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研究

2018-06-26柯思思朱朝阳张刚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行政区武汉市医疗卫生

柯思思, 朱朝阳, 张刚

武汉市医疗卫生资源丰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稳居中部地区龙头地位,但仍难以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利用丰富的卫生资源,有效地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效率,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团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1],它较多地用于评价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效率。近几年,学者对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较多,而运行效率相关研究却较少。本研究将应用DEA方法,以武汉市13个行政区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分析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生产效率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为提高武汉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原武汉市卫生局)公开发行的2010—2015年的《武汉卫生计生年鉴》(武汉卫生年鉴)。选择武汉市13个行政区医疗投入产出数据为研究样本,其中7个中心城区(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6个远城区(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

1.2 评价指标选择

学者王敏等[2]提出,医院DEA评价中指标选择要具有核心性、代表性、确定性、独立性和敏感性;李显文等[3]指出,医疗机构效率评价指标应考虑医疗机构类型,结合卫生部发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中的指标,本次研究选取4个投入指标:每千人床位数、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每千人注册护士数、各区财政对医疗卫生支出;4个产出指标:总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数、手术人次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评价同时期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其中效率值为1代表有效;效率值小于1代表效率不佳。采用Malmquist指数评价不同时期DMU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变化指数,TFP变化指数可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又可分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各变化指数值大于1代表其效率呈进步趋势;等于1代表其效率无变化;小于1代表其效率呈退步趋势[4]。本研究使用Excel输入数据,采用DEAP 2.1软件进行效率分析。

2 结果

2.1 2014年武汉市总体效率分析

2014年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效率在0.200~1.000之间波动,均值为0.704;纯技术效率在0.358~1.000之间波动,均值为0.842;规模效率在0.200~1.000之间波动,均值为0.845。其中总体效率为1的行政区有4个,占30.8%;纯技术效率为1的行政区有6个,占46.2%;规模效率为1的行政区有4个,占30.8%。在总体效率小于1的9个行政区中,有7个行政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占53.8%,且大部分总体效率小于1的行政区纯技术效率不高;汉南和蔡甸这2个行政区的纯技术效率均为1,但规模效率不高,导致总体效率小于1;所有总体效率小于1的行政区,其规模效率也小于1。从规模报酬状态来看,13个行政区仅有4个行政区的规模报酬处于不变状态,表明这些行政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已达到稳定状态,即增加一定比例的投入,能得到相同比例的产出;2个行政区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减状态,表明这些行政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过于饱和,即增加一定比例的投入,得到较低比例的产出,需控制规模;7个行政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处于发展阶段,即增加一定比例的投入,得到较高比例的产出,需扩大规模。由此可知,2014年武汉市13个行政区总体效率不高,将近一半的行政区需要同时提高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见表1。

2.2 Malmquist指数分析

2.2.1按年度武汉市13个行政区TFP动态变化分析2009—2014年期间,武汉市13个行政区实现TFP增长的年份有2010年、2011年和2013年,而2012年和2014年均下降,其中2012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2.5%。从全市范围来看,2009—2014年武汉市13个行政区TFP呈现升降交替动态变化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4%,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7%、-1.3%。这表明武汉市13各行政区医疗卫生机构总体运营较好,TFP增长的主要动力为技术进步。见表2。

表1 2014年武汉市13个行政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效率分析

表2 武汉市13个行政区的医疗卫生机构Malmquist指数动态变化

2.2.2按地区武汉市13个行政区TFP动态变化分析 从地域间比较,2009—2014年期间,武汉市13个行政区TFP均值为1.009,说明了13个行政区2014年全要素生产效率比2009年上升了0.9%。13个行政区中江岸区、江汉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TFP均实现了增长,其中江汉区增长幅度最大,达到20.8%;江岸区、洪山区、蔡甸区和新洲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江夏区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技术效率,其他地区主要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综合作用。在6个TFP下降的行政区中,汉南区下降幅度最明显,为10.2%,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处于负增长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同济医院、中山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多家大型综合医疗卫生机构的硚口区和武昌区,TFP下降幅度均达到4.2%。见表3。

表3 2010—2014年武汉市13个行政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进一步按经济发展水平分析,2009—2014年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TFP平均下降1.4%,其中技术进步下降1.4%,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无变化。具体来看,7个中心城区TFP下降5.3%,6个远城区TFP提高2.6%,下降或提高的原因均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无变化。见表4。

表4 2010—2014年武汉市不同经济地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3 讨论与建议

3.1 DEA的CCR模型、BCC模型和Malmuist指数模型比较

基于规模收益不变假定的CCR模型主要用于评价DUM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否同时有效;基于可变规模收益假定的BCC模型是将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能区别技术效率不高是源于技术配置不当还是规模不合理;Malmquist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决策单元生产率的变化,用于测算生产率的增长,能有效分析生产率的变化是源于技术效率还是技术进步。庞慧敏等[5]研究表明,DEA的CCR模型、BCC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模型相结合,能更全面评价医院效率。

3.2 武汉市多数行政区医疗卫生机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佳

从2014年分析结果可知,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中,7个(53.8%)行政区纯技术效率不佳,9个(69.2%)行政区规模效率不佳,说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佳共同导致了武汉市69.2%的行政区总体效率不佳。具体来看,江岸区、江汉区、汉阳区等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高,而黄陂区和新洲区经济发展落后的远城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这说明行政区医疗卫生机构总体效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非呈正相关,这与刘孟飞、柯思思等[6-7]人的结论一致。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各地医疗卫生机构都在盲目跟风扩建新院区,如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先后在武汉市光谷地区筹建规模庞大的新院区,优质卫生资源扎推,但因规划不合理、人员队伍建设未跟上、医院管理水平不高、先进医疗设备利用率低,造成这些地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佳,导致总体效率低。因此,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对规模较小或经营不佳的机构,实行机构重组或改变服务方向;同时也应正确把握国家“医改”新政策,利用“互联网+”,探索分级诊疗新模式,使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产出最大化,提高整体效率。

3.3 技术效率下降是导致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整体来看,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TFP上升了1.6%,说明投入产出配置效率水平较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下降,说明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模式不佳。陆文娟等[8]指出2006—2008年武汉市医院全要素生产效率下降是由技术进步所致,这充分说明了近几年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在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有所改进,但忽视了管理模式与机制的改善与创新。高效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管理模式不仅能激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更能转变服务模式,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因此,提高武汉市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效率,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各级领导不仅需要继续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重点医学专科、针对性地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加强医疗专业人员创新意识和医院文化建设,多种渠道保持技术进步,更迫切需要合理配置优质资源、严格控制医院规模、探索医院管理新模式、深化医院管理体质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多种措施提升技术效率。

3.4 武汉市远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效率高于中心城区

2009—2014年,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中实现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增长的有7个区,其中4个来自于远城区,这再次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的联系。远城区虽医疗资源缺乏,医疗技术有限,但能及时把握国家各种“新医改”政策,准确定位医院发展方向,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机结合,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而中心城区整体存在优质资源集中、规模不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拥有多数大型综合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区,如江岸、硚口、洪山等区全要素生产效率呈现负增长。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首先强调政府的职责,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时,从区域整体层面规划,结合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有计划地制定和实施卫生规划,合理优化城乡地区的资源配置。

猜你喜欢

行政区武汉市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京字头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研究