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有“味”的英语阅读课堂
——以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6 Whose dress is it?
2018-06-27邵珺
邵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形成了一些惯性思维,过于依赖阅读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觉得上课无味;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过多的机械操练冲淡了阅读教学的味道,让浓重的知识教学色彩掩盖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课堂变得乏味。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分级目标的表达中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置于首要位置:“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一级);“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二级)(教育部,2012)。刚接触英语不久的小学生,有其特有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学生需要有积极的情感参与课堂,如果课堂中学生缺少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行为将变得机械、乏味,就难以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努力构建有“味”的英语阅读课堂,这不仅是英语课堂的本色要求,更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手段。
如何构建有“味”的英语阅读课堂呢?本文以笔者执教的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6 Whose dress is it?(Story time)为例,阐述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故事话题——让课堂有“鲜”味
1.解读教材,确定主题情景
主题情景指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围绕一个教学主题而创设的整体情境。它是教学的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的辅助下,使教学内容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本单元标题是Whose dress is it?主要学习服装类单词及学会用句型whose问答。但笔者执教的是本单元中的Story time板块,其主要讲述了苏海、苏阳为参加化妆舞会挑选合适的衣服,以及在化妆舞会上和Helen,Mike谈论各自的服饰装扮。
是直接用单元标题作为本课的主题,还是根据本板块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情境?最终经过斟酌,笔者毅然放弃了单元主题,选用了让中年级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的话题fancy dress party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将教学内容自然置于主题情境之中。
2.聚焦主题,创设具体情境
教学中的具体情境设置应环环相扣,并将主题情境贯穿于课堂始终,使目标语言、教学活动、情景内容融为一体。笔者围绕主题,设计了以下具体情境:
分话题1:What’s“fancy dress party”?
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fancy dress party,教师先导入学习dress,再出示各种化妆服饰学习理解fancy dress,接着顺势引出“They’re for the fancy dress party.”,最后通过look and judge环节,对各种图片进行判断,加深对化妆舞会的了解,同时对化妆舞会产生了浓厚兴趣。
分话题2:Go to the party.
出示化妆舞会的海报the poster of the party,邀请同学一起参加舞会,并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准备扮演谁?你准备穿戴什么服饰?让学生带着期待进入舞会。
分话题3:Before the party,what are Su Hai and Su Yang doing?
观察图片,苏海、苏阳在挑选什么衣服参加化妆舞会?从而学习相关单词及句型,解决文本中的语言障碍。
分话题4:At the party,what are the students talking about?
在穿着奇装异服的舞会上,学生又在谈论什么呢?有什么特别之处?从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厘清文本思路。
分话题5:Enjoy the party.
在充满欢乐的舞会上,还会有什么游戏呢?通过“Game time”,学生拓展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二、运用插图——让课堂有“原”味
1.借助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课文本身的插图能提供大量生动的语言学习素材,同时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传达它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本课的插图就展示了Su Hai,Su Yang,Mike,Helen在化妆舞会上的装扮,但是文本对话中却没有提到他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Who do they act?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随图学习了相关服饰类单词。(见图1)
图1
2.运用插图,厘清语篇结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年级教材的语篇内容大都叙事性较强,文本插图能够体现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师应适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提供的线索,帮助学生厘清语篇结构。本课插图就体现了该故事的两个分场景,引导学生观察:In this story,there are two parts,“before the party”and“after the party”.Which pictures are before the party”,which pictures are“after the party”?学生根据观察,划分出了故事的两个部分,从而厘清语篇的结构。(见图2)
图2
三、课堂提问——让课堂有“寻”味
1.抓住学生兴趣点设问
课堂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师生互动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开启英语思维的钥匙。但是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课堂提问随意、形式单一、缺乏逻辑,导致学生要么不知所措,要么低头不语。这些课堂问题,无法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甚至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获得语言学习的成功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提出让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教学片断1】
T:What does“fancy dress party”mean?
S:It means“化妆舞会”.
