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比较研究

2018-06-26肖雪刘洪愧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东亚价值链

肖雪 刘洪愧

摘要:地区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从价值链长度和位置、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主要经济体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角度,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展开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呈现此消彼长关系;日本最初处于唯一中心地位,而中国的地位很低;但是日本的地位不断下滑,而中国的地位不断上升,最终中国与日本有基本同等的地位,都是东亚价值链中心国家;未来中国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东亚价值链唯一中心国家。学者需总结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地位转换的原因和教训,从而促使中国的地位继续提升。

关键词:东亚;价值链;增加值贸易;世界投入产出表

一、 引言与文献综述

当前,学术界对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各类文献不断涌现。其一,各类型跨国或者世界投入产出表被构建出来。早在2013年,OECD和WTO就构造出世界投入产出表,且公布了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欧盟等机构也开发出包括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此外,联合国贸发会(UNCTAD)、普渡大学、日本等分别构建了跨国投入产出表。其二,多种增加值贸易分解框架被构建出来,对世界投入产品表进行分解以追踪增加值贸易(Koopman et al.,2014;Wang et al.,2013)。其三,基于增加值贸易数据,学界对有关GVC的应用研究不断增多。例如构建出反映一国在GVC中参与程度和位置的指标,研究GVC的经济效应,如对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技术进步等的影响。国内学者较多研究中国在GVC中的参与程度、位置演变、地位变化、经济效应,并对比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在GVC中的异同。

然而,学者们却忽视了对地区价值链的研究。地区价值链是GVC的雏形,随着生产的垂直分工由地区内延伸到全球,“地区价值链”才升级成为GVC。促使地区价值链向全球价值链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进步、高速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各国出口导向型贸易和产业政策的出台等。刘洪愧等(2015)则从新兴经济体的作用角度论述GVC兴起和发展的原因。由于地区价值链是GVC的源头和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有助于厘清GVC的微观结构。当今GVC格局主要包括东亚、北美和欧盟三大地区价值链。东亚价值链是最早兴起的地区价值链,其中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东亚价值链中具有中心地位和作用,中国则从2001年加入WTO之后开始崛起。

鉴于此,本文拟选取东亚价值链进行研究,且主要从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比较研究角度入手。我们希望本文研究能帮助我国学界和政策制定者清楚把握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地位的演变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 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介绍、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1. 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在地区价值链或者GVC研究中,最大的难点是数据的获取。由于数据可得性的约束,早期研究通常采用案例分析法,但是其全面性和代表性较欠缺。近几来,得益于国际经济组织分别构建了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学者从增加值贸易角度对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出口数据进行增加值来源结构的分解,GVC研究才成熟起来。所以,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构建以及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的提出,为GVC奠定了数据基础,使得从行业层面研究GVC分工成为可能。根据我们对文献的总结,目前最成熟的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主要包括前向分解法,代表性文献有Koopman等(2014);以及后向分解法,代表性文献如Wang等(2013)。前向分解法的特点是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行业出口包括直接增加值出口以及嵌入到下游行业的间接增加值出口。后向分解法的特点是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行业出口包括直接增加值出口以及上游行业嵌入到该行业的间接增加值出口。更具体地,Wang等(2013)开发出一种后向分解框架,把一国总出口分解成4大部分:增加值出口(DVA)、先出口再返回國内的增加值(RDV)、国外增加值(FVA)以及纯重复统计项(PDC)。这4大部分又可继续分解为16个更细的部分。他们也首次利用该方法对欧盟等构建的WIOD进行双边行业层面的分解,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数据,不仅包括一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比重,还包括增加值的国别来源。本文主要利用Wang等(2013)的分解框架获得东亚价值链细分数据。

2. 指标构建。现有文献构建过许多指标来研究一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例如GVC位置指标,虽然它能反映一国在价值链中是处于上游还是下游,从而一定程度上说明在价值链中处于有利还是不利位置。然而,处于有利位置并不能说明一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就很高。我们认为地位更多地指从价值链角度,其他国家对一国的依赖程度。所以,我们构建出一国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国外增加值的贡献程度指标(即一国在其他国家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用以判断一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3. 数据说明。增加值贸易分解需使用世界投入产出表,鉴于欧盟等构建的WIOD数据库质量更好、可比性更强、时间连续性也更强,本文使用该投入产出表。该数据库2013年的版本覆盖4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行业,时间跨度为1995年~2011年,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三、 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比较

1. 从东亚价值链发展视角的考察。东亚价值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成熟过程,虽然主导性国家在变换,但是参与国家(地区)数量随时间不断增多,价值链分工也越来越复杂。根据Escaith和Inomata(2013)对1985年~2005年间东亚价值链的研究,我们梳理出中国和日本的地位演变如下:第一,1985年,东亚价值链开始兴起,参与国家还较少,基本上是由日本组织推动起来的,其处于唯一的中心地位。日本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大量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用以生产各类出口产品。第二,到1990年,东亚价值链参与国家有所增加,日本仍然是中心国家,且地位有所增强。它不仅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中间产品,而且把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泰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经济体纳入到其主导的GVC中,向这些国家出口大量零部件,并外包大量生产工序到这些国家。第三,到1995年,日本仍然是东亚价值链中心国家,开始以出口中间产品为主。但是,美国开始参与到东亚价值链中来,通过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与东亚价值链发生联系,使得日本的地位有所削弱。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995年,中国还较少参与到东亚价值链。第四,自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之间的价值链关联越来越强,特别是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受到挑战,中国、日本和美国一同成为东亚价值链中心国家。第五,到2005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东亚价值链最为核心的国家,大部分东亚国家与中国有价值链关联,相互之间的联系强度和价值链长度都在上升。依托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以及从其他东亚国家进口高端中间产品,中国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最终产品并出口到世界各地。相反,日本和美国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有较大下降。总体来看,从1985年~2005年,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从基本上不参与,到参与程度和地位不断增强,直至成为东亚价值链中心国家。

