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2018-06-27杨富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初中政治学生

杨富会

摘 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法治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公民的法治意识也有了更新的要求。在初中阶段的政治课堂之中,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初中政治 学生 法治意识

引言

加强对全民的法治教育的任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可以通过对学生、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来缓解全民法治教育的难度和压力。同时,由于青少年即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则更要教育学生掌握全面和完善的法治意识,使其能够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此,作为初中政治教師,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寻求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法治意识,使学生成为合格且优质的公民,这也有利于全方位人才的养成,也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久发展。本文就围绕教师及教育部门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展开讨论,进而为其他政治教师提供有效借鉴。[1]

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要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就需要对学生的政治教师进行预先的法治培养和法治宣传,那样才能对学生传输最前沿、最全面、最规范的法律知识。在此,学校就可以聘请专业学习法律的教师或者学校主管法律内容的校长等,来对各位政治教师进行法治的培训和宣传,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法律知识,这样一来也能对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法治教育。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对法律知识和法治教育的宣传力度,进而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对法治社会、法律知识、法治教育有一个综合、全面、正确的认识。除此,政治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丰富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能够将法律知识以更平实和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其中包括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有案例教学等方式结合使用。[2]

比如,学校就可以开展法律知识讲堂的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进而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

二、着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教师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往往会有叛逆的心理,对于枯燥的知识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同时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还是懵懵懂懂,教师在此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就需要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方面教导,来对学生形成全方位的法律教育环境,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与可以共同教育的因素进行结合,包括课内外讲堂、媒体应用等,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而引导学生对社会新闻热点形成自己的正确的认识,并通过这些教育手段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3]

在此,教师就可以与学生的家庭进行联合教育,教师需要做的包括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将对学生所做的法治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家长,让家长也一同学习了解。从而能够多方面的为学生营造恰当的形成法治意识的环境,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

三、引导学生形成遵纪守法习惯

学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生一天中所处时间最久的基本上就是学校,那么相当于法律法规的校规就对学生具有深刻的约束作用。在此,政治教师及各位学校领导就应当引导学生能够对学校的规定纪律进行自觉的遵守,进而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校方对于学生群体中违反学校规定纪律的行为应当严格、严肃处理,依照相关的规定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工作,绝不姑息,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种具有强制性的模式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也使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法律知识进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提醒学生一定要在遵守规定、纪律的基础上来行动,共同维护和谐的校园及社会环境。

比如,学校中经常出现学生上学迟到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争吵打闹的现象。在此,就可以开展整治学校纪律的大会报告,对情节恶劣的学生通报批评,同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了解学生发生不好行为的原因,并予以妥善的解决。学校要帮助每一位学生,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通过案例提升学生法律认知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进而提升学生的法律认识。比如,当教师讲到“知识产权维护”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可以举出前几年非常著名的“琼瑶起诉于正侵权案”,在学生对“知识产权”术语不够明晰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就比如说是某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但另外一位学生将这篇作文抄了下来然后交给老师,结果受到了表扬。这时,抄袭的那位同学就是侵犯了作文原创者的知识产权。通过这个例子,同学们也就明白了这一部分的含义,也了解了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4]

五、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权

作为政治教师,还应当了解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其实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学生不可以一味地学习知识而不进行实践,这样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在此,教师就应当教育学生学会利用课堂的法律知识,来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教师在此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最基础的法律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学会承担应该的社会责任。

比如,学校附近有一些非法经营的网吧,让部分学生沉迷网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作为公民对于此事的正确做法。还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到,无论自己是以公民还是学生的身份,都应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这些非法网吧进行举报取缔。让学生在生活中合理运用法律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师应当抓住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法律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还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或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实效,并自觉成为法律的遵守者和维护者。

参考文献

[1]刘玉霞.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7(11):93.

[2]张才良.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13):62.

[3]孙芹.基于初中政治教学的学生法治意识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5(15):39.

[4]左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4(08):163+170.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初中政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