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策略分析

2018-06-27张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颖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但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综合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做到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引言

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提升学生读写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认真研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1]

一、善于思考,勤写读后感

小学阶段的學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积累很多素材,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思考,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是勤于思考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的,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勤写读后感。如,小学二年级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看图写话,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文本,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的图片,进行写作练习。再如,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会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对自己阅读过的文章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会。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找出秋天的雨的特点,即清凉、温柔、气味好闻、诗一首丰收的歌等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了解文中通过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加突显了秋雨的特点,让人们更加的喜欢秋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了解到的秋雨的其他的特点,然后运用比喻的句式说出来和大家分享,通过不同学生的分享就会形成一篇关于秋雨的小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这样的句式写出自己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主要针对秋雨的特点来写,这样通过有目的地训练,使得读写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素养。[2]

二、勤于学习,仿写课文金句

阅读时吸收是积累,写作是倾吐是交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实现读写结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学习课文中优美的句式,并积极地进行仿写和背诵,通过仿写和背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仿写句子,主要是要让学生对句子的句式进行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和体会,也能够熟悉相关的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读写能力。仍然以《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为例,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句和比喻句,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文中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得非常好,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如可以仿写春天的雨,写出春天的雨的特点,有的学生仿写的非常好,他写到:“春天的雨,吹起了紫红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该播种了。”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是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仿写,通过仿写的方式将读写进行有机地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积极体验,练习写作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要有与之相关的生活体验,通过实际的体验,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进而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写作,进行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经历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教材选文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写作练习。如,在教学《月球之谜》这篇文章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搜集大量与之相关的素材引导学生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对这一事物会感到非常的陌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大量的材料,然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但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要用较为接近学生发展实际的素材,如可以用“墨子”号卫星等这些先进的科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和写作的兴趣。[3]

四、大胆想象,练习扩写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学阶段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非常有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想象能力的培养不是漫无目的的让学生进行想想,而是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展开想象想,并能够将自己的想想写出来。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科幻类的文章才能够有效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展开。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实际展开教学,通过文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合理地展开想象,然后将想象到的内容进行写作,补写在文章的后面,也叫文章的续写或者是扩写,这类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操作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即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策略的合理运用,以免策略运用不恰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之,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尤其是在续写故事类文章或者是科幻类的文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想象,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扩写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

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素养和写作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写作,但是读写结合的前提和关键是学生要对自己阅读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相关的积累,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进行调控,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春花,李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写作(下旬刊),2017(04):8-9.

[2]郑蕾.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03):125-126.

[3]张德姨.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57+59.

[4]范元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3):70-71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