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措施分析

2018-06-27陈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游戏化小学信息技术

陈超

摘 要:在信息时代建设和发展下,游戏化教学为一种主要形式,将其应用到教学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但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为其提出合理措施积极解决。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课堂 游戏化

在信息技术时代发展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教学发展下,为其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将保证教学活动的稳定执行。

一、小學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第一,游戏化教学能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还在以教师作为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还无法吸引学生。因此,引入游戏化教学,能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实现[1]。游戏化教学是将其存在的各个因素进行融合,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是将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方式。并且,游戏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具备全面化发展模式,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能获得知识,也能在自己体验和发展下,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以保证在真正意义上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第二,游戏化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学习其存在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存在,对学生个体发展具备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限制,无法保证个性化和规范化发展,因此,在积极共享和发展下,要基于知识需求,促进双方的相互分析和讨论,保证在实践中得以进步和发展[2]。

所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面对大量信息,为了使小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并且,基于对游戏化教学方式的渗透,教师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创作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得以提升,对其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也能在课堂学习中,共同完成作品,保证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能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也能在积极发展下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奠定有力基础[3]。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措施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根据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引入游戏,能使学生对课程获得兴趣。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综合性特性,不仅能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工作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学习技术期间,要对学习方法做出分析。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影响,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和交流,无法保证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实现。而引入游戏教学法,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激发学生注意力,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到工作中。但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并不是在所有的课程中应用,还需要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为其选择出合理的游戏法。特别是在导入课程中,一个游戏教学方式,能吸引学生参与到工作中,为其学习提供强大动力。例如:在《认识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导入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期准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计算机组装游戏,使学生对其能有一个充分了解。同时,教师在对其展示的时候,可以引入“计算机找朋友”游戏,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形象化,实现自由组合。在这种展示方式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完成计算机组成部分和各个功能讲解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观看的视频转换到课堂上,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每个学生存在一个标签,使学生能自己找到伙伴,这样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为其营造出合适的课堂氛围[4]。

2.将学生作为根本开展教学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重点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进行培养。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基于新课程下的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促进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因此,在该发展条件下,教师在对教学游戏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文字输入比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可以选择某个游戏软件,使学生熟悉汉字的输入方式,确保学生输入准确性和效率的提升。在该游戏教学中,不仅能激励学生,也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对学生积极引导,也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保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产生更大兴趣。

3.促进教师的引导

为了使教师对其积极引导,需要在工作对游戏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在某个课程教学工作完成后,为了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在良好氛围内能充分掌握知识。例如:实现《画组合图形》游戏,组织学生玩俄罗斯方块,使学生在方块组合中,能将其形成不同的形状。并且,学生还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电脑上进行操作,详细分析学生的图形绘制、复制、粘贴等方式,保证学生能充分掌握知识,促进自身技能的提升。在学生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师也要对其详细分析,理解学生的自身水平,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对有效完成,也能实现良好的指导作用。

结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方法,能避免学生在学习中玩游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也要将学生兴趣作为主体,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丹.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273-275.

[2]凌秋虹.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113-116,129.

[3]华敏.论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93):120.

[4]贝佳磊.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6(7):366.

猜你喜欢

游戏化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