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沉默”,让课堂活起来
2018-06-26朱水香
朱水香
摘 要: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们百家争鸣、议论纷纷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要打破课堂的沉默,让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沉闷;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4B-0049-02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这样定义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那就是课堂上应该充满读书声、议论声甚至笑声,学生们能够大胆争辩,畅所欲言,自由展示自己。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上总是非常的安静,只能听见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声,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现在我们呼吁,打破课堂的沉默,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动起来,在互动交流中展示自己,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示的舞台,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让课堂走向高效。
一、激情演讲,抒发真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探究的乐趣,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喜欢语文课堂。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注重为学生搭建供学生自由展示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解读文本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尽情地抒发出来。而激情演讲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感,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一举两得。
例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认识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但是却坚强乐观地与病魔作斗争并且还致力于艾滋病宣传的故事,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纷纷被恩科西的精神所感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第五、六、七三个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在这三个自然段中作者分别写下了哪几件事?”通过学生们对文本的分析,概括出这样三件事:1.恩科西出席艾滋病研讨会,呼吁人们关注艾滋病;2.已经是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3.恩科西表示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还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在这样的解读过程中,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深刻体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布置任务:“同学们,看来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感受非常深刻,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我们就以这篇课文为中心,请大家自由发言。”教师就这样为学生创造了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舞台,学生们在演讲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尽情发挥,让课堂走向了一个高潮。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抓住学生们感触最深的点进行切入,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演讲,让学生自由发言、尽情展示自己。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得到了抒发,而且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二、互动交流,碰撞思维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勇敢发言,并且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甚至进行激烈的争辩,这样的课堂效果远远好于教师单纯的讲解。而且,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主动走进文本探究,激活思维,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个性化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第九节和第十节时,有这样的一句话:很不情愿地把自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这是法布尔高兴而归,却遭到父母的责骂时的一个举动,而这时有的学生这样提问:“老师,这时候法布尔一定是非常不高兴的,那么,我们将里面的动词‘放改为‘扔是不是更加贴切呢?”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但是教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都想一想,这样换一下有没有影响文本的表达?或者体会一下哪一个词语更好地表达出了法布尔的心情?”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经过大家的讨论探究,大家认为还是原文好,原因是虽然法布尔不高兴,但是昆虫对于他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不可能“扔”出去,肯定是小心地“放”起来,这样的描写更能突出法布尔对于昆虫着迷的情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答案,这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自主阅读的乐趣。
三、角色模拟,真切感知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打造不一样的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模拟的方式体会文本内容,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找到感悟的生成点,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文本的具体内容以及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走出教材,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显然是更加高效的。
例如,在教学《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内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战胜了命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的动人事迹。这样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的很好的素材,但是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中的精神蕴含呢?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进行活动,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处在黑暗中的感受,在学生畅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让学生体会海伦就是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让他们的眼中流露出对海伦的尊重、敬佩和崇拜,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主动融入到体验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能够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切的感受。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高效,而且生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在自由演绎的过程中释放无穷的活力。
四、动手操作,打破常规
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接受文本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而打破教学常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动手亲自做一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心投入学习,更能让学生获得深刻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解读。
例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文本的第二段,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苹果,每四個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练习,看一看怎样才能切出好看的五角星,同时提醒学生要一个一个的实验。在具体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第一次切都没能切出完美的五角星,学生们在教师的点拨下继续实验,最终得出在苹果的黄金分割点上才能切出好看的五角星的结论。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师和学生通过讲解文本内容进行学习的方式,打破常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试一试,使学生们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对文本中的内容有了更加详细的感受,而且这样的形式深受小学生的喜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现在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不应该让沉默成为我们的代名词,而是应该打造一个学生们积极争辩、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乐园。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能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探着脑袋主动融入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信走出沉默的语文课堂定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纪雯静.优化课堂设计,重视平等对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J].求知导刊,2015,(18).
[2]邵军.为学生成长而教——小学语文“成长课堂”的意蕴与构建[J].课程教学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