T:Cleaver!But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fancy dress party”?
学生若有思考,但启而不发。
T:Here are some pictures.Let’s look and judge,are they about the“fancy dress party”?
学生根据不同图片进行判断
T:Now,what do you think of the“fancy dress party”?
S1:It’s interesting.
S2:It’s so funny.
S3:I like the fancy dress party.
T: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fancy dress party?
SS:Yes,I’d love to.
T:Me too.And I want to act the Snow White.Who do you want to act?
S1:I want to act the king.
S2:I want to act a lovely panda.
S3:I want to act a beautiful princess.
...
T:Sounds great!So what clothes do you want to take with?
S1:A cap.
S2:A nice dress.
S3:A T-shirt.(见图3)
...
图3
教师通过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在看图及判断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化妆舞会的了解,教师适时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ancy dress party?这时学生不再是启而不发,而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纷纷举手,表述对舞会的喜爱及期待。教师顺水推舟抛出问题: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fancy dress party?Who do you want to act?What clothes do you want to take with?这几个问题触及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英语的综合表达能力。
2.找准思维活跃点追问
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缺少逻辑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找准学生的思维活跃点,并且巧妙进行追问,提出真实性的问题,努力将问题转化为师生交际的需要。
【教学片断2】
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At the fancy dress party时:
T:Now,the students are at the fancy dress party.Look,how happy they are.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Let’s listen.
S: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gloves and dress.
T:Whose gloves and dress are they talking?
S:They are talking about Helen’s dress and Su Yang’s gloves.
T:Why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m?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m?
S:Helen’s dress is very beautiful.Su Yang’s gloves are very big.
T:Yes,how funny they are.Are these clothes theirs?
Let’s read and find the answer.(见图4)
图4
教师出示舞会活动的图片并提问: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但学生的回答并不完整清晰,教师设置Listen and answer教学活动,通过播放录音并追问:Whose gloves and dress are they talking about?指导学生表达要注意逻辑性和缜密性。到这似乎活动已经结束,但教师再次追问:Why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m?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m?学生们为什么要讨论裙子和手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最后教师质疑追问:Are these clothes theirs?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四、优化课堂活动—让课堂有“回”味
1.循序突破,获得学习成就感
本课的重难点无疑是运用whose进行正确问答,其中涉及到单复数句型的正确运用,如何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设计如下活动:
Step 1.Read and find让学生轻声朗读语篇第二部分,找出询问物品主人的问句。
Step 2.Read and compare通过学生朗读问答句,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问句中有什么区别。
Step 3.Thinking and summary归纳总结如何准确使用单复数句型。
Step 4.Look and say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利用所学尝试运用,巩固所学。
以上四个教学活动,既遵循了中年级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又根据其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梯度地设计每一个活动,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让学生获得了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见图5/6/7/8)
图5
图6
图7
图8
2.工具和人文相结合,触动学生真心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即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使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既然本课的主题是fancy dress party,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进入和享受fancy dress party呢?教师在最后设计了enjoy the fancy dress party的游戏环节。具体活动如下:
Game 1.Who has the super mind?(最强大脑)(见图9)
Step 1.出示语篇中孩子们穿的服饰,用十秒钟的时间记住这些服饰的主人。
Step 2.一学生背对屏幕挑战,其余学生根据出示的服饰,对挑战者询问:Whose...is this/are they?挑战者回答正确,就走上黑板将服饰图片贴在对应人物下方。
Step 3.校对黑板上重新布置的人物,并进行文本重难点的梳理和总结。
Game.2 Who has the best fancy costumes?谁的打扮最棒?为什么?(见图10)
图9
图10
第一个活动,套用目前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将本课所学服饰类单词和句型相结合,在挑战活动中复习和巩固了所学;而第二个活动则是让学生站在教材立场上,用英语点评文本人物的装扮并说出理由,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享受回味fancy dress party之乐。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难题,因此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探索,增“趣”添“味”,这样,学生自然就能学得有“味”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