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巧妙融入实践

2018-06-27邹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邹媛

摘 要:导学式教学法凸出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习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导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为题,为更好的了解和应用导学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导学式教学方法 教学

一、导学式教学概念

导学式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强调了教师的引导和主导性作用,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主体性地位,是近年来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生本理念”生动应用,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明确的定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导学式教学法对于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具备更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分析和总结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探讨导学式教学的具体应用,为学生很好的了解、掌握以及应用数学知识,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思路。[1]

二、导学式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首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教学内容,是启迪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性学科,传统单纯讲授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占据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要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内容,学习的互动性、有效性以及创造性都相对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被“剥夺”,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严重的甚至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延续厌学心理。而导学式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填鸭式”教学弊端,尊重了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符合近年来提倡的生本教学理念,将学生重新回归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从完全主导转变为全面引导,有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2]

其次,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象思维,其本质上就是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求解的过程,整个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教师无法替代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求解方式,只能扮演引导者的和启迪者的角色,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教学情境,使其更加容易突破自我认知瓶颈,从而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教学内容,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学生在自主式的学习过程中,可借助互助合作、小组交流等形式,以一种共同提升、互助学习的模式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融入实践思路

1.做好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导学教学法的应用首先应做好教学导入工作。常见的教学导入法有:实验导入、案例导入、故事导入、活动导入等,基于小学生相对有限的认知基础,在实施教学导入过程中,避免直接输出的数学概念,应以趣味性和实践性为主要形式,变抽象数学概念为形象具体的实例化内容,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和猎奇心理,为下一阶段学生探索学习奠定基礎。教学导入阶段教师的导引作用极其关键,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导引形式进行结合,又要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学生互助、自主学习进行知识探索

有效的教学导入为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教学导入的基础上完成相关教学内容。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进行以个体为主的学习,对于学习进度、学习侧重点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掌控,相对更加灵活,一般相对简单的学习内容建议采取自主式学习;互助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智慧,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共享意识十分有益,但基于不同个体学习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在进度和内容侧重点的把我方面灵活性不如自主式学习,通常建议将难点部分由学生互助展开。学生学习过程作为导学教学法学习阶段极其关键,应灵活应用。[3]

3.教师根据学习反馈进行内容总结

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学习之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评述则显得尤为重要。总结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进一步强化,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误入予以纠正。当然教学评价也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做到实时反馈,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建议多表扬,少批评,采取相对轻松、愉悦的语言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习,进一步夯实导学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导”的作用。

4.其他方面

导学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各个学校和年级的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应用情境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提升导学教学法的适用性。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导学教学法对于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掌控能力以及总结评价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加深自身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为更好适应教学方法应用奠定强有力的能力保障。除此之外,导学教学法并不是孤立实施的,教师应灵活应用,也可以加强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度,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水平的提升不断贡献自身力量。另外,对于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也应成为提高导学式教学法应用的辅助工具,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技术的魅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4]

结语

导学式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辅助以教师有效的引导,从而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导学式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应用意义,符合当前提倡的生本教学理念,能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较好的帮助。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从导学式教学法概念入手,分析和介绍了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应用思路等内容,为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教育发展,提升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5]

参考文献

[1]万文铁.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62-63.

[2]王秀馨.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179-180.

[3]邱小琴.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3,15(04):156-158.

[4]王萍.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3):174.

[5]方云霞.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探析[J].学周刊,2011(26):7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