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秃鹫腺胃和肌胃的组织结构观察

2018-06-26晁青鲜崔富景赫晓燕

野生动物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腺胃外膜秃鹫

晁青鲜 崔富景 赫晓燕*

(1.太原动物园,太原,030009;2.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

秃鹫(Aegypius monachus),隶属于隼形目(Falcon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是一种大型珍稀类猛禽。其消化系统的主要特征为食腐,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分布范围较广,因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在国内,关于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的研究很少,刘自逵[1]、路纪琪[2]等通过实体解剖的手段对秃鹫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报道,关于秃鹫消化系统组织学的观察和研究尚未有报道。

本研究应用石蜡切片制作技术与HE染色法对成年秃鹫的腺胃和肌胃进行制片染色,对其组织学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为研究秃鹫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提供组织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材料为太原动物园2016年救助回的成年秃鹫(雄性,标号1601)。

1.2 试验方法

组织切片的制作: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片厚5 μm,HE 染色。

1.3 结果观察与分析

将染色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2 试验结果观察

2.1 腺胃的组织结构

经过对秃鹫组织切片的观察,得知秃鹫的腺胃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以及浆膜构成。黏膜又分为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三部分。

2.1.1 黏膜

2.1.1.1 上皮

腺胃的黏膜形成了许多皱襞,存在有脱落的上皮细胞,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体大多呈现为柱状,有少数细胞呈现为椭圆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体基部。

2.1.1.2 固有层

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大量的腺体。其包含的腺体可分为黏膜上皮向固有层内陷所形成的浅层单管腺和深层复管腺。复管腺发达,由许多腺小叶构成,小叶的断面为圆形。

浅层单管腺(图1)是由黏膜上皮向固有层内凹陷而形成的,周围有一层柱状上皮。

深层复管腺(图2),体积较大,腺体呈椭圆形或圆形,各复管腺之间存在有结缔组织。

图1 黏膜固有层,腺胃,秃鹫,HE,40×Fig.1 Laminae propria,glandular stomach,vulture,HE,40 ×

图2 黏膜固有层,腺胃,秃鹫,HE,4×Fig.2 Laminae propria,glandular stomach,vulture,HE,4 ×

2.1.1.3 黏膜肌层

黏膜肌层(图3)为纵行平滑肌,较发达。

2.1.2 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图3)存在于黏膜肌层与肌层之间,不发达,有血管存在。

图3 腺胃,秃鹫,HE,4×Fig.3 Glandular stomach,vulture,HE,4 ×

2.1.3 肌层

肌层共分3层(图4),由较厚的中环肌和较薄的内、外纵行肌组成,肌层内有少量的血管。

图4 肌层,腺胃,秃鹫,HE,4×Fig.4 Muscular layer,glandular stomach,vulture,HE,4 ×

2.1.4 外膜

外膜,为浆膜。

2.2 肌胃的组织结构

肌胃组织结构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以及外膜4层结构。

2.2.1 黏膜

2.2.1.1 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有明显的脱落现象,上皮内陷于固有层内形成许多的单管状腺体(图5),其开口位于隐窝底部。但黏膜表面未发现有类角质膜覆盖。

2.2.1.2 黏膜固有层中有大量的单管腺和胶原纤维(图5)。

2.2.1.3 秃鹫肌胃的黏膜内有一层黏膜肌层(图5),为环形平滑肌。

图5 肌胃,秃鹫,HE,4×Fig.5 Masticatory stomach,vulture,HE,4 ×

2.2.2 黏膜下层

在肌胃黏膜下层内有大量的结缔组织与血管的存在。

2.2.3 肌层

肌层(图6)由中环肌与内、外纵肌3层平滑肌组成,中环肌较发达,内外纵肌较薄。

图6 肌层,肌胃,秃鹫,HE,4×Fig.6 Muscular layer,masticatory stomach,vulture,HE,4 ×

2.2.4 外膜

外膜为浆膜,较薄,有血管。

3 讨论分析

经过对秃鹫肌胃和腺胃组织学切片的观察发现,秃鹫肌胃和腺胃的组织学结构与家禽的结构基本相似,均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以及外膜构成。

