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复习方法的讨论

2018-06-26夏万才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答题技巧复习方法

夏万才

摘 要:当今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立意。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下功夫。本文旨在探讨方法论的有关问题,包括历史意识的培养、复习方法的探讨和答题技巧的总结。

关键词:历史高考;复习方法;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4B-0079-03

一、 历史意识的培养

历史意识主要是指学习历史的要素及悟性。具体而言,“歷史意识是指人们由历史知识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历史意识的价值在于形成维系、强化群体组织的内聚力,建立起文化上、种族上的归属感,塑造民族的文化性格、民族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激发探索与发现的学术动力,加深对现实社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获得与形成历史意识的主要途径在于学习与运用历史背景性知识、连续性知识、差异性知识、求证性知识和反思性知识。”要培养历史意识,必须要弄懂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学习目的等问题。历史就是人类活动的总和,是已经发生过的一切文明和文化。其主要构成因素是时间、内容和人物三要素。人物是指一定的个人、集团、阶级,任何人物的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不可能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所以,学习历史必须时时抓住人物、时间、空间三要素。

时间是历史的载体,历史是时间的集合,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之中,离开历史时间的教学,就没有系统的历史过程,更看不见事物的因果联系和发展规律,因而,历史时间概念的教学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学习历史的时间概念非常重要,记忆时间也就成为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要分清历史上的主要纪年法: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伊斯兰教纪年。其中公元纪年最通用, “年代”和“世纪”两个概念又最常用,因此,必须弄懂其含义和划分方法。其次,把一些时间总结成规律来记忆。如年代本身就是连续自然数、两位数相同、首尾数相同,还有年代具有连续性、规律性间隔等特点。

空间同样是历史的载体。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所以记忆空间也非常重要,而且极易与地理学科联系。“历史地图是人类某一历史时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直观反映,显示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现象,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记历史地图可用地理方法,将地图划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等几类。不同类别的地图记忆法和内容的共性要求以及个性要求需要总结出来,便于学生记忆。

历史意识还包括因果论、过程论、阶段论等。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前因和后果,都要有一个演变过程,都要分阶段进行。所以,评价历史问题,必须注意“三论”,才能凸显历史意识。

二、 看书五步法

学习历史,离不开历史课本,而要学好历史教科书,必须时时看书,时刻保持对课本内容处于熟悉的状态,不然,历史书是一看就懂,一放就忘。为此,我认为看书“五步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步: 通览教材。包括目录、引言,章节题目、正文,插图、图表、地图、引文、注释、练习题、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等。

第二步: 抓骨干知识。把教材中的骨架性、核心性知识深刻理解、记忆,并找出骨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以点带面,抓住主要矛盾,其他则迎刃而解。

第三步: 解决历史基本概念。历史课本中,基本概念比比皆是,一小部分在教材中有解释,但大部分无解释。而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面。概念理解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历史学习。所以,必须弄懂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四步: 原理运用。用历史学科的原理,如因果论、过程论、阶段论等,更要用政治等学科的原理,诸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等。用这些原理指导看书和做题,就容易有角度、有思路、有出路,就容易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因而也更能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步: 学科间的联系。“历史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阅读理解表述离不开语文基础,抽象的理论离不开政治原理,诸多的空间概念离不开地理知识。”学习历史,要时时注意不能单纯地把注意力放在历史本身上,而是要多和政治、地理、语文,甚至理科结合,才能把历史放大,成为大历史,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历史,学好历史。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选择题答题技巧

1.分清题型。

历史选择题题型很多,但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七种,分别是:(1)一般识记型,主要考记忆。(2)组合选择题,包括排序题,主要考记忆,但选择内容增多,是一种变相多选,难度增加。(3)史实或概念区分题,主要考记忆、理解和精确区分能力。(4)比较选择题,主要考单位时间内对两个以上信息点的记忆、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其特点是单位时间内思考的信息量增大,难度相对增加。(5)材料选择题,主要考分析、归纳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关键是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抓住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6)因果选择题,包括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两个子类,此类题的难度在于因果之间不好区分。问原因时容易选结果,问结果时容易选原因。因为因果之间不完全对应,除了一因一果、还有一因多果、几因一果、有因无果等多种形式。所以答此类选择题关键是区分因果用词。原因范畴的用词很多,如根本原因、基本原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索、目的、前提、条件、动机、出发点等等。结果用词有褒义性用词,如进步性、贡献、功绩、积极作用、积极意义等。贬义性用词,如局限性、危害、恶果、消极作用、消极意义等。中义性用词,如结果、后果、评价、认识、看法等。(7)最佳选择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以上都有道理,从中找出哪一项最有道理。答此类选择题需要记忆、理解、归纳、推理、概括、抽象等综合能力,是历史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以上七种题型为单一题型。考试时往往是两种以上题型的综合,称为复合题型。

