营造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

数学学习过程中避免不了枯燥乏味的时候,教学不单指的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一堂生动、效率高的课程无法在紧张的师生关系下进行。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有问题不敢直面提出,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很不利。为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和谐、互动性强的学习气氛,避免课堂气氛压抑,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新课标要求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来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对一线教育从业者的一次挑战。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这一过程中间需要教师搭好桥梁,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2]

四、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强大的力量。试想,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由衷地感兴趣,他可能会预习老师未讲的内容,根据已经学会的知识,自主钻研未接触过的问题;自学过程中他经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决问题四个步骤,锻炼了科学的思维品质,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着同样的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促使他课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紧跟老师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兴趣比智力更为重要,天赋异常的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同样不会很好的掌握一门课程。反之,学生将缺乏动力,没有学习劲头甚至厌恶学习。总的来说,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减轻学习带来的疲劳感,使学习时间延长。

五、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不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学生在基础知识、反应能力、学习能力各有差别,教学工作者要根据整体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要求和讲课进度,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想方设法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知识,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部分教育工作者以分数论学生,这种思想极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材施教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水平層面、考试成绩层面,更应综合全面地去考察。[3]

六、做好课堂教学的反思,这是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老师将该课堂知识点传递结束并不意味着这堂课的结束,还有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教学反思。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也是建立高效课堂的一个关键步骤。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教学反思必须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同时,教学反思中应该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否则就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重复没有效果。反思的出发点必须立足于我们自身实际的教学课堂,从中发现哪些是成功的以及哪些是需要改进的,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不断的反思再加以不断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使自身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得到改进和升华,最终真正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下,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必须还要转变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最终导向,重新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力求提升课堂效率;注重现代化教育方法、方式的改变,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紧跟时代潮流,培养现代化创新人才。本文中所提到的观点都是编者的个人见解,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与策略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去创造。

参考文献

[1] 陈云赞.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5(5):5-5.

[2] 周海霞.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 教育, 2015(12):00234-00234.

[3] 祁永旺.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 赤子:上中旬, 2015(24):31-3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