此外,通过对Escaith和Inomata(2013)关于东亚价值链长度和位置研究的总结,发现从1985年~2005年,中国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参与长度显著增加,2005年就已成为参与长度最长的国家,而日本的参与长度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就价值链位置来说,日本仍处于上游,而中国仍处于较下游,反映中国在东亚价值链中仍以加工组装为主。

2. 从中国和日本对东亚各经济体出口国外增加值的贡献程度视角的考察。除了价值链长度和位置外,一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多指从价值链角度,其他国家对该国的依赖程度。这可以从一国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国外增加值的贡献程度(即一国在其他国家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占比)来考察。WIOD数据库包括41个经济体,其中位于东亚地区的经济体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印度尼西亚。我们分别计算中国和日本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来自这些经济体的比重。

表1给出了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主要经济体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可发现如下规律。总体来看,在1995年时,日本在东亚经济体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确实非常高,表明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这正好验证了上文的结论。然而到2011年,日本与东亚经济体的价值链关联都大幅下降了。对比而言,中国1995年时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日本差距非常大,其他经济体出口中来自中国的增加值比重非常低。但是到2011年,东亚各经济体出口中来自中国的增加值比重已经与日本的占比不相上下,甚至在部分经济体略高于日本的占比。这表明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不断取代了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部分环节,与日本已经有基本同等的地位,未来甚至可能超越日本。

具体来看,一方面,日本在东亚主要经济体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都在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从东亚整体来看,在1995年,日本在东亚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高达18.13%,此后不断下降,到2011年已经下降到8.99%,降幅高达50%。从中国来看,来自日本的国外增加值占比降幅更大,从1995年的21.46%下降到2011年的9.98%,降幅高达53.5%以上。从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地区来看,来自日本的国外增加值占比也有很大降幅,2011年的占比基本只有1995年占比的一半。这无疑说明东亚各经济体与日本的价值链关联不断弱化,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减弱。另一方面,东亚各国出口中来自中国的国外增加值占比却表现出随时间不断上升趋势,从1995年时占很小比重到2011年占相当大的比重,与日本的占比已经不相上下。从东亚整体来看,来自中国的国外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3.78%跃升到2011年的8.80%,上升幅度高达132.8%。从日本来看,该比重上升幅度尤其大,从1995年的5.26%跃升到2011年的16.19%,上升幅度高于200%。对于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地区而言,该比重也是成倍增长。这说明中国在东亚价值链中已由1995年时的无足轻重转变为2011年时的不可或缺,各国对中国的总体依赖程度已非常强。

四、 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地位演变的比较研究,本文发现如下结论:(1)从价值链长度和位置来看,从1985年~2005年,中国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参与长度显著增加,2005年就已成为参与长度最长国家,而日本的参与长度基本无变化。但就价值链位置而言,日本仍处于上游,而中国仍处于较下游,反映中国在东亚价值链中仍以从事加工组装环节为主。(2)从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主要经济体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看,虽然日本最初在东亚经济体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非常高,表明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但到2011年,日本与东亚各经济体的价值链关联都大幅下降了。相反,中国1995年時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日本差距非常大,但是到2011年,东亚各经济体出口中来自中国的增加值比重已经与日本的占比不相上下,甚至在部分经济体高于日本的占比。这表明中国取代了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部分环节,与日本已经有基本同等的地位,未来甚至可能超越日本。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几点建议:(1)总结中国和日本在东亚价值链中地位转换的原因和教训。日本地位的下降一定程度上由于其资料匮乏、人口老龄化,但是更多可能与政策制定的失误有关,例如错误的产业政策、错误接受美国强加的广场协定,等等。中国地位的上升,固然得益于人口红利、资源红利,但是政策红利也不可或缺。中国长期以来鼓励加工贸易,成立各种类型的加工贸易开发区、对外开放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这对中国成功融入东亚价值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者们需总结中国和日本的成败经验和教训,并进行提炼以上升到理论层面来指导实际。(2)政策制定者更有必要系统总结日本地位下降的原因,以及中国地位上升的原因,从而制定政策促使中国在东亚价值链中的地位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洪愧,张定胜,邹恒甫.新兴市场与全球价值链——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2).

[2] Escaith H, Inomata S.Geometry of global value chains in East Asia: the role of industrial networks and trade policies[A]//Global Value Chains in a Changing World[C], Edited By Deborah K.Elms and Patrick Low,2013.

[3] Koopman R, Wang Z, Wei S J.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2):1-37.

[4] Wang Z, Wei S J, Zhu K.Quantify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 at the Bilateral and Sector Levels[R].NBER Working Paper,2013.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号:2017M61109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4CJY003;15CJY062)。

作者简介:肖雪(1982-),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经济;刘洪愧(1987-),男,汉族,湖南省耒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站博士后,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贸易。

收稿日期:2018-02-14。

猜你喜欢

东亚价值链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学霸“三小只”
《价值链重构》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