2.多用排除法。排除法是各种选择题通用方法,历史选择题也不例外。它要求通过分析判断,先把最不可能的选项逐次排除,从而找出正确选项。

3.审题三要素。解答历史选择题,审题非常重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审题关键要抓住三要素,即时间、空间和类别,也就是题目包含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类型的问题。此三要素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但不论何种形式,必须审清三要素,才能答准确。

4.抓关键词或概念的含义。在一些歷史选择题中,关键词或概念含义非常重要。充分理解,就容易答题。如“实质”一词在历史选择题中时常出现,要准确答题必须深刻理解“实质”一词的含义。“实质”也称“本质”,是指一个事物本身的内涵或内在特征。所以,表象特征不行,哪怕起决定作用都不行。

5.明确概念大小。历史选择题中,经常存在着各种概念。答题时要注意: 在同类概念中,当大小概念并存时,一定要选大概念。因为大概念包含小概念。大概念能够代表整体,具有全面性、典型性;小概念仅代表局部,具有片面性和非典型性。

6.运用政治原理。一般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运用政治原理答题,往往会使学生形成新思路,事半功倍。如当政治与经济并存时先考虑经济,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存时先考虑生产力,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并存时先考虑社会存在,当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时先考虑普遍性,当内因与外因并存时先考虑内因,等等。

四、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这两类题均属主观性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但基本思路与选择题类似。同样需注意分清题型,把握审題三要素,抓住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或概念的含义,运用政治原理指导答题。

五、一、二轮复习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

1.实用性、方便性和高效性原则。(1)教材: 由厚变薄;弱化细节,强化主干;抓重点,分清角度和类型。(2)做题:精做,即容易题型适当练,重点题型重点练,容易出错题型经常练;了解具体题型及做法。(3)方式:专题式、小型问题式、单元式、阶段式等,可用一种,也可多种方式交叉使用,应以简便为原则。

2.相近性、相关性和相异性原则。(1)相近性: 同一种知识在教材的不同地方出现,出现的角度则可能不完全一样,所以需要把这些知识综合归纳,才能形成对这一知识的整体认知和把握。(2) 相关性: 同一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总结,主要指历史专题,把这些问题归纳到一起,就能对这一类知识形成整体认知,并能从中发现很多规律性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3)相异性: 同一种知识或同一类知识的特点需进行分析和对比,就是相异性,这是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必要手段和过程。如分析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中就能分析出三次工业革命的继承性和发展变化。

3.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原则。(1)以本为本: 是指高考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 其他学科的课本只是工具,高考中运用这些工具解答课本以外的问题。而历史高考题主要源于课本知识,所以学习历史必须看书、看书、再看书,课本就是高考的根本。(2)以纲为纲: 就是指高考历史考纲和文综考纲中的样题和高考试题,要深入研究,小心求证,细心解读,明确方向。这是把握高考的最主要工具,也是分析高考信息的最基本源泉。

4.综合性、系统性原则。(1)历史自身的综合,包括知识的综合、思维的综合;系统性原则主要是要管好“自家门”。(2)政、史、地的综合:包括单位时间内三科思维的不断转换问题、三科交叉问题、三科语言特点问题、三科思维特点问题和有综合意识问题等。这些问题虽不是主要方面,但也要在复习中注意解决,以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二轮复习的方法技巧

1.增强时间和空间意识:(1)时间性:历史是时间的集合。所以无论看书还是做题,都要充分注意时间性。而专题复习容易削弱时间性,因此更需树立时间意识。(2)空间性: 在认识地点及位置的基础上,重点在于培养空间联想和三维意识,从而使历史事件活灵活现,增强形象记忆能力。

2.网格化复习。在纵向专题复习的同时,必须强调知识点所处的单元或阶段位置,否则就容易出现“两层皮”,顾此失彼,继而导致整体感的丧失。所以在进行专题复习时,一定要纵横交错,形成网格化,才会有整体感和全面感。

3.注意隐性知识的挖掘。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隐藏在字里行间或地图上,属于“尽在不言中”的知识。如果不细心挖掘,就容易出现知识的缺陷和漏洞,影响高考成绩,所以无论老师教学还是学生看书,都要尽可能将其挖掘出来,使历史知识完整化、丰满化。

4.学生主体化。二轮复习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均已学完并基本掌握,留下的只是能力提高的问题,调动已有知识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问题。因此,二轮复习更有条件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要充分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学生出题、讲座、评题等,这样更能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复习效果和学生的解题能力。

5.二轮复习中还要特别注意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诸如“第一页现象”和“假忘现象”等问题,从心理上保证二轮复习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2]贾志武.怎样进行历史时间概念的教学[J].高中生学习,2013,(7).

[3]王生.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2012,(2).

[4]张燕.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教育,2010,(31).

猜你喜欢

答题技巧复习方法
基于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学专题复习方法实例探讨
建构知识网络 提升关键能力——元素化合物复习方法
历史二轮复习方法
——复习课的要求
高三语文冲刺复习方法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的一般考点及解题思路的几点说明
备战中考中的感叹句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中考英语“三轮五环节”复习方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