多年来的研究表明,禽类的深层复管腺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胃底腺,兼有分泌盐酸和蛋白酶的功能,其中以胃蛋白酶为主[3-5]。秃鹫作为一种飞行猛禽,对能量的消耗非常巨大,其腺胃中发达的复管状腺,能够在短时间分泌出大量的蛋白酶,而较发达的黏膜肌层,有利于腺体排出胃液,极大地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从而满足了秃鹫对巨大能量的需求。其较薄的黏膜下层,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秃鹫在飞行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食物的性质和活动代谢特点与肌胃的结构有最密切的关系[6]。与家禽相比,秃鹫肌胃黏膜表面无类角质膜(如鸡内金),可能与其食性有关。家禽是杂食性动物,其肌胃表面厚厚的类角质膜不仅可以配合肌胃中的沙砾将食物碾碎,同时也能保护肌胃在食物碾碎这一过程中不受沙砾摩擦所带来的伤害。而秃鹫作为食腐动物,其食入的食物高度腐化同时肌胃内仅含有极少量的沙砾,主要靠蛋白酶消化食物,所以秃鹫肌胃内膜的类角质化很低,无类角质膜。

家禽(如鸡)肌胃的肌层为平滑肌,很厚,主要是环形肌,分为4块,外纵肌在发育过程中消失,肌胃的主要功能是对来自嗉囊的粗硬食物进行机械性消化,肌肉的收缩使胃内容物获得均匀的搅拌,加上肌胃中的沙砾的配合,能把坚硬的食物磨碎[3]。而秃鹫,作为一种食腐性动物,食入的食物高度腐化,无须大力碾磨,所以其肌胃中仅有极少量的沙砾存在,黏膜表面未发现类角质膜覆盖,同时秃鹫肌胃的肌层虽然可以观察到中环肌和内、外纵肌3层平滑肌,只有中环肌较发达,与家禽相比,肌层并不发达,这可能与其食腐性相关,肌层的收缩只需将食物与胃液迅速混合均匀即可。

截至目前,国内有关鸟类消化管组织结构的研究并不多,只对大鸨(Otis tarda)、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黄喉鵐(Emberiza elegans)、毛腿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西非冠鹤(Balearica pavonina)、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长耳鸮(Asio otus)、朱鹮(Nipponia nippon)等鸟类消化管组织结构有过研究[7-15]。同家禽和这些鸟类一样,秃鹫的腺胃和肌胃组织结构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以及外膜构成,腺胃固有层内均有单、复两种管状腺,由于运动和食性的不同,各层的发达程度并不一样。在肌胃的黏膜表面,只有秃鹫和长耳鸮内壁未见明显的类角质膜,这可能与它们的食肉性有关。

综上所述,秃鹫腺胃和肌胃的组织结构类似家禽和其他鸟类,但具有其特征,与其食腐性有关。

[1] 刘自逵,刘进辉,黄复深,等.秃鹫消化系统的解剖观察[J].经济动物学报,1998,2(3):39-43.

[2] 路纪琪,牛红星,吕九全,等.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1):78-80.

[3] 罗克.家禽解剖学与组织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0-63.

[4] 马丹丹.太行鸡消化生理特点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5] 杨倩.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206-210.

[6] 徐兴军,王有祥,邵淑丽,等.鸟类消化系统形态解剖学与生理学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5(21):64-66.

[7] 刘玉堂,田秀华,于学伟,等.大鸨消化系统组织学观察[J].动物学杂志,2002,37(5):37-41.

[8] 贾东平,彭克美,姜国彦,等.东方白鹳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一) [J].野生动物,1990,11(6):33-35,24.

[9] 张子慧,肖方.黑颈鹤消化道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1):48-50.

[10] 叶春艳,刘宁,刘志平,等.黄喉鵐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J].野生动物,1994,15(1):34-37.

[11] 王昱,殷化玉,马志龙,等.毛腿沙鸡部分组织器官的显微观察 [J].甘肃高师学报,2013,18(2):69-73.

[12] 沈瑞莲,刘清,肖方,等.西非冠鹤消化管的组织学观察[J].动物学杂志,2000,35(3):22-23.

[13] 张子慧,肖方,袁伟静,等.一雄性丹顶鹤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J].动物学杂志,1999,34(3):39-40,封4.

[14] 牛红星,余燕,王艳梅,等.长耳鸮Asio otus消化系统形态组织学观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114-117.

[15] 沈霞芬,李秀云,曹永汉,等.朱鹮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2):75-79.

猜你喜欢

腺胃外膜秃鹫
尼莫地平调控IRS-1对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①
秃鹫、蝙蝠和大黄蜂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为什么秃鹫的头上没有毛
秃鹫的视力
肉鸡腺肌胃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血管外膜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及PCI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毛遂自荐的秃鹫
大小脂肪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